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代表作典藏集:匹克威克外傳

狄更斯代表作典藏集:匹克威克外傳

《狄更斯代表作典藏集:匹克威克外傳》是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狄更斯,譯者是張萬敏、高山。本書是《狄更斯代表作典藏集》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國十九世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廣泛描寫了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生活,揭露了資產階級金錢世界的種種罪惡 。被後世奉為“召喚人們回到歡笑和仁愛中來的明燈”。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也是英國近代文學史上與莎士比亞媲美的經典作家。狄更斯的名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經久傳誦不絕。代表作有《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等。

內容簡介

《狄更斯代表作典藏集: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部浪漫奇想而又緊貼社會現實的幽默與諷刺小說,講述了天真善良、不諳世事的有產者匹克威克帶領其信徒們在英國各地漫遊的奇趣經歷與所見所聞。全書情節分為兩條主線:一是匹克威克與騙子金格爾的一次又一次較量;二是巴德爾太太訴匹克威毀棄婚約的訴訟。在這兩條相互交織的主線之外,匹克威克信徒們的故事以及旅途聽到的故事則構成一條條副線 。整部小說就如同一幅社會醜態的肖像畫和風俗畫一樣耐人尋味,被譽為世界上最幽默最具諷刺性的流浪漢小說。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序言

狄更斯是十九世紀西方文學一位卓越的現實主義大師。他的創作以非凡的藝術概括力展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廣闊畫卷,塑造了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下層貧民的典型形象,具有巨大的美學價值和研究價值。

一八一二年二月七日狄更斯出生於英國波特西近郊一個清寒的家庭,父親是海軍軍需部門的職員,嗜酒好客,經常入不敷出,曾被投入債務監獄,全家也曾被迫到獄中居住。被生計所迫,狄更斯從十二歲起就在皮鞋油作坊幹活,十五歲進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十九歲成了採訪法院新聞和社會訊息的記者。從此他開始廣泛接觸社會,並開始嘗試寫作。

狄更斯的處女作《博茲速寫集》是把早先在各種報紙雜誌上發表的特寫和短篇故事收為一輯。《匹克威克外傳》是給他帶來榮譽的第一部作品,評論家認為代表著狄更斯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具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大衛·科波菲爾》,他的重要代表作品還有《艱難時世》《小杜麗》《雙城記》等。狄更斯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極其鮮明地描繪了社會的不平和政治的不足;他的作品是一座大畫廊,展示了無數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充滿了“狄更斯式”的和藹可親的詼諧、多愁善感的情調;浸透了作者對於平凡樸素的普通“小人物”的深刻同情,也浸透了作者對毫無人性的貴族、社會寄生蟲的憤怒譴責。狄更斯早在生前就成了最受廣大讀者歡迎的作家,他晚年在英國、愛爾蘭、美國各地遊歷期間親自舉行朗誦會,當眾朗讀他的作品,是這位名作家的一大愛好。

這次出版的《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它以有產者匹克威克和他的三個朋友在僕人的伴隨下,為“增廣見識”而出門旅行的種種滑稽經歷為主要內容,觸及了當時社會的許多黑暗面:道德完美、天真無知的匹克威克先生被一個貪婪狡猾的寡婦誣告到法院,說他違背了娶她的諾言;他落入了訴棍的掌心,在債務監獄裡關了一段時間,在獄中看見人世間無數的不幸;他還認識了金格爾先生,這人是個冒險家和流氓,也是小說里最有趣的一個人物。但是作品的基調樂觀,對社會進行了溫和的諷刺和批判。現實生活被塗上了田園詩的色彩;一種明朗樂觀、生趣盎然的感覺,使現實生活顯得溫暖了。每當天真的“匹克威克俱樂部”成員碰到他們那些精明而虛偽的同胞時所產生的噱頭,以及聰明伶俐的僕人所說的名言警句,立刻使人感覺到作家觀察事物的批判眼光、犀利的筆鋒和他詼諧風趣的妙語連珠和誇張的漫畫式人物的勾勒。

