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

濟南府

宋政和六年(1116)升齊州為濟南府,治歷城縣,領歷城、禹城、章丘(今章丘市繡惠鎮)、長清(今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國莊村盧城窪)、臨邑(今濟陽縣孫耿鎮)、臨濟(今章丘市黃河鄉臨濟村)六縣。屬京東東路。元初升濟南路。正二十七年(1367)復置濟南府。朱元璋改為濟南府。明、清為山東省會。

基本內容

宋政和六年(1116)升齊州為濟南府,治歷城縣,領歷城、禹城、章丘(今章丘市繡惠鎮)、長清(今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國莊村盧城窪)、臨邑(今濟陽縣孫耿鎮)、臨濟(今章丘市黃河鄉臨濟村)六縣。屬京東東路。

金濟南府屬山東東路。元初升濟南路。正二十七年(1367)復置濟南府。

朱元璋改為濟南府。明、清為山東省會。

清朝時,轄境擴大,約當今山東省北部,西至德州市、平原、齊河,東至臨邑、鄒平、淄博,南至膠濟鐵路南側泰山、魯山等山脈。清代的濟南府,沖,繁,難。巡撫,布政、提學、提法、鹽運司,濟東泰武臨、巡警、勸業道駐。初沿明制為省治,下轄州四,縣二十六。雍正中,武定州、泰安州、濱州改為直隸州,割陽信、萊蕪、利津等九縣屬之。領州一,縣十五:歷城縣、章丘縣、鄒平縣、淄川縣、長山縣、新城縣、齊河縣、齊東縣、濟陽縣、禹城縣、臨邑縣、長清縣、陵縣、德平縣、平原縣、德州。1913年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