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戰

滇西抗戰

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軍攻陷緬甸後,立刻把戰爭魔抓伸進滇西,妄圖沿滇緬路長驅直入,進而陷我全滇,威逼重慶。自此,“黑雲壓城城欲摧”,地處西南極邊的保山轉眼之間由抗戰後方變為最前沿。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第4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瘋狂南進,相繼侵占越南、泰國、馬來亞、緬甸等地。於1942年5月進占滇西之龍陵、騰衝、松山,截斷中國西南之國際交通路線,企圖進據昆明。當日軍由緬甸進占龍陵、騰衝時,雲南全省震驚,形勢危急。1942年4月29日,日軍乘虛以第56師團由棠吉攻占臘戌,以裝甲車為先導,並用汽車載運步兵的快速部隊沿滇緬公路挺進。5月3日竄入滇境之畹町,4日進占龍陵,5日上午進至怒江惠通橋西岸,如入無人之境。當時我雲南工兵總指揮部已令將惠通橋破壞,但敵軍並不停止前進,即於當日由怒江上游渡過四、五百人,與第11集團軍第36師先頭部隊發生遭遇,經過3天之激戰,敵大部分被殲滅,小部分逃回怒江西岸,乃遏止了敵軍繼續東進的企圖,形成敵我隔江對峙局面。

6月3日,敵軍又集結惠通橋西岸兵力千餘人,企圖進犯保山,已有三百餘人搶渡至怒江東岸,36師迅速堵擊,將渡江之敵全部消滅,使西岸之敵,不再東渡。敵軍先後兩次渡江進犯,均被我軍奮勇擊退。占據騰衝(騰衝於5月10日被敵軍占領)之敵,雖曾屢次企圖渡江東進,但均為怒江守軍阻擊退回,終未得逞,雲南形勢,稍為安定。

1942年5月起,我軍預2師、36師進入騰北,隨時對敵游擊,予敵相當打擊。1943年5月以後,36師在怒江西岸騰衝南北地區,乘虛進擊,迭摧強寇,多有斬獲,予敵以沉重打擊。

1944年夏季,我滇西遠征軍為配合策應駐印軍緬北之攻勢,司令長官衛立煌令:以20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為右翼,率53軍、54軍、預備第2師及36師向騰衝推進;以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為左翼,率第2軍、第6軍、第8軍、第71軍、新28師向龍陵推進。右翼各軍於5月11日強渡怒江,向高黎貢山各要隘背水仰攻,戰鬥9天,進攻部隊在氣候惡劣,地形險峻,日軍據險築壘情況下,鏖戰旬余,迫敵潰逃,死守騰衝。敵軍利用騰衝堅固城牆,構築堡壘,壕道縱橫,憑城固守。我右翼各部隊於8月2日開始圍攻,經我軍40餘日之苦戰,至9月14日將頑寇2000餘人全部殲滅,收復全城。

反攻滇西之11集團軍,於1944年6月1日渡過怒江,向龍陵推進。於6月10日先後攻克臘勐、鎮安及龍陵縣城。嗣後敵由騰衝、芒市集結殘餘兵力,進行反撲,而松山為敵據守尚未攻下,後路截斷,補給不繼。6月中旬,左翼各軍放棄龍陵縣城,與敵鏖戰於松山、象達、平戛等地。到9月7日克復松山,並抽調騰衝收復後一部軍力加入龍陵作戰,11月3日龍陵再度克復。繼復向西攻擊,11月20日克芒市,12月1日克遮放。1945年1月20日克畹町,27日遠征軍與駐印軍攻緬北的部隊在畹町附近的芒友會師。至此滇西淪陷區域,全部收復。滇西反攻,經過8個月的艱苦奮戰,收復了騰衝、龍陵、松山、芒市、遮放、畹町,打通滇緬公路及由印度經緬北進入中國之國際交通路線,使大量載重汽車載運盟國大批物資,晝夜不息地經中印公路源源運入內地,同時由印度沿公路線安設油管,將汽油大量輸入中國。故滇西反攻,是一次重大的勝利。

發展階段

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軍攻陷緬甸後,立刻把戰爭魔抓伸進滇西,妄圖沿滇緬路長驅直入,進而陷我全滇,威逼重慶。自此,“黑雲壓城城欲摧”,地處西南極邊的保山轉眼之間由抗戰後方變為最前沿。