閱讀狄更斯的作品既可對認識當時的社會有所裨益,也可欣賞到他那獨具特色的幽默。

文摘

第一章

匹克威克派

驅散陰霾,點亮天空,變黑暗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偉大事業的早期歷史得以源遠流長,具有如此重要意義的第一絲曙光,是在人們瞻仰匹克威克社文獻中的如下記錄時才發現的。能把這些記錄呈獻於讀者面前,編者感到莫大的榮幸,因為這足以證明他本人在研究這些託付給他的檔案材料時表現出來的百倍的細緻與謹慎,堅韌與勤懇,以及獨到的鑑賞力。

“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約瑟夫·司密格思先生,匹克威克社終身主席,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一致通過如下決議:“會議宣讀了匹克威克社總主席塞繆爾·匹克威克先生所提交的題為'關於漢姆普斯蒂池塘的水源預測及對鐵特爾貝茲魚理論的思索'這一論文,全體與會者對此頗感滿意,並且絕對贊同。因此,大家特向總主席塞繆爾·匹克威克先生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會議深切地感受到,匹克威克社總主席塞繆爾·匹克威克先生是在經過了對浩恩賽、海哥特、布瑞思頓以及坎伯威爾等地的實地考察、深入調研之後才發表這一論著的。毋庸置疑,它將對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所以,人們也不能不相信,假如這位學識淵博之士的旅行範圍得以擴大,觀察的範圍得以拓展,那么他對於知識的提高和學術的傳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難以估量。

“根據上述意見,會議認真考慮了上文所提及的總主席塞繆爾·匹克威克先生以及另外三位下文將提到他們名字的匹克威克社成員所共同提出的一個議案,即成立統一的匹克威克派的一個新部門,取名為'匹克威克社通訊部'。

“上述提案得到了會議的贊同和批准。

“因此,'匹克威克社通訊部'正式成立;提名並任命匹克威克社總主席塞繆爾·匹克威克先生及另外三位匹社成員采西·塔普曼、奧哥斯特·斯諾德哥拉斯和內森黑爾·溫哥爾為該部部員;並且要求他們,把他們的行程和調研的結果,對人物和風俗的考察,所有的奇遇以及有關地方景觀和地方社團機構的一切故事和材料,都要翔實地加以記錄,並形成書面材料,隨時向設在倫敦的匹社總部加以匯報。

“會議確定了一個原則,那就是通訊部成員的差旅費,全部由個人支付。在這一原則之下,不會反對該部成員因從事調研工作而延長旅行時間。

“同時,會議通知通訊部成員,他們提出的自付信件郵資及包裹運費的提議,已被充分考慮。會議認為這種提議中蘊含著慷慨偉大的胸懷,因此,會議對此完全贊同。”

