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控火箭

一般原理

如果把某種氣體經過壓縮置放在密封管里,則氣體作用在管壁各個方向上的壓力將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見圖7.1)。

如果在管子的一端開有缺口如火箭那樣,且氣體壓力是靠推進劑的燃燒來維持,則氣體作用到密封端的壓力將大於開口端,在圖7.2

中用虛線表示的壓縮能量將消耗在賦予逸出氣體速度上。逸出氣體的作用是使火箭向封閉端方向移動。但是,由於逸出氣體的質量小於火箭的質量,所以火箭將在與逸出氣體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較小速度運動。
圖7.1

在密封管里的氣體壓力在密封管里的氣體壓力

圖7.2 在開口管中的氣體壓力

在開口管中的氣體壓力在開口管中的氣體壓力

火箭加速度直接與燃料消耗速度成正比。此外,如果燃料能以恆速燃燒則火箭加速度將隨使用燃料數量的增加而增加。逸出氣體具有的速度越大,火箭得到的速度也越大。逸出氣體速度視火箭使用的燃料,燃料燃燒時的壓力和火箭的排氣條件而異。所謂排氣條件就是指燃料氣體從火箭開口端排出時的條件。在這些因素中儘管上述各個因素都很重要,但是其中可能以所用燃料一項最為重要。一般說來,液體燃料可產生較高的能量、較好的性能;但是,要把它用在無控火箭上也有一些問題。

由上式算得的最大速度值還必須對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進行修正。該最大速度值與燃料消耗速率無關;不管火箭本身在加速過程中其加速度的大小如何,火箭最終將達到同樣的最大速度值。對火箭可能達到的最大速度值來說,與其有關的最重要的參數是逸出氣體的速度和燃料在火箭中的總的重量比。此外,在火箭的一般特性中,還有兩個特性值得注意。其中一個是火箭具有的推動力不受火箭速度的影響;另一個是火箭具有的推力與大氣無關。
在無控火箭中,其主要部件是發動機和戰鬥部;發動機包括燃燒室和噴管,戰鬥部包括引信。

無控火箭的主要部分無控火箭的主要部分

圖7.3 無控火箭的主要部件
下面我們將就這些部件結合火箭和火箭發射裝置設計中的某些重要問題進行闡述。最後,再舉兩個現代的無控火箭實例以說明無控火箭目前的技術水平。

火箭發動機

外殼

無控火箭發動機很簡單,就是一個作為發射裝藥在其中燃燒的燃燒室的外殼。外殼前端封閉,結合在戰鬥部上,裡邊裝有點火管,後端裝有噴管。發動機外殼必須具有足夠強度,以承受發射藥燃燒時產生的高溫和高壓。如果發射時外殼容易彎曲或者外殼的形狀不好都會增加火箭在目標上的散布,理由詳見後述。目前火箭發動機外殼製造工藝多使用冷流擠壓成形工藝。這種工藝不論對增強外殼強度和複製外殼時的精度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使用的在外殼製造上的其它方法還包括使用玻璃纖維增強塑膠、深拉鋼管、鋼帶斜繞和鋼板包卷並焊接成管形等。

推進劑和點火管

無控火箭一般多使用固體推進劑,避免使用液體推進劑,儘管液體推進劑也可以使用。不論是就推進劑產生的能量或是就其性能來說,液體推進劑都具有一定的優點。但是,使用液體推進劑的主要不利處是它將增加火箭發動機結構複雜性;與此同時,也相應增加了火箭的成本。固體推進劑儘管產生的能量不高,對給定性能來說重量較大,但使用時簡單、可靠,因此,人們往往選用固體推進劑。然而,由於液體推進劑能產生較高的能量,燃燒持續時間長,並適應於斷續控制使用,所以,一般在遠程制導武器上被廣泛使用。
對使用固體推進劑的火箭來說,其點火裝置是很重要的。它們通常用電點火管。點火裝置必須安放在使發射裝藥能在所有可燃表面上同時開始燃燒。因此,這種點火裝置一般都較大,並放在裝藥前端以使點火火苗向後移動至噴孔的同時能經過發射裝藥的全部外露面積。

