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貧

炫貧

“炫貧”原是中國網民的再創新,表達了“貧二代”面對炫富社情的自嘲心理與抗爭姿態。龍年伊始卻有新邵官方不揣冒昧來趕時髦,求“貧”而喜、為“貧”而笑,發自內心地興奮炫耀。並非今人貧則思變、顛覆真理,箇中玄機其實說白了也簡單,此處炫貧與許昌轉圈糧、阜陽學生虛報之流,同屬騙補遊戲殊途同歸而已,卻令國家扶貧政策和貧困地區人民民眾深受其傷。

簡介

“炫貧”是“炫富”的反義詞,二者都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新辭彙。後者是對於“富二代”而言,而前者則是對於“貧二代”而言。根據《辭海》的釋義,“炫”這個字除了“誇耀”的意思之外,還有拿閃閃發亮的東西晃人眼睛的意思。
在中國“炫富”比“炫貧”似乎更常見也更符合邏輯,而在美國“炫貧”反而比“炫富”更普及,因為美國普遍的社會價值觀沒有給“富二代”營造出被人羨慕和崇拜的氛圍,他們得到更多的是鞭撻和苛責,“富二代”們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證明自己可以青出於藍。美國文化中對獨立個體的強調也讓人們更容易把焦點集中在個人成就而不是家庭背景上。從這個意義上講,出身起點越低越能顯出個人奮鬥的價值。
“炫貧”究竟是炫什麼?《家庭》期刊集團副研究員鄭晨認為,這種心態與中國人經歷過一段特殊困難時期有關。鄭晨認為,如今社會的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更個性化,不排除部分網友的“炫貧”也包含著一種展示自我、謀求出位的目的。“無論‘炫富’、‘炫貧’,都可視為昔日經濟困難、今天發展不平衡所留下的後遺症”。復旦大學社會學繫心理學教授吳國宏則把“炫貧”理解為一種複雜的綜合作用的體現:“裡面既有某種心理防禦機制的成分(說白了證明當事人對財富的渴求),也可能是為了凸顯一種精神上的豐富,一種自我內心強大、正義、遺世獨立的標榜”。

活動

發出“炫貧”的口號:全世界“貧二代”聯合起來!
2011年7月,在炫富惡炒的“雷人”“雷語”層出不窮的同時,另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風潮開始在網路上蔓延。參與者紛紛貼出了自己“家徒四壁的寒舍”、“破破爛爛的腳踏車坐騎”,以不亞於炫富者的高調姿態,發出了“炫貧”的口號。
7月5日,網友“嘴子真名張聰明”在豆瓣網上發起了為期一個月的“我們是來炫窮的”的線上活動,並很快吸引了幾千名網友參加。有的人在活動論壇上發帖哭窮,有的人則上傳圖片顯示自己的窘境。不難看出,這些網友們的炫窮經歷,有些是自己的親身體驗,有些卻是來自於網路中的搞笑圖片。
“炫貧”目的複雜
“嫌貧愛富”是人之常情,但是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有人喜歡“炫富”,還有人以“炫貧”為樂事。記者發現,正如“炫富”群體的真偽並存一樣,“炫貧”一族也是形形色色,除了大學生之外,一些本來算不上“貧窮”的人,紛紛開始加入“炫貧”大軍。
一名網友發表了一則名為《哥來炫耀一下哥清貧但快樂的生活》的帖子,用照片記錄了自己在農村老家的生活場景,包括5000元轉手給親戚的老房子、剩餘木地板做的書櫃、種番薯的田地、花6000“巨資”買來的機車,以及“貴重電器”彩電等,清靜的田園生活以及貼主安貧樂道的心態,都引來眾多網友的圍觀和嚮往,瀏覽量達到40萬。
有網友分析,“炫貧”帖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實用性的,比如隨著物價的上漲,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在網上交流超市掃貨、特價團購、DIY化妝品等“慳錢”心得,或者教人怎樣少花錢,把40平米的小房子布置得溫馨浪漫;還有一類則是純粹娛樂解悶的,比如有一類網友喜歡用幽默自嘲的語調加搞怪的圖片,高調彰顯生活的清貧,如模仿“炫富”者手持百元大鈔的姿勢拍照,只不過將鈔票全部換成一角錢的紙幣。大學生活也經常是“曬貧”帖的主角,狂曬路邊淘來的廉價服飾、磨得破破爛爛的手機、簡陋的飯菜、雜亂的寢室……“這些帖子純屬娛樂,‘窮開心’,看了之後讓人覺得,噢,其實窮光蛋不止我一個嘛!”

語錄

●我們貧二代是他們的百倍、千倍、萬倍!為什麼我們不能炫?他們炫的是有錢無德、我們貧二代炫的是無錢有理想,有為自己幸福奮鬥的心!
●哥好窮!今年夏天靠家電下鄉才裝上的空調!
●活了16年,別說什麼iPad、iPhone,連個小靈通都沒有;玩遊戲從沒用過psp或是xbox,就用這老電腦,還是4年前換的,以前的更破,遊戲裝一個刪一個,因為硬碟太小裝不下;到目前為止,最值錢的家當就是一輛腳踏車,還是三角框架沒避震器的那種。
●我天天在家吃泡麵,康師傅的!名牌!你們吃得起嗎!?我天天在家裡換著吃!今天吃牛肉味的明天吃大骨湯!你們吃得起嗎?
●我現在是搶別人的電腦在上網,一會就把它賣了,估計我後半生的生活費就有著落了。

炫貧門

網曝
2012年1月下旬,一張寫有“熱烈祝賀新邵縣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成為新時期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字樣的電子大螢幕宣傳語圖片在網路上瘋傳。圖片上偌大的“成功納入”“特困地區”、“中X新邵縣X、新邵人XX府宣”刺痛了公眾的神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網友直接指出,“拿到貧困的帽子就可以吃補助了!” 還有網友揶揄道:“這回又是臨時工乾的么?”對此,當地有關部門的說法是:電子螢幕是廣告公司所為,非政府行為。回應

1月30日下午,湖南省新邵縣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都向記者證實“該宣傳標語並沒有經過新邵縣委、縣政府的授權發布”,同時也承認“標語措辭有些不妥”,並已責令“全部取消該宣傳標語”。湖南省新邵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電子大螢幕是廣告公司的,上面的字也是他們打出來的。他們聽說新邵享受到了國家的扶貧政策很高興才打出了這樣的標語,是自發的企業行為,跟政府沒關係”隨後又補充道:“我本人不支持宣傳這樣的口號,我早些時候去查這件事了,現在已經撤下來了”。新邵縣扶貧辦主任黃建祥告訴記者,該宣傳標語是一家名為“金桂電子傳媒服務中心”的民營企業在“沒有徵得政府任何部門授權的情況下”製作的,該企業老闆認為“這是新邵縣委、縣政府為老百姓做的好事”,這也是“老百姓發自內心的聲音”。新邵縣信息化辦公室一位劉姓負責人也表示 “把我們成功納入到扶貧單位確實很不容易,因為縣與縣之間的差距不大,能享受到國家政策是很不容易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