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陽河

照陽河

照陽河建於1923年。由李天朋、安國山等戶從今忠義鄉原照陽河(該河已消失。此河到1987年也成了乾河)遷來,借用原籍名稱立照陽河村,鎮名即借用駐地村名而來。1993年3月撤鄉設鎮。

照陽河鎮位於河北省西北端,張家口市和康保縣最北部,西部和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化德縣七號鎮接壤,東部與張家口市康保牧場和屯墾鎮交界,南部與滿德堂鄉比鄰。東西長22.5公里,南北寬15公里,總面積243平方公里(36.5萬畝)。轄22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13400人。行政村分別是:北沙城(2個自然村)、姚家營高家營(2個自然村)、田家營、黑壩溝(3個自然村)、郝家營、十三腦包(2個自然村)、張玉聲(3個自然村)、閻連山、二郝記溝(2個自然村)、前照陽河、後照陽河(2個自然村)、三義(2個自然村)興隆(2個自然村)、西五福堂、東五福堂、喬家地、蒙古旗桿、貓窩溝、楊同年溝、安家地(3個自然村)、孔督溝。鎮人民政府駐前照陽河,距縣城30公里,康七線柏油公路穿村而過。
1. 氣候與地形
全鎮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西北氣流控制,冬季漫長嚴寒,夏季涼爽短促,溫度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1℃左右,一月平均氣溫-19.3℃,年平均降水量341毫米,是全縣年降水量最少的鄉鎮。這裡乾旱少雨,風大沙多,土地風蝕沙化嚴重,洪水頻發多冰雹,地表蒸發量大。上世紀,這裡冬春季節常有“雪暴”(俗稱‘白毛風’)、“沙塵暴”(俗稱‘大黃風’)出現。年日照3057小時,為冀北年日照時數最多的地方之一。全年無霜期94天左右。
全境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海拔1400-1700米。地勢由南向北緩緩傾斜。陰山余脈橫貫全鎮,四條南北走向的余脈將全鎮分成“四脈夾三溝”的地貌,丘陵起伏連綿,丘間谷地開闊,坡度不大,相對高度100-200米,呈低矮丘陵狀。東部的賽疙瘩山主峰1600多米,是康保縣第二高山。
2.土地資源
照陽河鎮占地總面積為243平方公里,由於受土壤、地質、氣候等因素制約,農業生產長期處於“十年九旱,剩下一年水灌,靠天吃飯”這樣一個劣勢狀況。歷史上,林業生產受土壤層養分低、風大、生長期短的制約,植樹難成活,成活不成林,遍地小老樹。草場也逐步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遊牧勝景演化為乾山頭、鹽鹼灘、過牧超載的嚴峻現實。
因地貌為低山丘陵,山體較陡峭,水土流失嚴重,且處於重度風蝕區,土壤表層剝蝕嚴重,加之重力作用,使山上的土不斷搬運到山腳,因此,山地簿層土壤直接與通體砂壤質接壤。
姚家營西、馬家營北、前照陽河西南均系低山、殘丘、崗梁東南坡麓分布。一方面紅色黏土被洪沖積物埋藏較淺,一方面受“爬坡風”、“轉彎風”剝蝕,覆土變簿,紅膠土在剖面中出現。洪沖積+紅土母質栗鈣土中最大土種是砂壤質體粘栗鈣土。
該鎮土壤屬性為栗鈣土、草甸土和鹼土土類。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3%(2級)的土壤大部分分布在低山丘陵區,占土地總面積的近46%。而含量0.6%(5級)以下的面積不足1%。土地氮素含量在0.1-0.15%(3級)。丘間窪地速效磷含量五級(3-5PPM),山坡地、旱灘地速效磷含量六級(3PPM以下)。由於鎮域岩石多為酸性岩(花崗岩),富含鉀,另外由於全鎮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故土壤土體中鉀的含量比較豐富,全鉀含量一般在1-2%,但大部分是難被作物利用的原生礦物和粘土礦物中的鉀,速效鉀含量並不太高。