噴管

無控火箭使用的一般噴管類型是收斂-擴散型噴管,有時也叫拉瓦爾噴管。使用噴管的目的在於把熱能和壓力能量轉換成動能。噴管形狀之所以能作到這種轉換主要是因為噴管具有一段使燃燒氣體外泄的、橫斷面積逐漸減小的開孔。由於流過噴管的氣體質量流量是個恆定的值,所以氣流逐漸被加速。當氣流流出噴管窄狹段,即從噴管喉部排出時氣體膨脹,溫度和壓力降低,從而獲得了高速。燃料氣體具有的推力就是由流經噴管時氣體動量的變化產生的,這種動量變化對火箭形成了一種推動力。

火箭噴管的關鍵尺寸火箭噴管的關鍵尺寸

圖7.4 火箭噴管的關鍵尺寸
圖7.4表示噴管的關鍵尺寸。噴管的內側斜面(A)可用以產生一個平滑無鏇氣流。噴管喉部必須具有足夠有效面積以使氣體不致阻塞;但與此同時也不應使氣體過快逸出,以致火箭燃燒室不能維持足夠壓力。噴管外側斜面(B)是用來使氣體作側向膨脹以使火箭再得到一個向前的推力。外側面的斜角通常為30°。噴管必須能抗禦流速很高的、高溫壓縮氣體的熱腐蝕,使噴管在整個工作期間保持內部形狀不變。高速流動的逸出氣體對噴管喉部的損害最為嚴重。製作噴管的材料必須具有高熔點和良好的導熱性。此外,還須結實耐用足以承受氣體的磨擦磨損。金屬氧化物或碳化物和石棉部件都可用作噴管材料。在使用奇缺昂貴材料或只能承受有限機械應力的材料比較理想的情況下,有時可以把它們作成內襯,用冷縮或冷壓配合的形式裝到噴管內的凹槽中。有時噴管可用螺紋連線到火箭上,這樣可以卸下噴管以便檢查發射裝藥。

戰鬥部

無控火箭適於運載各種戰鬥部,包括核戰鬥部(彈徑在150毫米以上),殺傷爆破戰鬥部、化學戰鬥部、預製破片戰鬥部和具有末制導的子母彈的子母彈戰鬥部。除了對戰鬥部類型的這種適應能力外,無控火箭在戰鬥部的重量、尺寸等方面也比火炮具有更大的固有的靈活性。尾翼穩定火箭彈藥的普遍性特點是它能用同一發動機運載不同類型、不同重量和不同尺寸的戰鬥部。依靠鏇轉穩定的火箭彈在這方面受到的限制大一些,因為戰鬥部在形狀和重量上的任何改變都可能影響這種火箭的穩定性。當然,尾翼穩定火箭和靠尾翼及鏇轉兩者穩定的火箭對戰鬥部形狀和重量的適應性也有限制,但是能用同一發射裝置和發動機的戰鬥部的範圍要大得多。此外,有些無控火箭的尾翼體積比穩定性所需要求大,戰鬥部的變化將很難或者根本不影響火箭穩定性。某些具有螺鏇導軌的發射管,在發射時使戰鬥部伸出發射管管口外邊、火箭的戰鬥部大小基本不受發射管直徑影響。目前的趨勢傾向於使用射程遠的更大彈徑的火箭,它們對戰鬥部的適應性只隨火箭運載能力變化,既可運載適彈徑戰鬥部,也可運載子母彈戰鬥部。
用一般火箭發射的彈丸由於要承受膛內高度加速所引起的應力,因此彈壁較厚,從而使彈丸炸藥裝藥重量與全彈重的比值並不理想。用火炮發射的彈丸需承受的膛內加速度值高達20000克,而無控火箭在發射時承受的加速度只達30-50克。
火箭配用的引信通常多位於火箭鼻錐內。常規殺傷爆破戰鬥部通常靠著發起爆,裝載子母彈的火箭則用時間引信。在類似法國“拉法爾”(RAFLE)145毫米多管火箭炮和美國多管火箭炮(MLRS)等現代火箭系統中,它們的引信多使用固體電子引信以取代過去用於火箭的、現在仍然用在大多數常規火炮系統中的一般機械引信。這種火箭用電子引信還可能搖控裝定。對縮短回響時間來說這種電子引信顯然是個重要因素,特別是在需要高度快速的發射速度時。
用火箭來發射末制導子母彈,如可以識別並摧毀裝甲目標的“薩達姆”(SADARM)子母彈,是比較理想的。把若干個這種類型的子母彈裝在單發火箭內,可用多管火箭炮(MLRS)發射至最遠可達30公里的目標處。在火箭到達目標區域時,“薩達姆”(SADARM)子母彈被拋出,通過降落傘以每秒9米的速度下落。當子母彈下落時每個筒形子母彈以每秒3至4轉的速度鏇轉,使其感測器掃瞄正在子母彈下方的目標區域。在感測器探測出在它規定能力範圍,即在它掃瞄和機動範圍內的目標時,它將算出最佳炸高,以使子母彈能向下發射自鍛破片到目標上。這種可識別並摧毀裝甲目標的子母彈(SADARM)與將在後面討論的美國“銅斑蛇”炮射制導炮彈不同,它不需用外部指示裝置。象SADARM一類的可以末制導的子母彈,它可以用多管火箭炮在遠距離上進行發射,這作為縱深火力使用顯然具有很大潛力,特別是在執行反擊炮兵和反擊坦克任務時。

