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及藥理基礎

獸藥及藥理基礎

《獸藥及藥理基礎》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獸藥使用在畜禽生產與疫病、疾病防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使學生深入了解獸藥使用的基本原則及規範,《獸藥及藥理基礎(第2版)》系統介紹了生產實踐中常用的獸藥,以及簡單的藥理知識。第二版根據2005年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以及生產實踐中對食用動物的飼養要求,增加了近幾年新用於獸醫臨床的藥物及價廉效高、毒副作用小的中獸藥,介紹了獸醫生物藥品,即獸醫常用疫苗和免疫血清及新的獸藥規範要求,刪去了一些毒副作用較大、殘留期較長、不常用的藥品。

《獸藥及藥理基礎(第2版)》主要內容包括:緒論、藥物的基本知識、藥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藥物、作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的藥物、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藥物、影響組織代謝的藥物、抗微生物藥物、抗寄生蟲藥物、解毒藥、生物藥品,以及實驗實訓指導和相關附錄。

本教材適用於農業院校養殖、畜牧獸醫專業,也可供廣大農村成人文化學校作為培訓教材,並可作為獸藥推銷人員、畜牧生產從業人員的自學用書。

目錄

緒論

一、獸藥發展簡史

二、獸藥及藥理研究所依據的學科

三、如何學好“獸藥及藥理基礎”課程

複習與思考

第1章藥物的基本知識

第2章 藥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

第3章 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

第4章 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

第5章 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藥物

第6章 作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的藥物

第7章 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藥物

第8章 影響組織代謝的藥物

第9章 抗微生物藥物

第10章 抗寄生蟲藥物

第11章 解毒藥

第12章 生物藥品

實驗1 藥物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實驗2 藥物的配伍禁忌

實驗3 消毒防腐藥的作用

實驗4 驅蛔蟲藥對蛔蟲的作用

實驗5 瀉藥的導瀉作用機理

實驗6 強心苷對體外蛙心作用的觀察

實驗7 腎上腺素對普魯卡因局部麻醉作用的影響

實驗8 氯丙嗪鎮靜作用及其強化麻醉的觀察

實驗9 敵百蟲的急性中毒與解救

實驗10 亞硝酸鹽的中毒與解救

實驗11 調查統計本地養殖場或農戶用藥情況

附:基本技能考核項目

附錄

附錄1 藥物名稱及其曾用名、俗名的對照

附錄2 食品動物禁用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

附錄3 生產A級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抗寄生蟲、抗菌化學藥品

附錄4 部分國家及地區明令禁用或重點監控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

附錄5 藥物物理化學配伍禁忌表

附錄6 注射液物理化學配伍禁忌表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

獸藥使用是畜牧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於食物鏈的關係,畜禽用藥不僅關係到畜禽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與人民健康有著直接聯繫。為此,我們編寫了《獸藥及藥理基礎》,意在向養殖和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系統介紹生產實踐中的常用獸藥,以及簡單的藥理知識,使學生能夠了解用藥的道理,在畜牧生產中能掌握動物疾病和疫病防治的主動權。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根據職業教育“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及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我國及國外獸藥發展現狀和畜牧生產實際,廣采博納,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獸藥發展中的新科技、新知識,增添了實踐中較為實用的新獸藥產品,同時結合作者的教學臨床經驗,理論聯繫實際,儘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刪繁就簡,簡潔明了,使本教材具有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在藥物介紹上,根據生產實踐中對食品動物的飼養要求,增加了價廉效高的中獸藥,介紹了生物藥品,即獸醫常用疫苗和免疫血清。此外,力求體現養殖及畜牧獸醫專業的特點,反映現代科學水平,使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獨立分析畜禽病情、疫情及施用藥物的能力。

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差異大,各校師資、教學設施不同,特在書後附有藥物參照表。各教師可根據本地特點,對所講藥品有所取捨,並補充地方性內容。

本書由重慶市榮昌縣吳家職業中學曹禮靜、西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古淑英擔任主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教研究所常獻貞、重慶市榮昌初級中學廖開燕擔任副主編。全書共12章,收集藥物390種。本書第3、4、5、6、7、11章、基本技能考核項目及附錄等由曹禮靜編寫;緒論、第1、2、9、10章及實驗實訓由古淑英編寫;第8章、第12章由廖開燕編寫。常獻貞參加了本書的部分編寫工作,並提供了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委員會委員、西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獸醫藥物學專家鄭動才教授為本書主審,擠出寶貴時間對本書進行了認真的審讀,並提出修改意見。

精彩書摘

一、藥物的來源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中明確提出,藥物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三類。天然狀態的藥物,加以簡單調製而成的藥物稱為生藥。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除了獲取天然藥物外,又人工合成了許多化學藥物(如磺胺),而且還從某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獲得了醫療價值高、種類多的抗生素藥物。因此,藥物的來源可分為天然藥物和人工合成藥物兩大類。前者包括植物、動物、礦物和微生物類藥物,後者主要是人工合成的化學藥物。其中植物藥在獸藥中運用較廣泛。

植物藥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經過加工製成的。植物藥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具有醫療效用或生物活性的物質稱為該種藥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生物鹼是一種含氮的鹼性化合物。大多數生物鹼不溶或難溶於水,能溶於氯仿、乙醚、乙醇等有機溶劑,亦易和稀酸液化合生成鹽類。生物鹼鹽類易溶於水而難溶於有機溶劑。生物鹼大多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如小檗鹼能殺菌消炎,咖啡因能使中樞神經興奮等。

(2)苷類又稱為配糖體,是由非糖部分的苷元(配基)和糖組成的一類化合物。大多數苷類可溶於水、酒精,難溶於苯或醚。遇酸或酶可被水解為糖和苷元。苷元一般易溶於有機溶劑,難溶於水。苷的種類很多,由於所含苷元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苷在植物中分布較廣,是藥物重要的有效成分。

強心苷具有強心作用。洋地黃、夾竹桃、萬年青等植物中都含有強心苷。

皂苷因其水溶液振盪後起泡沫,與肥皂水相似,故名皂苷。有祛痰作用。遠志、桔梗等藥物中含有皂苷。

氰苷水解產生氫氰酸,有止咳作用。杏仁、桃仁等植物的種子中含有氰苷。

蒽醌苷有瀉下作用。大黃、番瀉葉等藥物中含有蒽醌苷。

黃酮苷主要作用於心血管系統,並有止血、鎮咳、祛痰等作用。毛冬青、黃芩、枳實、紫菀等藥物中都含有黃酮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