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解答

基本信息

為您解答先生致力於最優秀人才的培養,也就是精英教育,已經許多年了。可以這么說,在中國的範圍內,能夠全面指導和培養孩子恐怕絕無僅有。這位先生一定要德學俱隆,思想品德覺悟極其高尚,文化修養極高,知識學問淵博,能夠滿足孩子積極向上刻苦努力的一切想法。
這位先生不但精通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文學、電腦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激情和方法。
許多人都糊裡糊塗的度過一生。到了40、50歲會懂得一些道理,但已經晚了,甚至還會有人繼續糊塗下去。許多人連門都沒有找到,而先生已經在裡面待了好長時間了。許多人走了一溜圈才發現,真正的大學就是先生。

興建營口真正的大學[1]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溫家寶總理說:"以人為本,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
當今世界,各國的發展極不平衡,都在想盡各種辦法使自己的國家、民族在國際的舞台上占有一席有利的地位。開發南極、開發月球、開發空間資源,日益為已開發國家所壟斷。而提高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還是表現在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根本從實質上歸功於孩子從小的培養和教育。國家的發展歸根結底在於人才,各個地區的發展也在於人才,對人才的培養、對人才的教育日益成為千家萬戶所關心的一件大事。營口要發展,更要優先發展教育。而在營口建立一所真正的大學是關係到營口長遠發展的最重大的和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學。應該成為全市人民,尤其是執政的領導人尤為關心的大事。
孔子曾帶領他的弟子周遊列國,有過這樣的對話:"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這裡孔子強調在衛國這樣一個眾多人口的國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讓他們富起來,然後使他們再受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
改革開放以來,營口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營口港從開始的幾十噸、幾百萬噸到現在吞吐量已達上億噸,連營口老港今年的吞吐量都達到了九百萬噸。照這樣發展下去營口一定會為東三省的大振興、大發展起到帶頭作用。營口這幾年,大大小小的礦產資源深加工企業得到迅猛的發展,他們在全世界產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使一些擁有礦產品資源開發、能源開發的企業進入全國優先富裕的階層。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營口各方面的變化。大家可以看到大街小巷賓士著很多高檔豪華轎車,甚至幾百萬的曾經是英國皇家貴族乘坐的賓利車,也行駛在營口的大街上。營口的飲食方面更具火爆,大小餐館生意興隆車水馬龍,有些廚師還登上了中央電視台成為全國的名廚。營口在住的方面更是捨得花錢,即使普通人家新購的房子也一定要裝修的氣派豪華讓人感到耳目一新。而在教育投入上,也花費巨大,但效果如同在房子投入過量的裝修一樣過時陳舊,永遠沒有走出重複的怪圈。
中國沒有三錢,可能不會這么早擁有兩彈一星以及中國現有的綜合國力。三錢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是少之又少、比例懸殊,三錢的思想和觀點在當時的中國也是絕對的超前。許多人,包括一些知識分子也無法理解,就像偉大的愛因斯坦、霍金、丘成桐、陶哲軒提出的偉大的定律和定理一樣,現在在世界的範圍內也沒有多少人能完全理解。但當時的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領袖們全力支持三錢等一大批也是全中國人和全世界華人公認的科學家們,完成了兩彈一星偉大功勳。讓我們簡單說一說這些科學家們,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錢三強的老師居里夫人的女兒;錢偉長的啟蒙老師是大名鼎鼎的錢穆。錢穆給北大留下了一個未名湖。提到了中國的兩彈一星,我們不能不想到鄧稼先、朱光亞,也就會想起和朱光亞、鄧稼先曾在一起學習的同學楊振寧、李政道、黃昆、屠守鍔、郭永懷、陳芳允、王希季等科學家,更會想起他們的老師陳寅恪、錢鍾書、王力、朱自清、沈從文、張奚若、陳袋孫、法光旦、錢端升、金岳霖、馮友蘭、聞一多、周培源、王竹溪、吳大猷等大師學者。由於有了舉世矚目的大師和學者以及全中國最優秀、最勤奮的學生,才使當時中國貧窮落後的情況下誕生出的西南聯大名垂青史、永放光芒。從1937年9月到1946年7月,九年來西南聯大的學生有8000人,畢業有3807人,其中研究生75人。當時的教授生活狀況也是非常清苦,現在都難以想像。總而言之,現在營口的狀況比當時的西南聯大的條件,在經濟因素方面那是天壤之別。據1949年3月25日聯合社報導,國民政府的金銀外匯儲備2.75億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過1/3,約0.73億美元的儲備已運台灣,余均存國外。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兩次下令用輪船從上海運走國庫黃金277.5358萬兩、銀元1520萬枚、美元1537萬元、珠寶以及大量外匯,總價值約5億美元。這些資源加上人才資源使台灣發生了經濟方面的奇蹟。而營口現有的資產要遠遠大於這個數,所以從硬體設施上,營口建造一所類似西南聯大的大學是有條件的。