發射裝置

火箭發射裝置是支承和使火箭瞄準的裝置。最簡單形式的發射器可能是一次使用性的,但大多數現代發射裝置都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射裝置可能只供載運一枚火箭,如圖7.5,也可能載運多枚火箭。由於火箭是靠氣體後噴向前推進,在發射架上除了火箭和導軌間的少量摩擦外不存在很大後坐力。如果要使發射架在火箭發射時不存在任何後坐力,就必須使火箭逸出氣體在向後面噴出時不受發射架的任何阻抑。但是,這點是很難做到的;膨脹著的逸出氣體很難不衝擊到發射架的任何部位上,儘管作用不大。與一般火炮不同,這裡不用考慮耳軸拉力,因此,火箭增大最大射程並不一定意味著要像火炮那樣,增加發射架的重量。

美制“誠實約翰”火箭美制“誠實約翰”火箭

圖7.5 美制“誠實約翰”火箭
由於這裡不存在很大的後坐力,火箭發射架只要強度足以支承或運輸具有預期大小、重量、和枚數的火箭即可滿足要求。因此,用一個如美國多管火箭炮那樣的自行裝甲發射裝置來運輸並發射12枚(各枚重量在270公斤以上)火箭是完全可能的。
火箭發射裝置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導軌式發射裝置或稱“正長”發射裝置,另一種是“零長”發射裝置。零長發射裝置是指火箭一開始運動,就使它擺脫髮射裝置給它的約束,因而零長發射裝置的目的是使支撐火箭並使它指向所要求的方向,比較簡單。在零長發射裝置上,火箭一經開始運動,裝置將不影響其飛行軌跡。零長發射裝置與導軌發射裝置比較,儘管前者體輕、尺寸較小,但它不適合無控火箭使用,因為這種裝置會帶來初始散布較大的結果。不過零長發射裝置一般用在制導武器系統上。
導軌發射裝置則與零長發射裝置相反,前者具有較長的導軌,足以影響火箭在開始加速後的飛行過程。所謂“導軌發射裝置”,它包括各種發射裝置,其中有管式發射裝置、斜軌發射裝置和導軌發射裝置等。對現代無控火箭系統來說,管式發射裝置看來比較適宜,因為它對彈丸破片和輕武器火力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另外,當火箭在發射裝置中加速時管式發射裝置往往可更好地為火箭提供依託,並且可隨時為火箭提供鏇轉。發射火箭使用的導軌長度往往由若干彼此矛盾的因素折衷決定:如發射裝置使用的車輛尺寸;戰術套用對導軌提出長度、重量限制;保證火箭沿導軌方向飛行所需的最小導軌長度等。在某些場合下要求沿全長來支托導軌是不實際的。因此,當火箭沿導軌運動如果導軌很長則導軌很易產生偏移。為了縮小火箭散布範圍,對發射架導軌長度的效能來說,火箭在導軌上的運行時間與火箭發動機燃燒時間的比值是很關鍵的。顯然,用燃燒時間短,加速度大的火箭發動機將是有利的。只要能滿足上述要求,較短的導軌也足夠用的。