本次會議的秘書,除了為我們作了翔實的記錄之外,還為我們附帶作了這樣的描述——會議期間在宣讀決議的時候,在他本人對面就座的是一個禿頂的人,戴著一副眼鏡,鏡片上圓圈很多。也許在漫不經心的旁觀者看來,這沒什麼異乎尋常之處。然而對於那些人——那些知道匹克威克的偉大頭腦就在那光禿禿的腦瓜兒里不停地運轉著的人,那些了解匹克威克的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在那鏡片後閃閃發光的人——來說,這景象可就是趣味無窮了。正是這位先生,曾追蹤了宏偉的漢姆普斯蒂池塘的水源,曾以他的鐵特爾貝茲魚理論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此刻他正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沉靜得如冬日裡冰封了的漢姆普斯蒂池塘的一潭深水,也如浮到了泥罐子最底下的一條孤獨的鐵特爾貝茲魚。當他的追隨者高聲齊呼“匹克威克”時,這位令眾人矚目的大人物,變得充滿了活力與激情,不慌不忙地爬上了自己曾不止一次坐過的寶座,開始向著這自己親手創辦起來的組織發表演說。這場面該是多么的引人入勝啊!它又會給藝術家們提供一個怎樣令人激動不已的研究對象啊!這口才出眾的匹克威克,一隻手優雅地藏在了燕尾服的燕尾里,另一隻手在空中揮舞著,以使他的演說更加有力。由於他的位置升高而暴露出來的緊身褲和綁腿,假如穿在其他普通人的身上,也許是沒有人在意的;然而穿在了匹克威克的身上——假如我們可以這樣說的話——就會引起人們不由自主的關注。在他的周圍簇擁著這樣一些人,他們自告奮勇要分擔他旅行的艱辛,也就是說,他們必然也要分享他的偉大發現所帶來的榮譽。坐在他右邊的是采西·塔普曼先生。這位多情的塔普曼,除了具備年歲大的人應有的智慧和經驗外,還具備小男孩才有的那種對最充滿樂趣也最可諒解的人之常缺——戀愛——所表現出的極大的熱情與執著。這先前曾無比風流倜儻的身體,已被時間和食物擴大了許多;絲綢黑馬夾的面積也越來越大;胸前墜著的金表鏈一寸一寸地在塔普曼先生的視線中消失;寬闊的下巴也漸漸地侵略了原本只屬於白領帶的領土。但塔普曼先生的靈魂卻始終不變——對女性的崇拜仍舊會使他充滿激情。在那位偉大的領袖匹克威克先生的左邊,就座的是充滿詩意的斯諾德哥拉斯,緊挨著的是酷愛運動的溫哥爾。斯諾德哥拉斯充滿詩意地將自己裝到了一件神秘的帶狗皮領子的藍色斗篷里,而溫哥爾身著綠色的新獵裝,頸配格子領巾,下穿緊箍腿上的短褲,這使他看起來格外的精神。匹克威克先生在這次會議上的演說,以及當場發生的辯論,都被載入了該社的文獻中。這演說及辯論都與其他有名望的社團組織開討論會時的情形極其相似。眾所周知,在偉人們的言行中尋找相似之處是一件極有趣的事,所以,在此,我們做了如下的記錄:“(秘書說)匹克威克先生認為,榮譽是每個人心中最珍貴的東西。詩的榮譽,是他的朋友斯諾德哥拉斯心中最珍貴的;征服女性的榮譽,對於他的朋友塔普曼來說,也是同樣的寶貴;他的朋友溫哥爾胸中的最高榮譽,則是在田野、空中和水上的運動里才能找尋得到。匹克威克先生本人,也不否認自己同樣受著人類的欲望和人類的感情之影響,(這贏得了人們的喝彩)——還可能受到人類弱點的影響(這時人們高呼'不');但是他要說,如果他心中曾經燃燒過自以為是的火苗,那么另外一種首先要造福人類的欲望,一定會很快地將前者撲滅掉。人類的讚譽,是他的翅膀;博愛,則是他的保險公司。(劇烈的喝彩聲)他感到了一絲驕傲——他公開承認這一點,讓他的敵人隨便評說去吧——他感到了一絲驕傲,當他把鐵特爾貝茲魚的理論公之於世的時候,這個理論也許會出名,也許不會(一聲高呼'出名了',然後喝彩)。他接受了剛才聽到的那位可敬的匹克威克的高喊——的確,他出名了;但是就算這一理論的名氣已遍及到世界最遙遠的地方去了,作為作者,為之感到的驕傲,與此刻——他一生中最驕傲的時刻——他環顧四周時所感到的驕傲比較起來,簡直是不值一提了(人們喝彩)。他不過只是一個卑微的人而已(人們喊道:'不''不'!),但是他不可能感受不到人們已經選擇了他來承擔這件充滿了極大榮譽、也充滿了一定危險的工作。旅行是件令人頭痛的事,而馬車夫們的頭腦也是不清醒的。大家出去看看吧,認真看看自己周圍的一幕幕吧。公共馬車到處都在翻車,馬脫韁,船翻底,鍋爐也常爆炸(人們喝彩,其中夾著一聲'不是')。不是嗎(人們又喝彩)?那么就請剛才高喊'不是'的那位尊敬的匹克威克派站起來說一說'不是'的原因,如果他能講得清的話(人們喝彩)。喊'不是'的是誰?(又傳來熱烈的喝彩聲)是哪個空虛沮喪的人——他說的不是小商小販之流(高聲喝彩)——那種人因為嫉妒他(匹克威克先生)的研究所得到的讚譽——也許這種讚譽是不該得到的,並且因為那種人自己有一種不自量力的競爭企圖——這種企圖將會受到成堆的指責,所以出於這種卑鄙和中傷的——”布勞頓先生起立發言。那位可敬的匹克威克派剛才所指的是他吧(又一陣叫嚷聲,'秩序'、'主席','是','不是','繼續下去','別說了',等等)?“匹克威克先生的嘴巴是不會被這些叫嚷所堵住的。他指的就是這位可敬的先生(異常激動)。

