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風俗節會

濟源風俗節會

濟源市既是個歷史文化名城,又是個新興的工業旅遊城市。一方面,新思想、新文化對民風民俗的改變有強大的衝擊力, 另一方面, 由於受傳統思想、傳統文化及佛道文化的薰陶較重, 一些傳統的習俗、禮儀又被保留下來。這就形成了濟源既純厚古樸,又開放文明的民間風俗。

簡介

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變化較大,“吃飯講營養、穿衣講漂亮、出行靠坐車、住宅新樓房”是當今“衣、食、住、行”的概括;而在傳統禮儀方面又保留較多,如給老人、孩童“做生”、婚嫁“鬧房”、喪葬“排七”、過周年等。交往禮節變化較大,但娶媳嫁女或給孩子“鬧十二”、“鬧十八”、“鬧滿月”設宴待客習俗猶存。一些傳統的歲時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祭灶、清明、端午、望夏、中秋、冬至、除夕等都被保留下來。一些古廟會不僅保留下來,而且新興了一些村鎮廟會。但內容不再是求神拜佛,而主要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擴大商品交流。

衣食住行

衣著

民國時期, 濟源人無論男女, 上衣均為大襟衣(民國後期男子穿對襟衣),下衣均為九腰褲。富家子弟多穿長袍、馬褂、長衫;衣料多為土布, 只有富豪人家才穿綾羅綢緞。

新中國成立後,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衣著從式樣到色彩,布料不斷變化。其規律是: 以富裕人家和青年為先導, 由少到多, 由個別到一般,逐步普級。50年代, 中山裝開始在幹部、職工中流行; 開胸對襟式上衣開始在青年女子中流行。農村多數仍沿襲民國時期衣著習慣,平布日益增多,土布日趨減少。60年代, 以中山裝為基礎改樣的“學生裝”在學生中普遍流行。衣料以華達呢、嗶嘰呢、燈蕊絨等耐用布料為主。70年代, 中山裝和由中山裝改樣的各種服裝已成為多數人的衣著習慣,各種裙子開始在青年女子中流行。的確良、滌綸、晴綸等人造纖維織品已取代棉織品在市場中占主導地位。進入80年代後, 男子著西裝的人逐漸增多,女子服裝更是花樣繁多, 四季各異。毛織品、混紡織品及人造纖維品已成為人們穿衣的主要布料。回民的日常衣著與漢民基本相同, 只是到清真寺禮拜或參加節日活動時, 男的多戴白帽或黑帽, 婦女頭蓋白色或黑色蓋頭紗。

飲食

濟源人的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改革開放前, 除國家機關、廠礦、企事業單位有固定的開飯時間外,農村則因時、因事、因地而異。一般是早飯9—10點, 午飯13—14點, 晚飯19—21點。農忙季節多數農民一日五餐,即早起和半下午各加一餐“貼晌”。濟源人愛吃鹹食。除城東一帶三餐為兩淡外, 多數地區為兩鹹一淡。早餐饃、湯、菜, 晚餐鹹麵條, 中餐多吃撈麵條、小米或大米乾飯。 舊中國, 以玉米、紅薯為主食。逢災荒年,貧苦農民多以糠萊為主,新中國成立後,吃麥粉比例逐年增多。70年代以來, 除山區少數地方民眾還吃一定數量的粗糧(玉米和紅箸)外, 平原地區均以吃細糧(小麥、大米)為主,吃粗糧稱之為“吃稀罕”。吃飯時間上,90年代以後為適應學生上學,企事業職工上班,農村與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同步。回民飲食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牛、羊、家禽及其它反芻動物。忌食自死動物和一切動物血液及豬、狗、驢、騾等和兇猛動物肉。