1942年5月4日,日寇侵入龍陵,同時派出飛機54架,對保山這座毫無空防的千年古城實行了慘絕人寰的狂妄濫炸;5日,日軍前鋒偽裝逼近戰略要地惠通橋,被我守軍有效阻擊;10日日軍侵入邊城騰衝。至此,怒江以西大片田土淪入敵手。中國遠征軍七十一軍依次天塹在北起栗柴壩、南至三江口的全長250多公里的怒江東岸設防據守,經多次交鋒,挫敗了日軍東進企圖,遂穩定了戰局,並與之隔江對峙了兩年之久。期間,預備二師及三十六師曾先後渡江入騰,配合民眾展開游擊戰,並多次重創敵人。

當時,曾一度成為我國唯一的陸路國際交通大動脈的滇緬公路被截斷後,大量援華軍用物資只能由美軍航空隊通過“駝峰航線”輸送,困難重重,風險極大,難有保障。為重新控制並利用滇緬公路這條戰爭生命線,中國駐印遠征軍6個師和英、印軍於1943年10月下旬聯合發起了對緬北日軍的反攻,初獲戰果。次年4月17日,得到了充實和加強的中國遠征軍作出了渡江反攻計畫,衛立粕將軍遂率長官司令部立帳保山馬王屯,調集並指揮第十一及第十二兩個集團軍16個師共16萬人,分左右兩翼向盤距了騰龍一線達兩年之久的頑敵發起致

5月11日起,霍揆彰將軍率右翼第二十集團軍強渡怒江、仰攻高黎貢山,繼而又經四十多個晝夜血戰,終於在9月14日光復邊城騰衝。是役,歷大小數百戰,全殲據守騰境各地日軍六千多人。

5月22日起,宋希濂將軍率左翼第十一集團軍鐵流西進發起了以戰況慘烈而震驚全世界的松山戰役,並於9月7日攻克松山主峰,創造了中國抗戰史上聚殲守敵三千餘人而無一人漏網的輝煌戰例。接著,該部又沿滇緬路攻擊前進,擴大戰果:11月3日收復龍陵,繼而攻克芒市、遮放、畹町,並於次年1月27日與緬北遠征部隊在邊境芒友會師。至此,歷時8個多月的滇西反攻之役以全勝告捷,總計殲敵2.1萬餘人,並收復滇西全部失地。

主要戰役

松山攻堅戰

日軍入侵被阻於怒江後,以龍陵松山為核心,以龍陵平達為右翼,以騰衝為左翼,以龍陵、芒市、遮放、畹町等地為後方,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體系,被西方記者稱之為“東方的馬其諾防線”、“東方的直布羅陀”。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向日軍發起全面進攻。松山血戰經歷大戰10次,小戰上百次,最後以坑道爆破的方式攻克松山,全殲日軍3000餘人,創下了世界軍事史上叢林作戰的經典戰例。龍陵·松山戰役自反攻開始至龍陵收復,歷時6個月,歷經松山攻堅戰、平達圍殲戰、龍陵爭奪戰三大戰役,殲敵14000餘人,抗日軍民前赴後繼,英勇奮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騰衝圍殲戰

騰衝之役成為最徹底的殲滅戰,共有五大要素:突破高黎貢山防線是重要前提,成功的戰役部署是決勝關鍵,絕對的優勢兵力是根本保證,真正的全民抗戰是必要條件,盟軍的支援是重要因素。騰衝光復之際,李根源先生欣然命筆:“八年浴血抗天驕,殺氣如雲萬丈高。寫就一篇新戰史,留將百世告同胞。”騰衝殲滅戰這篇新戰史,永遠光照史冊,彪炳千秋!

龍陵大會戰

龍陵位於滇緬公路龍陵至保山段和騰龍支線分岔口,其地東通保山、北接騰衝、西控芒市,是滇西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1942年日軍入侵後,利用該地四面環山、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修築了一個連結城區與四周高地的蛛網狀防禦體系。設第56師團前線指揮所於城內,作為松山、平戛、騰衝等前線作戰部隊的協調指揮中心。龍陵做為日軍前沿陣地的中心樞紐,前可策應松山、平戛、騰衝各據點,後有芒市、遮放作支撐,兵力易於集散調應,還可憑險頑守,龍陵潰敗,整個滇西則無險可守,因此日軍拚命死守,致使中國遠征軍進行三次攻略,方獲勝利,戰鬥甚為激烈。