“布勞頓先生說,他以最大的蔑視來回敬那位令人尊敬的紳士這種錯誤而又下流的責難(大聲喝彩)。那位可敬的紳士是一個大騙子(極大的混亂和高聲的叫喊,'主席','秩序')。

“奧哥斯特·斯諾德哥拉斯先生起立發言。他怒氣沖沖地質問主席('聽啊')。他想知道社內兩個成員之間這種讓人感到恥辱的爭吵是否能被允許繼續下去('聽啊','聽啊','聽啊')。

“主席確信先前那位可敬的匹克威克派會收回他剛才所使用的字眼兒。”布勞頓先生,儘管對主席有盡其所能的尊敬,但他深信自己不可能收回那些話。“主席感到他最迫切的任務是問這位可敬的匹克威克派,他剛才所脫口而出的那個字眼兒,是不是按它的通常意義所使用的。

“布勞頓先生毫不猶豫地說,不是——他是按照匹克威克派的意義來使用它的('聽啊','聽啊')。他應該承認,從個人的角度而言,他對那位可敬的先生是高度敬仰的。他僅僅是站在匹克威克派的立場上,才認為他是個騙子。

“匹克威克先生對他這位可敬的朋友所做出的公正、坦白、充分的解釋感到滿意,他要求大家對那位先生予以諒解,而且說他自己所說的那些話,也希望能得到匹克威克派的理解(歡呼)。”

記錄到此告一段落。我們也毫無疑問,這場爭執在達到了這樣令人高度滿意、被人高度諒解的程度之後,也該告一段落了。讀者在下一章里將要看到的所記錄的事實,並不是從正式的檔案中摘錄出來的,但卻是從信件和其他權威的渠道細心蒐集而來的。毫無疑問,這些材料十分的真實可信。於是,將它們整理出來,以連貫的形式公諸於世。

第二章

首日之旅,首夜之遇,及其結局

太陽,這個一切工作的守時奴僕,剛剛升起,把它的第一線光明灑在了公元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三日的早晨,此時塞繆爾·匹克威克先生則像另外一個太陽似的,也剛從睡夢中醒來,推開臥室的窗子,俯瞰外面的世界。高斯威爾大街就在他的腳下,他的右手這邊,視線所及都是高斯威爾大街;高斯威爾大街的對面是另外一條街

“這”,匹克威克先生想,“這就是那些哲學家們狹隘的視野,他們只滿足於對擺在眼前的事物的考慮,卻看不到藏在視線之外的真理。而我也一樣,原來只滿足於永遠把目光投向高斯威爾大街,甚至都不想費一點力氣去深入那些環繞在它周圍的鄉村。”匹克威克先生在發了一通這樣美麗的感慨之後,開始為自己穿著起來,接著又把一些衣服塞進旅行箱裡。偉人們對於服飾是很少刻意追求的。刮臉、裝扮、喝咖啡,這些操作程式很快就完成了。一個小時之後,匹克威克先生手裡提著旅行箱,大衣的口袋裡裝著望遠鏡,馬夾的口袋裡放著準備記下任何有價值的發現的筆記本。他來到了聖馬丁廣場上的公共馬車停車場。