居住

濟源市平原地區村落稠密集中, 山區村落稀疏分散。農村同宗聚居現象普遍。平原村鎮民宅多系起脊瓦房, 習慣於建兩樓房。用料講究,博風碩大。舊時, 民宅布局多為“四合院”,土木結構,且講究頗多,房脊內習慣放五穀雜糧、紙墨筆硯、錢幣等;房屋取向不取正南正北子午線;檀椽忌用桑柳等材,券門不壓門墩; 門窗講究眉(門)高眼(窗眼)低,後牆不取窗戶, 門窗尺寸不離五等。新中國建立後, 民宅建設從房室結構到院落變化不斷改變。60年代,少數人家始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70年代,部分村鎮開始搞新村規劃,廢除四合院, 興建排子房;80年代, 多數村鎮實行新村規劃, 改排子房為獨戶獨院。主房為明三暗四或明四暗五的兩層樓房, 多為磚木結構或磚木、鋼筋混凝土結構。房頂多為傳統小青瓦斜坡式樣,前置出檐平頂陽台。90年代至今,平頂混凝土兩層、三層樓房逐漸多起來,而且眉(門)眼(窗)齊平,後牆開窗與前牆基本對稱。山區、丘陵區過去多住窯洞,依堰築就, 冬暖夏涼,但透光較差。60、70年代後,農民開始用磚石券窯, 瓦房逐漸增多, 多系土木結構。80年代以來,建磚木結構者逐漸多起來, 與平原地區相似,但裝修上較次。深山區過去的草房,基本絕跡。

旅遊

舊中國,濟源素以交通閉塞著稱。貧苦農民出外辦事,全憑兩條腿走路。較富裕的人出門,有騎毛驢、送牛車的, 只有富豪之家和“官老爺”才騎馬、坐轎。解放後,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外出辦事徒步行走越來越少, 以車代步已成為習慣。70年代後, 腳踏車在平地普及,成為近距離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遠出辦事,不是坐汽車,就是乘火車。80年代以來,機車日漸增多,成為中、青年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很多鄉村都通了公車, 中老年人進城、串親訪友多以此代步。

禮儀

生育

濟源人生男育女, 均為喜事。屆時, 主家到女方娘家報喜,然後視家庭經濟給嬰兒“鬧十二”或“鬧十八”, 即孩子生下第十二天或第十八天,主家要設宴款待來賀喜的親友。“鬧''前主家先向親友送“喜餅”,生男餅上塗上綠色,生女塗上紅色。“鬧”時諸親友給主家送小兒衣、布料、米麵、雞蛋等。舊有“姑送鞋,姨送襪,妗母送個咯叉叉(指褲)”之說,親友看嬰兒,要給“看錢”(壓歲錢)。主家招待完畢,再贈親友焦花(油食)、小糕等食品。嬰兒滿月,產婦母子(女)要被娘家叫回住若干天,謂之“住滿月”。

回民嬰兒生下三天,舉行“吹班克”, 由阿訇向其念“作證詞”,起個經名。

做生

做父母的在孩子生日, 多為其改善生活, 常見的是煮或者炒雞蛋, 目的是讓孩子記住生日。孩子長到十二歲後, 多不再“做生”。為老人祝壽俗稱“做生兒”。年滿60歲的老年男女,本人父母均故者,便可稱“壽”。親朋前來祝賀要帶壽禮,主家要設宴招待親朋。新中國成立後,兒女為老人“做生兒”者甚多, 改革開放以來更普遍,客人僅限於內親。老年人亡故後,三年內兒女逢其生日,仍至墳前致祭。

