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

狐裘

狐裘,漢語辭彙。 拼音:hú qiú 出自《詩·秦風·終南》, 是用狐皮製的外衣的意思。

基本信息

詞目

狐裘

拼音

hú qiú

引證解釋

用狐皮製的外衣。

《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朱熹 集傳:“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狐裘雖敝,不可補以黃狗之皮。”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唐 高適 《營州歌》: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唐 白居易 《青氈帳二十韻》:獸炭休親近,狐裘可棄捐。硯溫融凍墨,瓶暖變春泉。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狐裘,貴者之服。”

清 孫枝蔚 《雪中對稚兒匡有詠》:“竭來秫酒須賒易,典去狐裘欲贖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