穩定性

火箭依靠自鏇穩定的好處在於提高火箭在目標上的散布密集度。在二次大戰中自鏇穩定技術用於大部分無控火箭。自鏇穩定的缺點是在長/細比較大的火箭上要使它達到穩定比較困難,因為穩定需用的轉速隨長/細比的增大而增加。我們可以看看與它相似的陀螺,細長的陀螺往往比短粗陀螺更難直立。結果是如果要維持火箭飛行穩定,則其長度一般不得大於六倍彈徑。這一長/細比極限使得鏇轉穩定火箭很難具有尾翼穩定的細長的火箭那樣良好的彈重-斷面比。鏇轉穩定無控火箭的例子為:蘇聯的БМ24式240毫米多管火箭炮和二次大戰中德國的150毫米Wurfgranate火箭等。火箭的自鏇可得自兩種形式,一種依靠發射裝置,另一種依靠在火箭底部周邊按裝與中心軸呈一定斜角的成套噴管,以後者取代原有的中心噴管。在後一自鏇方式中來自成套噴管的向後噴射的逸出氣體將產生一種所謂“走馬燈”似的效應,其轉速通常與火箭速度成正比。德國Wurfgranate火箭就是使用這種轉動方式。
可以取代鏇轉穩定的火箭穩定方式包括尾翼穩定或者是尾翼和鏇轉穩定結合的方式。後一種方式最為常用,它是靠在發射裝置中,或是靠在發射後通過輔助發動機作用使尾翼穩定火箭獲得緩慢的鏇轉。現代無控火箭通常按前一種方式使火箭在發射裝置中獲得鏇轉。美國的“誠實約翰”則靠後一種方式獲得鏇轉。火箭尾翼的尺寸大小常常是在需要大尺寸以減小推力角偏差引起的誤差和在發射瞬間出現的誤差和需要小尺寸以減少地面橫風影響之間進行權衡比較得到的。這些誤差將在後面討論。
當鏇轉或自鏇與火箭尾翼結合使用時,火箭的鏇轉有助於抵銷推力角偏差影響和由於尾翼不正產生的任何不對稱力量的影響。如果這些影響不予矯正,推力角偏差和尾翼不正就會增大火箭散布。保持尾翼相對於噴管的準確位置也很關鍵。如果尾翼位置過於靠近噴管,發動機排出物的煙火將降低尾翼的效率。

