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成論

是18世紀德國胚胎學家沃爾夫提出的。漸成論認為從受精卵至新生個體的生長及發育是漸變過程,即生物有機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是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原來未分化的物質發展形成的。又稱後生說,是18世紀德國胚胎學家沃爾夫提出的。這個觀點和先成論相對立。先成論認為在卵或精子內有和成體完全一樣的雛形,而高度複雜個體的形成只是這些雛形的簡單生長加大的結果。

簡介

又稱後生說,是18世紀德國胚胎學家沃爾夫提出的。漸成論認為從受精卵至新生個體的生長及發育是漸變過程,即生物有機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是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原來未分化的物質發展形成的。這個觀點和先成論相對立。先成論認為在卵或精子內有和成體完全一樣的雛形,而高度複雜個體的形成只是這些雛形的簡單生長加大的結果。

相關知識

自我的成長是按照預定的速度和固定的順序進行的,並且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危機的解決過程中形成一種自我的基本力量,促使個體向下一階段發展。後一階段的產生和形成建立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但不能代替前面的階段。

某種品質並不只是在危機階段才發展,整個一生中自我都在發展。

心理發展階段:

口腔-感覺階段,心理衝突是信任與不信任出生到1歲

肌肉-肛門階段,自主對羞怯、懷疑2歲到3歲

運動-生殖階段,主動對內疚3-5歲

潛伏期,勤奮對自卑6-12歲

青少年期,自我認同對同一性混亂12-18歲

成年早期,親密對孤獨18-35歲

成年期,生產對停滯35-55歲

老年期,自我統整與絕望55歲

參考資料:人格理論JessFeist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