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弄龍水電站

烏弄龍水電站位於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境內的瀾滄江上遊河段上,是瀾滄江幹流水電基地上遊河段規劃“一庫七級”梯級電站中的第2級電站,上鄰古水水電站,下接里底水電站。 電站樞紐為二等大(2)型工程,電站以發電為主,水庫正常蓄水位1906.0m,電站裝機容量99萬KW, 年發電量44.60億kWh。樞紐建築物主要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電站進水口、地下廠房系統、泄洪表孔以及沖沙泄洪底孔等組成。攔河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909.5m,最大壩高137.5m,壩頂軸線長度 247.10m。地下廠房布置在右岸,裝機3台,單機容量330MW。

壩址位置

烏弄龍水電站壩址下距里底水電站約19km,維西縣縣城約125km;上距德欽縣城公路里程約90km(接214國道)。德~維公路從工程區左岸通過,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路況良好。工程區右岸無交通道路,左右岸交通由簡易人行吊橋溝通。因此,工程施工對外交通條件較好,場內交通左岸方便,右岸差。

水文地理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8.59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4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34.3億立方米。電站以發電為主,水庫正常蓄水位1906.00m,校核洪水位為1907.0m,水庫總庫容2.72億立方米,調節庫容0.36億立方米,為日調節水庫。擋水、泄水建築物按500年(重現期)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應的洪峰流量分別為9960立方米/秒和11700立方米/秒;電站廠房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應的洪峰流量分別為7950立方米/秒和9960立方米/秒;下游消能防沖建築物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相應的洪峰流量為7060立方米/秒。
根據國家地震局批覆的《對瀾滄江烏弄龍、里底水電站工程場地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的批覆》(中震函[2005]321號),場址50年超越機率10%時的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為0.096g,相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VII度;100年超越機率2%時的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為0.202g。本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設防烈度為Ⅶ度。

電站樞紐

電站樞紐為二等大(2)型工程,擋水、泄洪、引水及發電等主要建築物為2級建築物,次要建築物為3級建築物。樞紐建築物主要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身泄洪表孔、沖沙泄洪底孔、電站右岸進水口及右岸地下發電廠房系統等組成。攔河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909.5m,最大壩高137.5m,壩頂長度247.10m。本工程採用隧洞導流方式,兩條導流隧洞布置在左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