精度和射程覆蓋範圍

推力角偏差

當火炮彈丸離開炮口並脫離從炮口噴出的氣體作用範圍以後,影響彈道形狀的作用力將只有風力、空氣阻力和重力。如果炮彈的鏇轉能保證飛行穩定性則只有風力和偏流是使得炮彈偏離射向的主要因素。這兩個使炮彈偏離射向的因素都能在射擊前計算出來。而火箭則不同,促使火箭運動的推力主要是在火箭離開發射裝置後由火箭發動機提供的。如果該推力方向不通過火箭重心就會有“推力角偏差”的出現。除非火箭鏇轉,不然這種角偏差將使火箭在射向上產生相當大的偏差。
如果火箭製作準確,火箭推力能準確地對正並通過火箭重心,則火箭在目標上的散布將大為減小。但是,實際上這是很難做到的。它不僅是個如何將推進劑置中,使推進劑與火箭共中心軸的問題,而且跟噴管的噴孔中心和噴出氣體的推力軸是否與火箭重心對正也有關係。另外,除非火箭外殼完全對稱,不然在火箭發動機高內壓氣體作用下外殼可能彎曲,因此,這裡必須強調外殼的機械公差。外殼彎曲還可由於火箭發動機加熱不對稱引起。如果在火箭上出現推力角偏差,火箭將出現轉動和擺動(見圖7.6)。為減少推力角偏差,火箭在設計上應力求仔細,在製造上力求公差精確;當然,這將增加火箭成本。減少推力角偏差影響的另一種辦法是使火箭在發射時或發射後具有緩慢鏇轉和減少發動機燃燒時間。如果發動機燃燒時間很短,由推力角偏差引起的散布也會相應減少。無控火箭的發動機燃燒時間一般約1-3秒,如果能更短當然更好。但是,總的說來,燃燒時間越短髮動機氣體壓力往往越大,這就需要用一個又重又笨的外殼。縮短火箭發動機燃燒時間對減小地表橫風對火箭的影響也有好處。
圖7.6 推力角偏差

推力角偏差推力角偏差

地表橫風影響

地表橫風對火箭穩定尾翼的影響可能是很大的。這種影響是使火箭頭部扭向來風方向,如圖7.6所示。火箭速度越小,橫風的影響相對地說也越大。因此,受橫風影響最大的是在火箭剛發射後。隨著火箭速度增加,由於火箭運動本身產生的頂風又傾向於使火箭轉入正向;但火箭的彈道仍將與開始射線偏離一定角度。相對於其它外形尺寸來說,尾翼尺寸越大地表橫風的影響也就越大。因此,尾翼尺寸既要大到足使火箭穩定,也不宜過大以增大橫風影響,其最後尺寸必須在這兩者間進行折衷、抉擇。如果尾翼穩定火箭為減少在目標上的散布具有少量鏇轉,則這種火箭的尾翼尺寸完全用不著太大,以免使橫風影響變得明顯起來。另外,火箭發動機燃燒時間越短,火箭加速越快也可使地表橫風的影響越小。
沒有尾翼的自鏇穩定火箭對橫風的反應與上述情況不同。由橫風引起的各種力的合力不是作用在彈尾而是更近於作用在火箭頭部。結果是從左到右的橫風將使彈道向左偏離;其偏離量的大小與若干因素有關,其中也包括火箭的速度和形狀。單靠自鏇穩定的火箭,其橫風偏移量大致與自鏇和尾翼穩定火箭相似或者稍小一些。

地面橫風對裝有尾翼火箭的影響地面橫風對裝有尾翼火箭的影響

圖7.7 地表橫風對裝有尾翼火箭的影響

推進劑燃盡時的火箭速度

火箭在距離上的散布受火箭推進劑燃燒速度變化的影響。即使是推進劑燃燒速度變化很小,它使火箭在推進劑最後燃盡時的速度也顯著不同。對典型的使用固體推進劑的無控火箭來說,無論是推進劑的形狀或其裝入火箭的方式或位置都要考慮使其能在儘量大的面積上同時點著。常用的推進劑的形狀都有較大的燃燒表面積,如空心藥柱、多個空心藥柱等。此外,火箭推進劑的裝藥重量是逐批進行調整正的,以保證其有相同的彈道性能。裝藥的燃燒速度受溫度和壓力影響: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則燃燒速度也越快。在極端情況下如果火箭以高於設計規定的溫度射擊時,壓力將很快增加使得噴管來不及釋放,以致使火箭散布增大,甚至使火箭外殼損壞。與此相似,如果火箭在低於設計規定的溫度下射擊,則裝藥燃燒緩慢,散布增大且射程縮短逐發不一。使推進劑取得穩定燃燒的辦法之一是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鉛鹽,如鉛的提出物 [ 投筆從戎註:原文如此,疑為“鉛的氧化物”之誤,按氧化鉛為發射藥常用添加劑。 ] 或硬脂酸鉛。這種添加劑的使用稱為“燃燒平穩性處理”,經處理後推進劑在一定壓力範圍內燃速平穩。

