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印章

滾動印章

"因此,印痕防偽必須有與其對應的識偽措施。 印油防偽是通過印油中包含的可檢測物質實現的。 因此

滾動印章的特點

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先進的印字工具,只需在紙箱上輕輕一滾,即可印好,快捷放便。

加油方法

加油時:在事先準備好的印台盒(自製海綿底)里來回滾動,油就會被儲墨墊自動吸收。

滾動印章的發展史

製作滾動印章的思路來源於古時期的滾筒印章
滾筒印章是古代近東地區普遍使用的印章,通常刻有“圖案故事”,在濕的粘土上滾動按壓後,可留下連續的圖案。滾筒印章發明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近東地區,具體位置在現今伊朗西南部的蘇薩和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烏魯克。滾筒印章的發明與後來楔形文字的發明有著密切聯繫。

滾筒印章的發展史

公元前第8千紀的敘利亞已經有用圓形印章在泥板上做標記的先例,當時主要用作裝飾品和巫術。前第6千紀中葉,伊拉克北部的人們用印章在黏土塊或盤子上印出直線形的圖案,用以不同事物間的辨別。前第4千紀的時候,滾筒印章出現在南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和伊朗西南部的埃蘭。印章的產生先於文字,同時因為雕刻石質印章要用到金屬,所以它與冶金術出現於同一時期。從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時代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的三千年里,滾筒印章的套用比封印更為廣泛。但到了前1000年左右,封印成為主流,而到了前5世紀,圓筒印章已不再被使用了。原因在於書寫在莎草紙和羊皮紙上的阿拉米亞語取代了書寫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滾筒印章只適應於粘土板,所以被封印完全取代。

滾動印章的保養

避免印章保管不當變形,造成印面不平這種情況需注意不能將印章完全裸露在空調下或是太陽直接照射,天然材料在經過風乾過程中會自然變形,變形後出現印面不平有些地方蓋不到,影響印章的正常使用。印章材料非天然材料,比如一些便宜的牛角其實是合成膠(即是假牛角印章)不但不易粘印油而且很快會被印油腐蝕或材質破損;應儘量選擇正規的刻章公司製作印章,尤其是印鑑章,如果印鑑章損壞或變形更換手續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財。

滾動印章的防偽技術

一、印痕防偽 印痕防偽是通過印章章面的特殊性實現的,目前,已開發成功的印痕防偽技術包括:
1.含印章專用字型檔的排版、雷射雕刻系統;
2.含特殊標誌的排版、制凸版系統;
3.含不規則點陣或光學隨機幻紋等具有個性特徵的排版、原子印章系統;
針對手工刻制而言,上述印痕防偽技術均具有較強的防偽性,但通過照像製版,其印痕均能 被不同程度地仿製,關鍵是可識別性,能否識別、區分蓋印的差別和仿製的差別。如通過肉眼識別,即使仿製程度差,也難以判斷真偽,就好比雷射全息標識和手刻印章,真標識和假標識,真印章和假印章有一定差別,但肉眼難以區分。因此,印痕防偽必須有與其對應的識偽措施。
第1項印痕防偽可通過專用IC卡和電腦自動比對儀識別,識別措施簡單、易行、準確性高。第2項和第3項印痕防偽沒有相應的識別儀器,只要仿製相似,就難以判斷真偽。
二、印油防偽
印油包括印泥印油,印台印油和原子印油(包括滲透型和固化型)。印油防偽是通過印油中包含的可檢測物質實現的。
目前,比較成功的印油防偽技術包括: l.熱敏防偽; 2.紫外螢光防偽; 3.紅外防偽。
針對普通印油而言,上述印油防偽均具有較強的防偽性,然而一旦獲得相應的可檢測物質,其印鑑均能被不同程度地仿製,關鍵是可識別性。如果在普通印油中加入可檢測物質,如用熱致變色材料或紫外螢光材料,來仿冒熱敏防偽印油或紫外螢光防偽印油,這種仿冒印油的印鑑同樣有遇熱變色或紫外燈照射下發螢光的特性,這種情況下,通過熱源或紫外燈是難以判斷真偽的。因此,防偽印油中有關可檢測物質的信息必須具有特殊性,這種信息必須有與其對應的識別措施。如果這種信息是公知的,與其對應的識別措施也就沒有意義。具有紫外螢光防偽的物質很多,如果只檢測印鑑是否發螢光,那么,這種識別措施很容易誤判。同樣,熱敏變色材料、紅外反應材料也很多,關鍵是檢測的信息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