重要人物

陳納德,顧葆裕,李根源,龍雲,史迪威,孫立人,張問德。

歷史意義

一、滇西戰場是中國抗戰的三大基本戰場之一

長期以來,抗戰研究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勢,即中國抗戰是由敵後和正面兩個戰場組成的。從政治上講,這種劃分反映了國共兩黨抗戰分工的情況,也符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抗戰軍事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抗戰的軍事格局以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界,發生了全局性的重大變化,籠統堅持兩個戰場的觀點,已不能反映變化後的新的軍事態勢。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並進功緬甸,在中國西南的滇緬方向製造了一個新的戰場。中國被迫在已有的敵後和東戰場(即抗戰以來形成的既有戰場)之外,向新的西南戰場投入了大量的力量來應對危局,從而形成了敵後戰場、東戰場和西南戰場三個基本的作戰區域,或者說是三個基本的戰略方向。之所以這樣認定,是出於新的西南戰場具有一個獨立的戰略方向應該具有的所有特徵。在空間上,西南戰場與此前已經存在的兩個戰場相互懸隔,保持著相對獨立性;在敵軍構成上,東部兩個戰場抗擊著日軍的中國派遣軍,而西南戰場面對的是日軍南方總軍所屬的緬甸方面軍;在面臨威脅的程度上,由於日軍陳兵怒江,中國大後方面臨著比來自東戰場更為直接和嚴重的威脅,西南方向已經成為中國最感痛苦和威脅最大的方向;在戰略任務區分上,敵後戰場擔負著擾亂日軍戰略後方,抑留和牽制日軍的任務,東戰場承擔著阻止日軍西進,從東正面保護大後方的任務,而西南戰場承擔的是保持和貫通中國最重要的對外通道,從西南方向直接拱衛大後方的戰略任務。有鑒於此,我認為,雖然西南(包括滇西)戰場的形成較晚,但自其形成之日起,即成為中國抗戰的又一個基本的戰略方向,而且是1942年以後中國抗戰的一個主要戰場,中國在這個新戰場上的成敗得失已經直接關係到抗戰的全局。

二、滇西是保持西南國際大動脈的必爭之地

眾所周知,日軍速戰速決的圖謀破產後,即將戰略方針改為持久圍困,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切斷中國的國際通道,構成對中國的戰略包圍,以便逐步扼殺中國抗戰。為此,日軍從1938年起,先後攻占了廣州、汕頭、海南島,並進軍印度支那,封閉了中國除滇緬公路之外的所有對外通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保持滇緬通道成為中國軍隊最重要的戰略任務,中國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派出遠征軍入緬作戰。但遺憾的是,1942年5月,日軍終於進占緬甸、陳兵滇西,切斷了對中國抗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西南國際大動脈,最終完成了對中國的戰略包圍。由於滇緬公路的喪失,來自北美、經大西洋和印度洋輾轉而來的大量授華物資滯留印度,無法發揮為中國抗戰輸血的作用。為了解決中國抗戰的燃眉之急,盟國只好開通駝峰航線運輸物資。並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毫無疑問,中國抗戰被隔絕,西南國際通道被封閉的狀況必須要打破。正是由於這種戰略上的極端重要性,中美等盟國自滇緬公路被切斷之日起,就重新貫通中國的西南大動脈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上,中國也才為此進行了最大的戰爭投入,中國兩次組建的遠征軍和最精銳的美械新軍均投放於此,後期中國抗戰資源的使用首先滿足的是這一戰爭的需要,中國戰略反攻的矛頭也首先指向這裡。凡此種種,都充分說明,包括滇西在內的西南戰場,確為中國抗戰的必爭之地。