中國人一直有個心結,為什麼我們到現在還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人的腦子笨么?那是不可能的事。華人數學大家陳省身、丘成桐、陶哲軒都在哈佛主持世界數學前沿領域的研究。中國的體育健兒早已是世界奧運賽場上金牌的領獎者。中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孩子們,經常是是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獲得者。有不少經濟學家早已在他們的經濟論著中嚴肅的指出過,世界上哪個民族最有錢?他們都一致地指出,如果全球華人的財富集合起來,華人在世界上是最有錢的。有一位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說過這樣一句話:"Nobel Prize winners studied under Nobel Prize winners"。我們有各類資源,應該能夠造就出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我們不能否認教育是造就國家科技強盛、人民富足、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我們為國家提供科技人才和建設人才還是非常有條件的。在營口建立一所真正的大學還是可行的,這當然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營口市的決策者們的遠見卓識。
曾經培養出國家最傑出人才的西南聯大,硬體設施十分簡陋,當時的校長梅貽琦說過這樣一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原話是:"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80年代中國的大學教授不是很多,我曾經看過一個標準,當教授起碼要精通三門外語,還要精通專業。按照這樣的標準,一般人是難以達到教授的水平的。我一生也走過南、闖過北,和許多的大學老師談過話,而真正教授級的人物很少。這些教授級的人物編的字典大家還在用,寫的著作還是大學的教科書。當時北京大學的教授不到100人。遼寧所有的大學加在一起的教授也不超過100人。這也就是說,當時全國的普通大學也沒有幾個教授,當教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轉眼之間,全國各地的大學像雨後春筍茁壯生長,"教授"、"博導"滿天飛,而真正的教授有多少呢?按照國家的要求,教授要精通三門以上的外國語。為什麼要精通外國語?因為現代科技在國外的已開發國家,早已呈現繁榮昌盛和成熟的狀態。如果我們不掌握外國語,就很難使我們的科技取得長足的進步。即使掌握了外國語,如果不能掌握專業技術,也很難吸收和消化其引進的先進技術的。現代大學的理念來自於已開發國家,所以作為大學裡最高層次的人才——教授,應該精通外語,而且不是僅僅用來應付ABC級的職稱考試外語,而是能夠利用外語作為工具與先進發達的國家開展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合作。
中國的近現代化進程,有兩個人非常值得提一提。一個是徐光啟,他把西方文明的基礎——數學,系統地引進到中國。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他創造的一些名詞:平行、相交、垂直等等。可惜徐光啟的工作沒有在全國範圍普及起來。而在中國的日本學者,卻把他的中文譯著介紹給日本學界,反而日本的數學發展比中國前進了一大步。到後來中國的學者反而到日本學習知識。有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他寫了一部專著幾乎成為全國大學所有數學專業的教科書。其實他這部書主要參考了一位著名的日本學者的專著。而中國的國家級數學競賽考試居然有幾道題出自這位北師大教授的專著。而現在許多所謂的數學家、數學教授還在參考那位國中沒有畢業,北師大教授的專著。而這幾年,國外的數學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所以真正的大學教授和學者,如果不精通外語的話,是很難把世界先進的理念和學術思想消化吸收,以便更好的傳給所有的有志於國家發展和建設的孩子們。