由發射裝置引起的誤差

影響火箭發射精度的一個主要誤差來源是火箭齊射或連射時產生的發射裝置的不穩定性。儘管我們說發射火箭沒有後坐,但發射時火箭發射系統總是有些移動,因而影響系統瞄準,結果使火箭在目標上的散布增大。如果發射裝置是裝在車輛上,則車輛運行裝置、懸掛裝置之移動將使火箭散布更為嚴重。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可以是為發射裝置增添千斤頂或駐鋤,但是這些部件的使用,發射裝置在增重上付出的代價往往是難於接受的。另一個辦法是使用可以回歸原位的液壓減震器;但減震器回歸速度不快,不足以使車輛在下一發火箭射擊前穩定下來。最近的趨向可能是使用某種自控系統,後者使用慣性感測器以測定並校正射擊負荷。從技術上說,使用這種火箭系統是可行的;但看來成本太高,可能只適於某些彈徑較大的射程較遠的火箭系統。
常常與火箭發射裝置連在一起的另一個問題,是很難保證把連線火箭和發射架導軌的固定鎖或卡筍在火箭發射同時瞬間解脫。火箭平時靠固定鎖或卡筍固定在各自的導軌上。如果固定鎖或卡筍不能同時解脫,火箭在發射時就會出現翻倒現象。翻倒就是指在火箭發射時出現的頭部下傾現象。這種現象發生在火箭頭部已離開導軌並無所支持,而後面部分還連在導軌上時。就大部分現代火箭發射裝置而言,這個問題似乎已經解決。

射程覆蓋範圍

自二次大戰以來,無控火箭精度已大有改善,其系統精度目前約為射程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好。但是,儘管如此,在許多戰鬥任務中特別是在作直接支援時火箭仍然無法與一般火炮系統匹比,原因在於其射程覆蓋範圍不行,重新裝彈時間也太長。為了改變火箭在某一給定射角上的彈道和射程,可以在火箭上使用阻力環或減速環,通過增加火箭在飛行中的阻力來改變它的彈道和射程。例如法國“拉法爾”(Rafale)145毫米火箭系統在該火箭尾翼片間就放置若干阻力環。需用時可在射擊前使阻力環在發射裝置上啟開,在火箭離開發射裝置後使其與摺疊尾翼同時展開。在該火箭上使用阻力環的效果是使火箭最小射程得以從18公里減至10公里。
給火箭提供一套具有不同面積的阻力環就可以使火箭具有不同射程,這在火箭設計上是可能的。但是應該注意阻力環的作用只是作為降低最小射程的手段,而不是作為達到與一般用多號裝藥的加農炮、榴彈炮相似的射程覆蓋範圍的手段。無控火箭的裝彈時間可以通過機械化裝彈裝置大大縮短。據稱,義大利“菲洛斯25”(FIROS25)122毫米火箭炮在五分鐘內可重新裝完四十枚火箭。但是,無論在火箭裝彈時間上取得多大進展,要使火箭在持續發射速度上與一般火炮,其中包括迫擊炮系統相近,則希望甚微。

現代無控火箭系統示例

為了與華約國家以БМ21多管火箭炮為代表的火箭炮相對應,三個北約盟國(英國、聯邦德國和義大利)曾協作研究過一個叫作RS80武器系統的無控火箭項目。RS80的射程約為40-60公里,視所用戰鬥部而異,它主要用於補充155毫米火炮在射程上的不足。在RS80項目中斷後,英國和聯邦德國轉而注意沃特公司生產的美國陸軍的MLRS多管火箭炮;與此同時,義大利SNIA維斯科沙公司也生產了另外兩種系統,即口徑為51毫米的“菲洛斯6”(FIROS6)火箭炮和口徑為122毫米的FIROS25火箭炮。儘管這三個無控火箭系統決不是西方國家生產的僅有系統,但是,MLRS和FIROS6多管火箭炮在大型和小型多管無控火箭系統中它們是分別代表無控火箭現代技術水平的兩個例子。