婚娶

新中國建立前,男女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約之言”。多數人家習慣在兒女10歲左右為其定親。在山區,還有不少人家在兒女嬰兒孩時就為其定親,稱為“娃娃親”。也有少數富豪人家,在孩子未出生就約定: 同性者結乾姐妹(兄弟),異性者結為夫妻,稱之為“指腹親”。定親過程是:先由媒人按照門當戶對的原則提親,雙方父母基本同意後, 再請人據男女雙方的屬相、生辰、看其相生或相剋。互不相剋即可合婚。然後雙方互贈財禮, 互換“庚貼”.(寫上男女各自的生辰、 日、月、時), 即為“定親”。有些女家因家貧,就把未成年的女兒送到男家當“童養媳”;有些男家因家貧娶不起妻,就讓兒子到女家,稱“招養老”、“倒插門”。娶親過程是: 由男女雙方父母商定成親日期。成親前一天, 男家派人到女家取嫁妝。成親人, 由引親領著新郎前往女家娶親。娶親回來須走原路。新娘下轎後, 由新郎用紅綢牽著進家,先拜天地,再拜父母, 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婚禮至此結束。晚上, 新郎、新娘“坐筵席”,相互敬酒,“鬧洞房”即開始,且“三天之內不輪大小”, 即兄弟、妯娌、甚至遠門長輩皆可來“鬧”。婚後第九天,娘家接新娘回去住若干天謂之“回九”。新中國成立後, 國家頒布《婚姻法》,規定男女婚姻自主,廢除買賣婚姻,在法律保護下, 一批批男女破除封建婚姻制度的羈絆, 自由戀愛、定婚、結婚三個階段。戀愛有自談的,也有經人介紹相識後再談的。雙方以過一段時間談情說愛,在彼此有了感情基礎上,互贈禮品、照合影像,即“定婚”,父母對子女的婚姻只是提“參考意見”。 自定婚後,逢年過節,互相看望對方老人,男方老人要給女方禮品或禮錢, 直至結婚。結婚前, 男女雙方要到民政部門領取結婚證書, 結婚典禮日趨簡單化。迎娶新娘由坐轎改騎馬、騎腳踏車、乘汽車、轎車。結婚儀式是60、70年代新郎、新娘向領袖像致敬, 向父母致敬、新婚夫婦互相敬禮,主婚人(或介紹人)講話,新郎、新娘介紹戀愛過程等。80年代以來,少數青年男女結婚進一步從簡,舉行集體婚禮,實行旅行結婚。也有少數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結婚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多數青年婚禮儀式又改回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的程式。

回民婚姻,男女自作主張,嚴禁父母包辦。結婚儀式由阿訇主持,念“伊扎卜”(即證婚詞),勉勵新郎、新娘婚姻美滿、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和睦親鄰。

喪葬

濟源舊有的喪葬習俗繁雜。人死後, 其子女要立即央人到各親戚家“報喪”,待親戚到齊後, 即入殮釘棺,多數人自死到葬,一般不超過七天, 其間晚輩子(女)孫(女)要晝夜守靈。埋葬前一天下午和晚上,要舉行“請牌位”(上墳請祖宗陰靈)、“壓紙”、“上饌菜”(即祭奠亡靈)等儀式。出殯時, 晚輩子孫和親屬均頭戴孝帽, 身著孝衣, 手拄哀杖哭送柩到墳。棺木放入墓穴後,子女各填三杴土後反家,然後由“忙工”填土封墓。葬禮結束。葬後第二天,子女上墳前“濺湯”。死後每逢“七數”直至“七七”及“周年”,子女和親友要上墳祭奠。三周年過後,孝子脫孝。新中國成立後, 黨和政府提倡喪事簡辦。60、70年代,不少農村改革葬禮,人死後由生產隊主持開追悼會, 子女臂戴黑紗,革去了帶迷信色彩內容,但進入80年代後大多數又恢復了原來程式,死葬前一天用“吹手班”改為用音響車、放電影。1999年以來,全市實行殯葬改革, 除深山區個別地方和回民等少數民族外, 禁止棺木土葬,一律推行火葬。