對中國近現代發展有傑出貢獻的另一個人是容閎。容閎是中國第一位在美國耶魯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一個極其普通的中國貧苦孩子,看到當時整箇中國的落後狀態,和美國摩天大樓聲光電,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他決定,為改變中國的落後狀況,他要讓更多的中國孩子,受到他享受過那樣的教育,以便使中國也走向富強。容閎從美國回到家鄉,想盡一切辦法,結交清政府的達官顯貴,以實現讓國家富強的赤子之心愿。他甚至接觸太平天國領袖們,以實現他國富民強的願望。容閎的種種努力,可能由於太超前,沒有人懂得他,沒有人理解他,沒有人支持他,他奔走呼號16年,終於逐步贏得曾國藩的支持。當時清政府為了搞洋務運動,也引進了不少翻譯,但西方的科學技術不是靠簡單的翻譯就能輕易掌握的,這樣促使清政府下決心派120名幼童到美國學習。這120名幼童都是學業相當優秀的孩子。他們到美國以後,他們也是美國中學、大學的佼佼者。這些孩子本來可以在美國學習更長一段時間,但是由於清政府達官貴人的腐敗,他們這些幼童提前回國。這些幼童都很出色,有幾位當了大學校長,甚至有當過總理、部長等。有一位叫梁誠的幼童後來做了駐美公使。由於梁誠的努力,使得美國返還部分庚子賠款。逐步又引起了其他國家退回部分賠款,使中國派出更多的留學生到美國、英國等已開發國家留學。這些留學生當中,有後來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領袖人物,比如嚴復、胡適等。再到後來,有更多的中國年輕人奔赴海外留學。他們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如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新時代留學已開發國家的人物,如科技部長萬鋼、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受到國家重用。
總之中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巨大發展,最初都是由於容閎所倡導的向外派留學生學習先進技術引起的。在容閎的家鄉,設立了容閎學校,就像在曲阜祭孔活動影響海內外。而什麼是紀念孔子,學習孔子的最佳方式呢?當然不是哪種表面花里胡哨的形式,花里胡哨的形式是影響孔子他老人家的。當年魯哀公請教孔子儒服,而孔子給魯哀公講儒行。花里胡哨的形式就如同什麼博士帽、碩士服甚至沒有任何水平的文憑,都是孔子所不提倡的。真正博學多能的人,並不把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看在眼裡。像清華的學術泰斗陳寅恪,被錢鍾書的老師吳宓稱作"讀書的種子",沒有任何什麼文憑,而當今所謂"學術泰斗"、"大家"、"學者"有誰能超越陳寅恪。最近中央電視台有一位叫錢文忠的復旦教授,在所有的百家講壇教授當中他應該算學院派的領軍人物,出生書香門第、進入名牌大學讀書、受到總理都探望的學者大師的薰陶,但是還要自稱為陳寅恪大師的徒孫。我在這裡向大家指出一下,錢文忠不是陳寅恪的徒孫。錢文忠考到了北京大學,成為季羨林的弟子,而有幸經常拜訪周一良教授。在小報抄大報、大報抄梁效的時期,周一良可是"梁效"的主筆。周一良從小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後到哈佛大學讀書,曾受過陳寅恪的推薦而和陳寅恪有師生之情。但是作為季羨林和周一良的關門弟子的錢文忠教授,可能忘記了陳寅恪的一封重要的來信,而在中央電視台隨口而說他是某某大師的弟子。由此看來真正的大師學者,還是相當相當的少啊。既然國家的重點大學的教授的專業水平也不是相當的高,而且其他普通大學合算起來也有成千上萬的教授。因為教授的整個水準要求不是很高了,那么從這個意義來講,興建營口大學在營口的230萬人口當中,以及在世界的範圍內,提倡一種合理有效的機制,禮聘精通三門外語,精通業務專長專家學者為大學教授是可以實現的。
北京大學校長曾說,北大每年有800場學術交流會,供全校的師生參與討論。當然這所謂的800場,也有不少是為企業代言的娛樂界人士。真正有水平的演講也是實在的少,能夠流傳千古、名垂青史的也就少之又少了。北大出了一個名人,一位在世界上最富的教師,他叫俞敏洪。他創辦的新東方改變了中國許多人,聽說不少名牌大學的學生還要到他那學外語,為什麼到新東方學外語?因為新東方里有最優秀的老師。俞敏洪是個北大普通教師,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教師為什麼在開始的時候不支持他、扶植他,讓他在北大發光發熱呢?北大可以花不少的錢來請所謂的社會名流搞講座,為什麼不讓俞敏洪這樣的人留在北大,在北大的體系下產生新東方,這樣北大不就更大了么?在營口興辦真正的大學的時候,我們的決策者們可要慎重啊,營口230萬人口,這要是在國外,也是相當多的人口了。像世界名城哥廷根人口才30萬,但卻產生了4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啊!諾貝爾獎對中國人意義深遠啊。順便說一下,季羨林就是哥廷根大學畢業的。營口興建真正的大學,我們的決策者們,應該把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有計畫、有步驟選派一些熱心於興建營口大學專家學者,到哥廷根參觀學習考察。為營口的百年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貢獻。教育對哪個國家都是根本,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對已開發國家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美國的歷史不太長,而大學的歷史要比國家的歷史長,所以在美國是先有大學,後有國家。當時在美國,一個很普通的小牧師名字叫哈佛,把自己平生所積的財產都捐了出來,建立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就是享譽世界的哈佛大學。營口建市多年,僅有一個營口女孩正兒八經憑實力考上哈佛大學。現在如果有很多人再捐錢給哈佛,也很難再哈佛留下響噹噹的名字。從營口出去的不少知名人士還是願意為營口的家鄉父老貢獻一些力量的。所以給這些營口的知名人士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舞台,讓他們為營口的長遠發展作出點貢獻,也讓他們的名字永遠刻入營口市人民的心中。
