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謀

清末,潘大謀與族弟大道同赴夔州參加府試,中秀才,主考官對他非常器重,又贈“子敏”為字。
1905年,四川通省師範學堂成立,次年春正式開學。潘大謀被選送入通省師範學習,在校加入同盟會。在成都就學期間,他認為革命必先造就軍事人才,力勸開、萬兩縣赴成都求學的青年,入陸軍國小讀書。休假日,潘大謀常約集同鄉學友聚會,慷慨激昂地講述顧亭林(炎武)、王船三(夫之)的學說,宣傳孫中山、章太炎的革命主張,深受革命青年敬佩。為激發少年革命志氣,他施展其音樂才能,給岳飛《滿江紅》詞譜曲,親自教唱。該歌不脛而走,迅速傳遍全國,成為弘揚民族精神,鼓舞革命鬥志的優秀傳統歌曲。
1907年,同盟會員王休等秘密召集同志策劃革命行動,決定派人去陝西創辦牧業,籌集活動經費,建立革命基地,徒機起義。因潘大謀為人樸實沉靜,才思敏捷,籌劃周至,公推他負責其事,因而停學去陝經營牧場併兼任鳳翔中學教師。在陝4年,他生活儉樸,工作繁重,積勞成疾,竟至咯血,身體日漸衰弱。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重慶的同盟會員去信催其速返川東,發動民眾,組織起義,回響辛亥革命。潘大謀立即寫信給在陝西陸軍中學的賈陶、張為等同志,推動陝西革命的進展。民國成立後,潘大謀回到成都,病情加重。
1913年1月13日,在成都童子街國民黨統一黨支部駐地逝世,年僅33歲。2月,省軍政府派專人護送靈柩回籍,葬於開縣長青鄉治水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