玉都山

玉都山

玉都山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延慶縣靳家堡鄉路家河村北,離延慶縣城16公里,距北京城區90公里。玉都山自然風景區地處古城河上游,松山保護區東麓的路家河地域。它西臨海坨山,東接龍慶峽,北靠五里坡,並跨山與山戎陳列館毗鄰。玉都山峰頂原有一座佛廟(毀於文革中),山門前有一棵高20餘米,直徑1米的古松,因其曾掛過廟鍾,故名“掛鍾松”。其前後還各有一松,名為”迎客松”和“送客松”。廟院遺址上有一棵20米高、直徑60厘米的古松。傳說過去有人要伐此松,剛鋸幾下,鋸口就流出“血”來,故稱“出血松”。山門對面的崖壁上,還矗立著一株筆直挺拔的古松,人稱“三住香”。

簡介

玉都山位於延慶縣靳家堡鄉境內。又稱“一垛山”。山頂平整,山雖然不高但極陡,如平地拔起。山頂原有一座“玉皇廟”,遺址尚存。

風景

植被景觀

玉都山植被覆蓋率達100%,鬱鬱蔥蔥,花開不斷,谷間溪水常流,山上奇松遍布,僅古油松就多至百株以上,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著名的有“京北第一松”、“迎客松”、“送客松”、“三炷香”、“血松”等。山下有一長達五六千米的丁香溝,到處長滿了丁香樹,每年春季溝中丁香盛開,馨香濃郁,沁人心脾。溝底不見泥土,惟見綠色草木和溪流。在西北溝,有流水沖刷形成的凹潭,潭水清碧,內有水生植物生長。潭側岩壁陡峭氣勢雄偉,豐水時可形成瀑布。在五里坡村南有水晶石山,海拔約1200米,因出產水晶石而得名。水晶是石英晶體,這裡的水晶結晶良好,成簇狀發育,晶體透明,多為白色。走進五里坡可沿河谷到古城水庫,兩側山峰陡峭,樹色青翠,紅、黃、藍、白各色野花遍布山巒。峰林、峰叢似人狀物。這裡除有以山、水、林、木為主的自然景觀外,兼有古墓葬和革命紀念地的風景遊覽區。位於玉都山風景區腹地的楊樹河,有八路軍北平軍分區司令部遺址。1981年7月1日這裡建立了紀念碑和紀念亭。高家河村東有雙松寺遺址,寺建於明代,後毀於戰亂,清宣統三年重建。現殘存無頭石佛三尊,碑石一通和部分牆基。 

山戎墓

近年來,在古城村和玉皇廟村挖掘出相當於春秋、戰國之際的山戎族大型墓葬群。古城村挖掘出墓葬107座、灰坑25個,石祭壇一處,出土各類陶、石、骨、蚌器及各種青銅器文物千餘件;玉皇廟墓地發掘面積為195萬平方米,共發現墓葬400座,出土了金虎、青銅器、陶器等珍貴文物。延慶山戎墓葬的發掘,為考察和研究已消逝了二千三四百年的山戎部落貢獻極大。對研究他們的歷史面貌、文化源流、經濟類型、軍事能力、宗教意識、生產發展水平、氏族組織、社會性質以及與附近地區的關係等問題,都積累了大量的寶貴實物資料,填補了北京地區考古工作的一項空白,豐富了中國北方地區青銅時代考古學研究內容,是我們學習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又一座科學宮殿。現已建成山戎墓博物館,供參觀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