東部的楊同年溝、東五福堂、喬家地、蒙古旗桿,西部的黑壩溝、郝家營、北沙城村多為黑土地,特別是山腰、山腳肥力較好。中部土質普遍較差,土壤瘠薄。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該鎮土地沙化速度加快,境內有興隆、蒙古旗桿、北沙城三大風口。沿蒙邊界形成了一條西起北沙城東至蒙古旗桿全長近20公里的風沙帶。2000年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一退雙還”工程,沙化面積明顯減少,風沙危害也基本得到控制,但北部的村尤其是沿蒙邊界村還存在著季節性風沙現象。
由於風蝕,全鎮土層較10年前普遍下降2-3寸,部分村下降半尺。
3.水資源
全鎮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降水期集中在7——9月份,多以暴雨雷電氣象為主。秋雨連綿的年份極少。因全鎮屬低山緩坡丘陵區,呈現“四脈夾三溝”的地貌,故每條溝上游的村地下淺層水較為豐富。下游村成井難度大,水量相對少。西溝張玉聲、十三腦包、郝家營、高家營村,中溝二郝記溝、前照陽河村,東溝貓窩溝、楊同年溝、東五福堂、安家地、孔督溝村有淺層水資源,適宜發展水澆地。
飲水工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部分村人畜飲水困難,靠挑水拉水度日。1995年下半年至1996年,縣水利局又為郝家營村、左家營自然村安排山區飲水項目。郝家營村打9米深的大口井一眼,為150戶村民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1996年,左家營村打5米深的連環大口井2眼,通了自來水,解決了 50戶村民的人畜用水困難。1996年,縣水利局又在興隆村實施山區飲水項目,打9米深的大口井一眼,為該村通了自來水,解決了108戶村民的人畜飲水困難。
防洪除澇工程。該鎮丘陵眾多,地形陡峭,洪水災害頻發,常常是以村為治,因災設防,築壩攔洪。先後建有前照陽河村東防洪大壩,楊同年溝村東南排洪大壕,安家地村東防洪大渠,東五福堂防洪渠。該鎮防洪工程支離破碎,缺乏整體規劃,沒有形成規模。
4.礦產資源
陽河鎮地處東西走向的陰山山脈向南轉向的延伸消失地帶,境內丘陵眾多,史前的造山運動使這裡蘊藏了豐富的礦產資源。
鎮西部有銅礦,主要分布在北沙城、田家營。北沙城銅礦點位於村西南2公里處的山上。礦區所見為鐵帽,產於花崗岩與角閃岩接觸帶中。鐵帽長150米,寬10-25米。鐵帽中除見有褐鐵礦外,還有孔雀石和藍銅礦,在相鄰的內蒙境內山上深坑中,見有5-10公分厚的藍銅礦脈,儲量尚待進一步勘查。田家營銅礦點位於該村東南1.2公里處,礦體成脈狀,有5個礦化帶,包括9條礦脈,該礦化點品位較高,但厚度小,無較大的礦體。
鎮中部有瑩石、花崗岩、鎢、鈹等礦藏,主要分布在興隆、後照、二郝記。興隆村鈹礦礦體有三種類型:(1)產於花崗斑岩中,含鎢、錳、鉍的石英脈,有用礦物有鎢、錳、鐵、輝鉬、輝鉍礦;(2)產於花崗斑岩中,含鎢、鉛、鋅、石英石礦體,有用礦物以輝鉬礦、方鉛礦、內鋅礦為主;(3)產於安山岩中的綠柱石石英脈,含綠柱石礦脈的形態很簡單,幾乎皆為細脈狀,厚度從4-5厘米到幾米,一般1-3厘米。平均厚度3.7厘米,延伸一般為20-30米左右。該礦區面積為3.76平方千米至5.0平方千米。