回民實行土葬、速葬。按伊斯蘭教經典規定,死者在家停留不得超過三天,不準賠葬衣服。葬前將死者抬上榻布(公用的木質床),用清水洗身,接著用白布將屍體穿裹(男三件,女五件, 即白布做的大單子8尺,小單子7尺, 內衣5尺,女子外加腰裙4尺,蓋頭三尺),悼者繞屍 體一周作告別儀式,然後開追悼會, 由阿訇念“展達子”(追悼詞),而後入墳。葬前, 由死者家中長輩帶領死者子、侄到墳地點明穴位,挖南北方向之墓穴,穴底北頭再挖穿堂,將死者放入穿堂後,封住堂門, 填好墓穴, 留下墳墓。墓兩頭各栽樹一棵。死者死後7天、40天、百日、周年,家屬請阿訇到墳頌念“天經”,並炸油香送至親朋鄰友。

交往

舊社會, 舊政府公職人員和地方土紳,相見或稱兄道弟,或稱呼職務,禮行脫帽、揖躬或握手。民間多行跪拜禮。解放後, 黨、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相見或稱“同志”,或稱“老王”、“小張”……或稱職務,行握手禮。在農村,下跪僅限於孝子行喪禮,鞠躬僅限於新人“拜天地”或向死者致敬。同輩份人相見至稱“哥們”、“老嫂”、“老妹”,不同輩份人相見互稱“爺們”。年青人見老年人,多稱“老伯”、“老叔”或“大娘”、“大嬸”等。見外地人多稱、“小姐”、“先生”、“女士”。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人們相見常用“您好”、“謝謝”、“再見”等禮用語。

交際。濟源同姓族人“紅”、“白”事均有來往。結婚前,主家給本家或友鄰送油食,本家至期則予以幫忙; 生小孩, 主家或送、或請本家吃喜面。本家則給主家送紅皮雞蛋或布、衣。主家再回贈焦花、小糕、油條、麻花或速食麵。遇喪事,族人及近鄰皆去祭弔,幫助埋葬。喪家在完葬後設“回靈席”, 並回贈每家一碗菜和2—4個饃;修房蓋屋,族人酌情幫忙。患病住院, 族人多攜禮探望。親友之間的交際, 男女結婚,雙方各待各親,親戚攜禮致賀,主家設宴招待。生小孩“鬧十二”、“鬧十八”或“滿月”,親戚前去賀喜,除拿衣布外,一般都是攜帶一籃麵粉、20個雞蛋、20個饃。辦喪事,親戚前去弔祭要拿16個饃,新親拿20個饃則被視為大禮, 還要割肉或封錢(俗稱乾禮)。改革開放以來,逢年過節走親戚多帶糕點、果品、肉食等,唯有新親首次走親仍然拿饃, 以示莊重。山區傳統交際禮行拿大饃;平原地區反之, 唯有喪事方制大饃(每個一斤以上)。

社會交際。新中國成立以來,逢年過節,各級政府均有組織地對軍、烈屬、離退休老幹部和革命殘廢軍人進行慰問,或送禮品、或送年畫、對聯, 以示關懷。有的還召開“團拜會”,“茶話會”。幹部、職工住院,單位派人護理,幫助解決困難,領導前往探望。若病故,單位則派人弔唁,開追悼會,處理葬後有關事宜。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交際更加頻繁,特別是工商界,很注重加強企業間的橫向聯繫。

俗信與禁忌

封建迷信由來已久,尤以新中國成立前為甚。種類多、範圍廣、影響大。有求神、問卜、祈雨、祈子、看風水、合八字、招魂、結鬼親等。新中國成立後, 黨和政府大力開展破除迷信, 崇尚科學的教育, 封建迷信多被破除。但仍有少數人借改革開放之機,在街上算卦,相面,騙取錢財。在農村,仍有少數人(多為老年人)燒香拜佛、信神信鬼、信主。在禁忌方面也頗多。如逢年過節忌說一切不吉利的話; 出門看“黃道吉日”有“七不出門,八不歸家”之說;孕婦、新娘忌上墳;婦忌摸祭品; 房前屋後忌人亂動等。經多年宣傳教育, 一些封建迷信色彩較濃的、歧視婦女的禁忌已廢除。迄今,較有影響的禁忌有:生孩子忌外人檀入家宅;戴孝禁入別家院落;新娘子走娘家忌其晚歸;迎新娘忌遇送葬隊伍; 女婿在丈母娘家禁同愛人同房住宿; 聯姻忌有門病(狐臭)等。後者為濟源歷來之大忌。