別看營口230萬人口卻只有一個孩子考上世界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而遠比營口小的多的多的縣級市,瑞安市;一個鄉村個體醫生蔡笑晚先生卻使他六個孩子都成為國內外名牌大學的博士。其中大兒子成為美國著名大學的終身教授;最小的女兒蔡天西,22歲博士畢業,28歲哈佛大學副教授。當時蔡笑晚可困難啊,全家八口人擠在16平米的房子,房子還有裂紋。最為可貴的是,蔡笑晚先生孩輔導了當地100多位學生,其中一名學生在英國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做博士後工作。蔡笑晚在美國的孩子出資100萬元建立蔡笑晚教學基金。相對的來講,營口地區比瑞安大多了、比瑞安富裕多了,也會有很多的企業家願意拿出金錢設立各種各樣的教學基金,支持營口的教育事業。我們的決策者們,如果做好宣傳,興辦真正的營口大學,一定會吸引海內外的營口人投資設立教育基金會。有的人花了不少的錢,吃掉了、喝掉了、燒掉了,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把這筆錢投入營口的教育事業,讓營口市的孩子們,受到最好的教育,那么營口市的孩子們,不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會在其長大以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會使出更多的力量回報社會,為家鄉的發展和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家鄉的企業家們看看蔡笑晚,一個鄉村的小醫生,為國家培養出這么多傑出人才,還拿出100萬元設立教育基金。營口的企業家們如果聯合起來,那會設立多少個類似蔡笑晚的教育基金啊,會讓多少營口的孩子們收益啊。過去條件很差,我們沒有機會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就像容閎奔走呼號16年,才促成120名幼童的出行。今天,我們趕上比較好的時代,為了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營口的長遠發展,我們興建真正的營口大學,時機和條件已經到來,我們應該利用一切機會向海內外的營口人宣傳。只有教育才是發展營口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我們一定要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把興辦營口真正的大學落到實處。
在營口不論辦什麼事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現有的營口大專院校,硬體設施可以充分利用,從硬體上來講,他比當年的西南聯大要強的多的多。可以把先有的大中專的圖書館,包括營口市的圖書館、黨校的圖書館合併到一處,讓營口市民充分享受圖書館的效用。如果把營口市的大專院校、黨校和營口市的圖書館合併到一處,那么營口市總的圖書量會達到上百萬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相當的規模,可以更方便的讓營口市的孩子們為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讀書。有人講,讀大學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和大學的大師學者交流,二是充分利用大學的圖書館。如果這兩項都沒有在大學好好利用的話,那么大學也就算白念了。讀大學只是通過考試得到文憑,這當然不會有真正的能力與水平。眾所周知,要想獲得真正的學問和學識,一定要接觸最好的老師和學者。一般來講,大學容納了最好的老師和學者。如果營口的真正大學有一定的硬體設施,有最好的大師和學者,何必到太遠的地方獲得知識和學問呢?當然,世界科技文化日新月異,教育水平也不斷提高。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決策者和公民,有義務為我們的孩子提供長遠的、有戰略意義的指導和幫助。讓他們為明天的工作和幸福、生活、學習、提供堅實的準備。這樣他們有了很好的準備以後,到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就很很快進入角色,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使自己迅速成才,成為有利於世界和平進程、有利於國家發展、有利於營口進步的推動力量。教育能為他們準備好一切,教育當然要讓孩子們學會讀書,學會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學會利用一切現代化的方法獲得學習的技能。