鎮東部瑩石礦藏儲量豐富,主要分布在西五、孔督溝、安家地、楊同年。西五瑩石礦點位於村西2公里,瑩石礦脈產於花崗岩中,長200米,寬約1米,品位不高。孔督溝瑩石礦點位於村西1.5公里的架子山上,瑩石呈脈狀,產於花崗岩中,脈長300米,寬0.5-2.5米。安家地瑩石礦點位於南井溝村小壩子南山,距離村2公里,瑩石礦脈產於花崗岩中,長60米,寬約0.2-0.4米。楊同年瑩石礦脈主要有兩處。位於村西南的一處為瑩石伴生石英脈,產於肉紅色花崗岩中,長310米,礦脈北窄南寬,一般為0.5-5.75米,平均1.8米,瑩石以紫色、黑紫色為主,翠綠色次之,無色透明者少見。另一處位於村南面的磨石山上,瑩石礦脈產於花崗岩中,脈長70-80米,厚度一般在0.1-0.3米之間,最厚0.5米。楊同年瑩石礦脈露頭較好,地質儲量7.02萬噸,礦脈厚度、品位變化穩定,有一定的規模。目前,全鎮已發現和探明的礦藏有:銅、鎢、鈹、瑩石、花崗岩、石英石、水晶石、綠柱石、硅藻土、高嶺土、膨潤土等10多種。境內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且伴生有多種有色金屬、貴金屬及稀有分散元素,綜合利用價值很高。特別是非金屬礦藏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全鎮絕大部分礦藏仍“沉睡”地下,尚待開發。
目前,只有螢石礦開採,其餘礦種有探無采。
5.旅遊資源
冬季,也可以在雪野里揮灑激情。照陽河鎮是避暑和旅遊的天然勝地。到這裡旅遊,不僅可以避暑納涼,還可以領略到蒼茫草原的獨特景觀,追尋北方遊牧民族的足跡。草灘上牧草搖曳,百花吐艷,羊群如雲,牧歌悠揚,奶茶飄香,令人心生曠達情懷。境內天高氣爽,人情醇厚,農耕文明和遊牧文化相交融,流漾著獨特的地域和人文氣息。生態工程區群山披翠疊彩,滿目青黛。狐狸、狼、狍、兔、山雞等野生動物出沒于山間。北部雄沉宏闊,一望無際,牛羊肥壯,儼然一幅草原畫卷。沿蒙邊界20萬畝的自然草場和生態檸條工程區,野花爭艷,綠意蔥蘢。在這裡縱馬揚鞭,放歌起舞,品食奶茶和手扒羊肉,可充分感受馬背民族的剽悍與豪放。位於鎮東部的南天門景區地處康保縣城北20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南10公里的安家地村與屯墾鎮阿不蓋廟村接壤處,海拔1600米。南天門由兩座山勢迥異的石峰組成,山石疊嶂。東山呈嶙峋之態,西山現懸垂之狀,峽谷綿延三、四公里,山口天然成門,山谷間一股清泉交匯,順著兩峰間蜿蜒狹長的山谷,一直流向北部草原腹地,形成眾多淖泊,供遊牧飲用。經化驗,泉水含諸多礦物質。又因山石周圍長滿野生藥材,難怪這裡的人少病且長壽健康,畜無疫且肉質肥美。據《康保縣誌》記載:“清康熙11年(1672年),蒙古民族在此建普慈寺,常住僧眾12人,每逢舊曆6月1日誦經,14日至15日跳鬼,喇嘛、蒙人到達者300餘人。寺之周,群山環抱,西南腳下有甘泉1眼,數百人飲之不盡,山上人松樹,高5尺。自民國10年(1921)放墾,農民漸多,喇嘛遷移。”歷史上南天門佛事活動較多,喇嘛和蒙人趨之若鶩,盛極一時。南天門是北部喇嘛和蒙人到普慈寺進行一年一度誦經法事的必經之路,再加上其鬼斧神工、地勢險要的自然景觀,便稱之為“南天門”。南天門的峰巔和周圍的許多奇特怪石,諸如山鷹石、將軍帳、伏虎崖等,每一塊怪石都有一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當地的人們視這些怪石為他們安居樂業、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鎮物”,每年選定良辰吉日,殺豬宰羊相約結伴前來祭奠朝拜,紅火熱鬧恰似情侶谷,是當地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去處。照陽河鎮有些地方至今仍然保持著完好的原生態風貌,夏秋季節,百靈晴空鳴,檸條花燦然,山丹紅似火,是都市人避離喧囂,親和自然的最好去處,同時也是影視外景拍攝的理想場地。每年盛夏,南方炎熱難當,這裡清風習習,是絕佳的避暑觀光勝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