三、滇緬反攻是中國正面戰場戰略反攻的開始

中國抗戰有無戰略反攻,是史學界長期爭論的一個問題。它不僅事關戰略反攻問題本身,而且涉及對中國抗戰的地位作用的認識和評價。滇西抗戰的地位、作用也與此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肯定滇西抗戰存在反攻,而且是影響抗戰全局的戰略性反攻,那么,滇西抗戰的歷史地位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1943年,亞太對日戰爭出現了有利的形勢。美軍在太平洋上轉入了全面反攻,日軍顧此失彼,節節敗退。為策應太平洋方向對日進攻,位於大陸的中國也在積極部署反攻,並將西南戰場列為反攻的首選地區。之所以如此選擇,一是要打破日軍的戰略包圍,貫通對外通道並獲取大量的援華物資,為最後階段的對日作戰準備物質力量;二是想藉助此次反攻,根本解除中國大後方面臨的直接威脅,為下一步騰出手來,集中力量於東戰場的作戰創造條件;三是從當時的態勢看,東戰場日軍派遣軍兵力強大,距離日軍戰略後方較近,容易得到關東軍和日本本土的支援。若中國軍隊在西南戰場的側背威脅未解除之前,貿然把反攻矛頭指向東戰場,失敗的風險極大。而西南戰場位於亞洲大陸戰場的最西端,距離日軍戰略後方十分遙遠。日軍的戰略機動力量難於投入,物資補給等也十分困難,而且該戰場日軍的兵力亦相對有限,還要分別應對印度、緬北、滇西幾個方向。因此,中國軍隊在該戰場反攻的勝算把握較大。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中國與美英盟國決定,先由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繼而中國遠征軍西出滇西,貫通中印大動脈,隨後與盟軍一道收復緬甸全境。為此,中國將最精銳的部隊集中用於西南戰場的反攻作戰。1943年10月,中國駐印軍率先由印度進入緬北,次年5月,中國遠征軍橫渡怒江。兩路中國大軍相對攻擊,對盤踞在緬北、滇西的日軍展開猛烈攻擊。至1944年9月,中國的反攻大軍攻克了孟拱、密支那、騰衝、松山等日軍要點,奠定了西南戰場大反攻的勝局。此後,兩路大軍東西對進,以摧枯拉朽之勢奪取了龍陵、芒市、遮放、畹町、八莫、南坎等地,並於1945年1月會師中緬邊境的芒友。

在中國戰場首次大規模反攻中,中國共投入21個美械師的兵力(其中駐印軍5個師,遠征軍16個師),連續進攻15個月,挺進2400餘公里,徹底打垮了當面的日軍第33集團軍,全殲了日軍第18、第56師團,消滅了日軍第53師團和第2師團主力及第49師團一部,將盤踞滇西、緬北兩年多的日軍蕩滌盡淨,贏得了西南戰場大反攻的全面勝利。

四、滇西、緬北反攻勝利對抗戰全局的影響和作用

中國軍隊在滇西、緬北的勝利,不僅達成了直接的戰略目的,而且對抗戰全局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滇緬反攻之前,整箇中國均處於被日軍圍困的狀態,但經過此一戰,整個態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僅長期封閉的局面被扭轉,大後方的側背威脅被解除,而且國民黨作戰區域兩面受敵的情況也不復存在,原來的必須分兵應對的西南戰場和東南戰場減少了一個,從而使得中國可以將原用於西南戰場的生力軍移師東向。這種戰線縮短,兵力集中的結果對1945年轉向東戰場的反攻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中國反攻的實力因此而大大加強。據資料,滇緬反攻勝利之前的1943、1944兩年間,經由駝峰空運的援華物資總共只有31.68萬噸。中印公路貫通後,僅7個月就輸入戰略物資50萬噸平均每月7萬餘噸。援華物資的大量湧入促進了中國新銳兵團的組建,再加上從西南戰場回國的幾十萬勝利之師,中國軍隊的作戰實力有了質的飛躍。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中國才在1945年春制定了桂柳反攻計畫,開始將反攻矛頭指向長期被動的東戰場。1945年4月,日軍以5個師團的兵力冒進芷江。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中國軍隊,在得到美械新裝備的補充,以及從西南戰場回國參戰部隊的參與下,從5月上旬開始大舉反攻,全線擊潰了日軍,取得了湘西會戰的大捷。日軍驚呼:中國軍隊已面貌一新。迫於中國軍隊強大的戰鬥力,東戰場的日軍中國派遣軍被迫轉入戰略收縮。中國軍隊則乘機展開追擊作戰,連續收復了南寧、柳州、桂林,並進軍中越邊境,切斷了侵華日軍與其南方軍的聯繫。

總之,進入1945年,長期沉悶的中國戰場一變而活躍起來,戰爭主動權開始向中國傾斜,而所有這一切無不源於西南戰場的勝利。包括滇西在內的西南戰場,猶如圍棋盤上的要點,一步不利全局被動,一點走活全盤受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