我們的導師馬克思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當他的女兒問他最喜歡乾什麼的時候,馬克思回答說他最喜愛啃書本。馬克思曾稱恩格斯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提起文化巨人,普希金代表俄國文化;孔夫子代表中國文化;歌德代表德國文化。現在世界各地有不少歌德學院和孔子學院。但真正領會儒家學風,又精通外語的大家學者是少之又少。所以造成現在燒香磕頭作揖鞠躬,而失去儒家真正的精髓文化。普希金曾說過:羅蒙諾索夫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建立了俄國第一所大學,說的更正確些,他本人就是我們的一所大學。陳景潤1979年1月赴美,近三個月的時間,從早晨7點到晚上6點一直在美國的圖書館裡度過。午餐吃點麵包、喝點水,寫出了《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張隆溪十一歲喪父,十三歲失母,沒有機會進圖書館學習啊。硬是把老師借給他的聖經和莎士比亞戲劇背熟了。1978年9月參加研究生考試時,獲得了第一名。他的論文《論莎士比亞悲劇人物之死》讓美國研究莎翁的專家驚嘆不已。當年曹南薇為了努力學習科學技術,居然驚動了何祚庥、溫元凱為她辦理科技圖書館的借書卡。魯迅更是大家熟知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也非常需要圖書館為他提供學術上的幫助。他曾說:"北京本來還可以住,圖書館裡的舊書也還很多。","我還是喜歡北京,單是那一個圖書館,就可以給我許多便利。"許廣平也說:"北京有很好的圖書館,這是先生時常所懷念。"許壽裳也說:"他時常對我說,頗想離開上海,仍會北平,因為北平圖書館可以利用。"作為大學者,做學問需要圖書館的幫助,對於孩子們,學習、進步更需要圖書館的幫助。華東師大教授徐中玉說:"關鍵不在於是否在學校里學習,而在於是否主要依靠自學,積極、主動、勤奮、持久地自學。"毛主席曾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二十多年,他先後從北京圖書館、北師大圖書館、北大圖書館等單位借用的各種圖書多達2000餘種、5000餘冊。《資治通鑑》他讀了17遍;一部《紅樓夢》他讀了6遍;一部《廿四史》他讀了一生。江澤民主席曾說:"我已年逾古稀,但每天還堅持看書、看材料,學習新的科技知識,學習經濟、法律、歷史和國際政治等方面的知識。只有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形式的發展,跟上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學習,是做不好工作的。"
學者沒有圖書館,無法進行自己的學術研究和創作;學生沒有自己的圖書館,不會養成勤學專研的習慣。一個學習比較濃厚的家庭,他一定會為他的家庭成員準備一個小小的書房,或者一小櫃圖書,供全家閱讀。在這樣的學習氣氛很濃的家裡,孩子們的學習習慣逐步被養成。當孩子長大以後,看到世界裡各種精彩的圖書資源,一定會把他內在巨大的學習潛力釋放出來,就有可能使這個孩子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當年愛迪生髮現一個較大的圖書館時,他恨不得把圖書館裡的圖書全部看完。後來他在圖書館裡遇到一位慈祥的學者,這位慈祥的學者給他提供了較好的查找資料的方法,使愛迪生收益很大。以後我們知道,愛迪生給世界文明帶來了巨大的貢獻。而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在學校僅待了不到一個月。所以一個好的圖書館、一個好的先生能給普通的孩子帶來無限的希望和智慧。改革開放這幾年,我們營口也有不少的人到了西方已開發國家里參觀、學習、訪問。也感覺到中國的年輕人、中國的孩子與已開發國家的年輕人和孩子相比,在開始時智力水平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我們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數學能力比已開發國家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數學能力還要強。中國學生在國際數學競賽的表現足以證明這一點。但已開發國家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以及所有的文化情報檔案保存的非常好。比如,美國每個退位的總統都會建立總統圖書館,以保留總統發表的對內對外政策,以及有關的國際、國內事件的記錄。美國的孩子為了學術研究,可以很方便的從這些圖書館和資料匯總中心獲得很有價值的信息。這裡的圖書館和情報檢索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是很專業的學者。他們會給這些孩子提供極其有價值的幫助和熱情的指導,這些方面確實值得我們的大學以及圖書情治單位的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為了中國未來的發展,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為我們的積極向上的孩子和年輕人提供熱情的、有價值的專業指導,讓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索興趣、研究興趣能夠在我們有限的資源基礎上得到初步滿意的解答,讓他們永遠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態,為我們的國家儲備長遠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多方面的優秀人才。營口的這幾所大中院校的圖書館、以及黨校的圖書館、營口市圖書館合併在一起後形成一個巨大的圖書總匯,為當地的市民提供方便的、綜合的、長遠的指導。圖書館的硬體設施具備後,我們一定要加強軟體方面的建設。優秀的大學都是從圖書館開始的,營口現有的情況可以把一般的基礎硬體設施建立起來。