美國MLRS多管火箭炮美國MLRS多管火箭炮

圖7.8 美國MLRS多管火箭炮
圖7.9 義大利“菲洛斯6”多管火箭炮

義大利“菲洛斯6”多管火箭炮義大利“菲洛斯6”多管火箭炮

MLRS多管火箭炮是由裝在履帶車底盤上的兩個吊艙組成,每個吊艙裝六枚火箭。吊艙裝在裝甲容器內,容器為吊艙提供了與車輛其他部分同等的防護水平。每發火箭裝在一個用玻璃纖維製成的發射管中。發射時密封發射管的被帽被吹開。發射管中的螺鏇導軌可使火箭具有每秒11轉的鏇轉速度。在每個火箭上都裝有脫殼彈托,供發射管沿螺鏇導軌制導火箭用。一旦火箭離開發射管,四個裝有彈簧的尾翼就在噴管前方展開。
和所有多管火箭炮一樣,MLRS多管火箭炮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它具有在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火箭彈的能力。該炮的12枚彈徑為227毫米的火箭彈,每個彈重270公斤,可在一分鐘左右連發完畢,該炮在持續作戰時須三人操作,但必要時也可由一人裝彈兼發射操作。MLRS火箭發射裝置使用的車輛,備有電動吊桿和絞盤專供裝彈使用。儘管裝彈操作可以由專人控制並在幾分鐘內完成,但是MLRS多管火箭發射系統仍然不能象一般火炮那樣作長期持續射擊。一般火炮可以進行長期持續射擊的這種能力的確是一個使火炮得以長期存留的良好理由,但是,就多管火箭炮來說缺乏這種能力也並不一定就是它的真正缺點。為了保護自己,多管火箭炮經常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是否具有這種持續作戰能力並不過分重要。為了便於快速部署和進攻目標,每個多管火箭炮都備有自己的火控系統。
在多管火箭炮載車上使用的導航系統可使它在射擊前自動算出系統本身的座標位置。這樣,MLRS多管火箭炮就與預先測量炮位位置無關,從而使火箭炮可在重新布置過程中把停止射擊的總時間減到最少程度。
在滿載負荷時MLRS多管火箭炮的全重超過22,000公斤;它的空運能力只限於使用諸如C-141星型運輸機等大型飛機。MLRS火箭炮的戰術機動能力特別良好,其最高速度超過60公里/小時,加速能力從0到48公里/小時需用時間不足20秒。它通過崎嶇地區的能力與其他現代履帶車輛相似。
義大利的“菲洛斯6”(FIROS6)多管火箭炮可作為小型無控火箭的代表。它由一個具有48管的發射裝置組成,可發射火箭的戰鬥部重量為2.2公斤,火箭直徑為51毫米。每發火箭彈全重為4.8公斤,火箭既可單發、也可連發;連發速度每秒10發,其最大射程約6.5公里。“菲洛斯6”多管火箭炮可裝在小型的4×4車輛上,如裝在“陸地流浪者”(Land Rover)或菲亞特6614輪式裝甲輸送車上(見圖7.9)。儘管該火箭的戰鬥部不大,但火箭炮的機動性能良好、發射速度高、非常適於在通行困難、依靠空運的地區使用。

小結

無控火箭系統為作戰提供了一個可在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火力的手段;這種火箭的射程遠,發射裝置也比較輕。此外,它非常適用於發射新的改進型子母彈。使用無控火箭系統儘管在後勤供應上可能遇到某些困難、而且系統本身也容易被敵人偵察到,但是,在西方陸軍部隊中我們仍將看到今後會有更多的無控火箭系統出現在戰場上;也許,它有可能取代現有重型火炮。

身管炮和無控火箭的比較身管炮和無控火箭的比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