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斬蛇碑

概述

漢高祖斬蛇碑是後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現在的斬蛇碑位於芒碭山主峰南麓,六角小亭,上覆黃色琉璃瓦、木柱和亭座彩繪,亭下有一巨形石龜,傳說是龍王的第九個兒子焱辰。龜背上立一石碑,碑額陰刻楷書的“日月”和“漢高斷蛇之處”分列兩邊,其下碑文始敘劉邦芒碭山起義的事略,背後是永城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重立碑記。
中文名稱漢高祖斬蛇碑地理位置河南永城市芒碭山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

簡介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是後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現在的斬蛇碑位於芒碭山主峰南麓,六角小亭,上覆黃色琉璃瓦、木柱和亭座彩繪,亭下有一巨形石龜,傳說是龍王的第九個兒子焱辰。龜背上立一石碑,碑額陰刻楷書的“日月”和“漢高斷蛇之處”分列兩邊,其下碑文始敘劉邦芒碭山起義的事略,背後是永城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重立碑記。

史料記載

劉邦斬蛇起義

史書上多有記載,當地也流傳著關於劉邦斬蛇的故事。劉邦,秦末沛縣豐邑人。早年任沛縣泗水亭亭長時,縣裡令他帶領一批民夫去驪山為秦始皇修築陵墓,走到芒碭山澤時人已跑掉大半。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解開拴在民夫身上的繩索,他說:“你們都趕快逃命去吧!我從此也要隱蔽起來了。”有一部分民夫看到劉邦如此仗義,不忍離去,願追隨劉邦。他們就在山澤間而行,準備逃到芒碭山隱藏起來。突然,走到前面的人回來稟報說:“前邊有一大蛇擋住道路,請繞道而行吧!”劉邦酒壯英雄膽,說:“男子漢大丈夫怕他作甚!’'立即走上前去,拔出寶劍。白蛇道:“我乃白帝子,願和你一起誅滅暴秦,平分江山。,’劉邦不允。白蛇道:“你斬吧!你斬我頭,我亂你頭,你斬我尾,我亂你尾。”劉邦此時酒勁上涌,舉起寶劍將蛇斬為兩段,繼續前行。突然有一老嫗啼哭到:“我兒乃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擋道本是討封而來,卻尊赤帝於殺了。”說罷突然不見,從此這片地上長出一片紅單來,據說是劉邦所斬白蛇的血染紅的,以前這個地方還稱作紅草坡。此事傳到劉邦那裡,劉邦暗自高興。其手下親睹此事,再加上劉邦平時的怪異行為,更是敬畏劉邦。他們認為劉邦必能成大事,更加赤心追隨劉邦。劉邦斬蛇之後,自量繼續去驪山必定被處死,於是就隱蔽芒碭山中,後又返回家鄉殺了沛縣縣令扯旗造反,被擁立為沛公,終於成為漢代的開國君主。

對於蛇母哭訴

血染紅草,清代歸德知府趙瑗在《漢高祖斬蛇碑》中寫道:“中原競逐鹿,一蛇阻中谷。揮劍白帝終,蛇母秋郊哭。”同時代的永城詩人練貞吉在《漢高祖斬蛇處》中則寫道:“沛公夜過芒碭路,白蛇擋道攖其怒。劍殺飛動濺血紅,蛇本無知身死誤。王業何曾關此蛇,事出偶然非有故。”唐代詩人李白在《擬恨賦》中寫道:“……斷蛇奮旅,掃清國步,握瑤圖而攸升,登紫壇而雄顧,一朝長辭,天下縞素。”他認為劉邦斬蛇是為了振奮自己的部下。

斬蛇故事

劉邦斬蛇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但劉邦斬蛇碑上出現的天下奇觀你卻不能不信。
每當夜幕降臨,用燈光直射碑體,2米多高的碑體倏忽不見。只見一尊金光燦燦的古代帝王形象欲向你走來。他頭戴高冠,身穿盔甲,腰系玉帶,足蹬高靴,二目炯炯,直視前方。一手捋黑鬍鬚,一手按貼身寶劍。一腿前跨,好象出征前發布號令,極富立體感,恰似畫中人,人們傳說是漢高祖劉邦面世。轉身向碑後走去,用燈光照射碑體,則又是一番奇景,同樣是不見碑體,看到的是一幅金光四射頭戴寶冠的女皇形象。好似坐石休息,躬身餵子,人皆說是呂后攜子來芒碭山尋夫。
2200多年前的帝王皇后形象同現於一碑,被譽為天下奇觀,對此種現象傳聞越傳越廣,越傳越神,從大陸至港澳台各界人士乃至國外遊客無不聞訊來芒碭山一睹天下奇觀為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