要經過廣泛的宣傳讓營口所有的企業家們都知道,為營口的百年、為營口的未來、為營口的孩子們、為營口每年培養出百名國內外名牌大學的學生、為營口誕生出諾貝爾獎得主貢獻現有的一些力量、現有的一些資源是最值得做的事業。現在營口市民的共同心愿當然是要讓他們的孩子們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掌握有用的知識,為國家、為民族、為營口家鄉做貢獻。我們的決策者們能否把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化成一種力量,匯集全市各界的資源興建一所營口真正的大學。在這所大學裡,我們首先要把全市的圖書資源匯集起來,從數量上可以與國內名牌大學相抗衡。隨著以後海內外營口人的參與,群策群力,一定會把這真正大學的圖書館,在質量上也會與全國名牌大學的圖書館相抗衡。如果營口市能夠打造成全民學習的城市,那么營口最光輝的前途、最長遠的發展就會到來。當外地的客人無論問到哪一個營口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營口孩子的學識、文雅,營口的真正文明就真正到來了。而這一切都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決策者和企業家們的支持。我們可以興建一所營口真正的大學,讓科學進步的思想火花,深入每個人心中。歷史已經證明,高度重視教育的國家、民族以及城市其他方面發展的最快,也發展的最好。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大家都一致努力保護著我們的精神遺產和文化財富。據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同盟軍轟炸德國時,德國轟炸英國時,兩個國家為了各自保護各自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都很默契的不轟炸對方的大學城。如德國的海德堡、哥廷根,英國的牛津和劍橋。以色列是個很小的國家,他們的猶太民族給世界的文化貢獻了巨大力量。希伯來語是一個死亡了的語言,居然通過猶太民族的共同努力,把它變成活的語言,成為以色列的官方語言。造成這一奇蹟的是教育。以色列建國不久就頒布義務教育法,形成上至總理,下至平民百姓都認為孩子的教育是最至高無上的。在以色列,政府的辦公樓比起學校、圖書館要簡陋的多了。所以,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養,自然為國家的發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我們大家當然也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那我們就一起攜起手來,通過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為營口的長遠發展和建設,先興辦一所營口真正的大學。讓培養孩子、造就人才、重視人才的想法永遠是全市人民的第一選擇。只要大家通過不懈的長期努力,營口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誕生出真正的大學、真正的大師、真正的學者、真正的大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百名以上靠自己的真實水平考入海內外名牌大學的學生,讓海內外的朋友感受到營口是培養孩子、造就人才幸福生活的好地方。
我們國家有五千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國家在歷史發展長河當中,雖然經歷了一定程度的波折和倒退,但總體是向前進步的,都是重視文化教育的。禮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由於我們是中國人,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漢字了解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經典,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教育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是多么重要。保管文化經典的學者大家,都是學識淵博,德行高尚,行為堪稱楷模。像老子就是當時國家圖書館館長,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是北大圖書館館長。毛主席由於在當時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引導下,進一步系統的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今天的新中國奠定了強大的基礎。任繼愈曾是西南聯大學生,一直擔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保存西方古老文明的梵蒂岡圖書館館長,據說掌握100多種語言。這樣的人掌握文化經典中心,能不為世界文明播撒文化的種子嗎?只要我們努力,堅持不懈,營口230萬人口當中也一定會誕生出行為高尚、學識淵博的大家學者。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為營口的未來、營口的明天、營口的孩子們創造光明的未來,興建真正的大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