“馬車!”匹克威克先生叫道。

“來啦,先生,”一個長相很特別的人喊道。這個人穿著麻袋布的上衣,戴著同樣布料的圍裙,脖子上掛著一個帶有號碼的銅牌子,這使得他看起來像是被分編整理過的收藏珍品。這是一個飲馬的人。“來啦,先生。喏,那就是第一輛車子!”匹克威克先生在酒館裡吸完第一袋煙,那輛馬車也被從那家酒館裡叫了出來,於是,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皮箱一同上了車。

“去金十字街。”匹克威克說道。

“只是一先令的買賣,湯米。”馬車起動了,馬車夫不高興地對他的飲馬人說道。

“這馬有幾歲了,朋友?”匹克威克先生一邊問,一邊把那個準備付車費的一先令硬幣在鼻子上蹭著。

“四十二歲了。”馬車夫答道,斜著眼看看他。

“什麼!”匹克威克先生脫口喊了一聲,伸手去取口袋裡的筆記本。車夫又重複了一遍,匹克威克先生死死地盯著那人的臉看,但那人的臉緊繃著,表情沒有一點兒變化,非常嚴肅,於是匹克威克先生把這句話記了下來。

“這馬每次要在外面乾多長時間的活,你才讓它回家?”匹克威克先生問道,想尋得更多的信息。“兩三個星期吧。”車夫回答道。

“星期!”匹克威克先生驚訝地說——又取出了那個筆記本。

“當它回家的時候,它住在盆吞維爾,”車夫冷冷地說,“但我們很少讓它回家,因為它太虛弱了。”

“因為它虛弱!”匹克威克先生不解地重複著車夫的話。

“把它從車轅里卸下來的時候,它總是要跌倒在地,”車夫繼續說道,“可是當它被套在車上的時候,我們把它拴得緊緊的,套得牢牢的,所以它就不可能跌倒了。而且我們又給車裝了兩個大大的輪子,馬一動,輪子就立刻在後面滾動,它就必須得跑——想停也停不下來了。“

匹克威克先生把車夫的每一句話都記到了筆記本上,盤算著該把這件事匯報給社裡,作為一個絕無僅有的實例來證明馬在困境之下生命力是何等的頑強。筆記剛剛作完,他們已經到了金十字街。車夫跳了下來,匹克威克先生也從車上跳了下來。塔普曼先生、斯諾德哥拉斯先生和溫哥爾先生早已在那兒焦急地恭候著他們偉大領袖的到來,此時一齊擁上來歡迎他。

“這是你的車費。”匹克威克先生說著,把那一先令遞給了車夫。

令這位博學之士驚訝的是,那個莫名其妙的車夫竟然將錢扔到了人行道上,並且含沙射影地說要和他(匹克威克先生)較量較量,誰贏了就把錢拿去。

“可能是瘋了。”斯諾德哥拉斯先生說。

“要不就是喝多了。”溫哥爾先生說。

“要不就兩種都可能。”塔普曼先生說。

“過來吧!”馬車夫喊著,揮拳挽袖的,就像鍾裡面的機器,“過來吧,你們四個一起來。”

“這下可有熱鬧看了。”幾個馬車夫喊著。“動手吧,山姆!”——他們興奮不已地將這幾個人圍在了中間。

“怎么啦,山姆?”一個戴著黑色印花布套袖的紳士問道。

“怎么啦!”車夫說,“他要我的編號乾什麼?”

“我沒有要你的編號啊!”吃驚的匹克威克先生說道。

“那你把它記下來乾什麼?”車夫問。

“我沒有記下來啊!”匹克威克先生氣呼呼地說。

“誰能相信呢?”馬車夫接著說,向圍觀的人群申訴著,“誰能相信呢,他分明是個探子,坐著人家的車,不但記下人家的編號,而且還記下人家所講的每一個字(匹克威克先生臉上終於浮現出了一絲光芒——原來他是因為那個筆記本啊)。”

“他到底記沒記呀?”另外一個馬車夫問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