家庭結構

清代,濟源人多生活在核心家庭或直系家庭中。平均每戶4—5人。而聯合家庭和家族家庭則限於少數官僚富豪之家。民國初年, 由於人口發展較快,家庭結構變為以直系家庭為主, 其成員由兩代或兩代以上的夫女王及其子孫組成。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人口大幅度下降,家庭結構除核心家庭外, 多數是由非完整夫婦組成的殘缺家庭及獨身家庭。新中國建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家庭觀念的轉變,家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青年男女一旦結婚,不是年青夫婦要求同父母分居,就是父母主動讓他們另立爐灶, 重建家庭。封建時代的聯合家庭,家族家庭已不再存在,直系家庭也日趨減少。

家庭關係。舊社會是“父為子綱”,子女要絕對服從父親。又由於男尊女卑,女兒無權繼承父母遺產, 因而也不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新社會,廢除了封建制度,逐漸形成了父母與子女在家庭內部平等相處的新風尚。特別是《繼承法》頒發後,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子女均有贍養老人、尊重父母的義務。無論兒子還是女兒,均享有對父母財產繼承的權力。濟源的老年人多由兒子負責贍養,或讓父母在幾個兒子家輪流吃飯;或由父母自己單獨生活,兒子們分擔生活費和零花錢、醫療費。無子有女者, 多有女兒負責贍養。無子女者, 多由村里照顧或進鄉敬老院。舊社會的夫妻關係是主宰被主宰關係。丈夫對妻子有打、罵、休、賣的權利,而妻子則必須聽從丈夫的安排。新中國, 實行男女平等,婦女提高了社會地位, 多數家庭男女平等相處,共同撫育子女贍養老人(包括女方老人),負擔家務。少數家庭丈夫退居次要地位, 由妻子當家做主, 以丈夫為中心的家庭越來越少。舊社會的婆媳關係是統治被統治關係。婆婆在兒媳面前有絕對權威。現在,婆、媳在家庭中地位平等。濟源多數家庭為核心家庭,婆媳分居,各吃各飯,相互關係雖較淡薄,但也有發生磨擦。在直系家庭中,婆媳關係尚好;少數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經調解無效,多分居生活。

傳統節日

·春 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望夏節

·中秋節 ·冬至節 ·臘八節 ·祭 灶 ·除 夕

傳統廟會

舊中國, 濟源較大的村鎮多有廟會, 皆以求神拜佛或謁仰紀念為起因,隨之出現商貿活動。廟會起始年代無考。新中國成立後,傳統廟會多被保留下來,但多不再舉行祭神活動, 只是通過起會形式,進行商業貿易活動。不少廟會還有電影、戲劇助興, 以吸引民眾參與。

改革開放以來,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地舊有廟會全都得到恢復,而一些原來沒有廟會的較大村鎮也新起集會。其中規模最大的有武山(現思禮)清明會和廟街小滿會。清明會以木料、牲畜交易為主,也有一些民眾到萬羊山古廟中燒香祈禱; 廟街小滿會以夏季農具交易為主,不少人到濟瀆廟中祈禱濟瀆水神,遊覽大廟文物古蹟。這兩會會期3—7天, 與會者有予北、晉東南等地客商,達數萬人。除國合商業組織貨源外,農民個體商戶的土特產及販運外業商品也大量上市。

近幾年來,濟源有關部門曾多次舉辦文藝筆會及書畫展覽,對活躍民眾文化生活都起了一定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