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湖北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是在1980年設定的歷史教研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84年開始招收歷史教育專科學生,1986年開設歷史學本科專業,2003年創辦了社會工作本科專業,2005年又開設了導遊服務(專科)專業。

師資力量

歷史文化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10人,助教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2人,碩士學位者13人,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4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校學術帶頭人1人,校學術骨幹5人。外聘教授8人。

吳擎華

男,1976年8月生,籍貫湖北通山,博士,湖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1997年——2001年,就讀於湖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1——2004年,就讀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旅遊學院,師從張金玲教授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學位,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4——2005年,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主要從事宋代四川經濟史和文化史的研究。2005——2008年,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從劉平教授攻讀中國近代史專業博士學位,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讀博士期間,被劉平導師遴選參加國家重大科研工程:《清史編纂·傳記類·農民領袖傳記》。

為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專業、社會工作專業開設《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社會思想史》、《歷史人類學》等專業必學課和選修課。

先後在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省級刊物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

劉建民

男,湖北隨州人。1997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2001年,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並被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深造,主要進行中外古史比較研究。2007年,如期畢業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被授予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至湖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工作,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現為湖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

2007年至今,所授的專業基礎課與必修課程有“中國古代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文獻學”等;注重改進教學方法,在本科階段採取“習明納爾”的研討式學習,以提升教學水平。2008年7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前往紐西蘭懷阿里奇理工學院留學,任留學教師團團長,取得英文認證證書(Certificate in English),返校後進行雙語教學。

作為歷史文化學院“創新團隊”成員,獲批並承擔的科研項目有: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中國古代紀傳體研究——兼與西方古典傳記體的比較》和湖北師範大學人才引進項目《中國古代紀傳體的形成》。已在重要期刊上發表一系列相關論文7篇。其中,《光明日報》1篇,《史學史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CSSCI期刊3篇,中文核心3篇。

主要的研究旨趣在於中西古典史體和中國傳統史學理論。通過傳統文獻考證,釐清了體、例的區分與聯繫,分析了紀傳體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並與古希臘羅馬的傳記體進行了初步的比較,從而揭示出中西史家與史學在理論、方法和內心精神世界的異同。今後的研究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中西史體的比較研究,並作融合中西史學理論和歷史理論的嘗試。

專業介紹

現有歷史學系、 社會工作系、旅遊系三個系,並設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1個研究中心,經濟史研究、現代化研究、鄂東旅遊資源研究、社區發展研究等4個研究所和2個校級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其中歷史學專業是校級品牌專業,專門史是校級重點學科,另有5門校級優質課程。在20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歷史文化學院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學、以管理抓學風、以素質教育改革教學的特色。在加強課堂教學的同時,歷史文化學院結合專業特點,以野外考古及社會實踐來深化教學,先後開闢了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西安、洛陽-鄭州-開封、井岡山等野外見習基地和30餘個教育實習基地;社會工作專業和導遊專業在蘇州、深圳河省內建有10餘個教學實習基地,並明確規定由任課教師帶隊、本院及外聘專家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歷史學本科

(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歷史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忠於人民教育事業,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從事教育和歷史教學工作能力的基礎教育師資。

開設的主要課程: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歷史教學論、中國思想史、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經濟史、中國史學史、版本目錄學、西方文化史、西方史學史、英國史、西方經濟史、西方政治制度史等。

社會工作專業

(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較強的社會工作能力,能在社會保障部門、社會團體組織、社會福利和服務機構、基礎政權和社區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人口社會學、社會心理學、高等數學、社會行政學、社會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環境保護、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保障與福利、國外社會保障制度、社會工作法規與職業道德、套用文寫作等。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民政部門、社保部門、福利機構、學校社工、各級社區單位、街道辦、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民間組織,企事業單位。

導遊專業

(非師範類,三年制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導遊專業知識,能在旅行社、旅遊景區、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其他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導遊和旅遊管理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旅遊學概論、導遊業務、旅遊心理學、旅遊禮儀、旅遊英語、旅遊法規、旅遊經濟學、中國旅遊地理、世界旅遊地理、旅遊客源國概況、旅行社管理、旅遊文化學、旅遊市場行銷、旅遊資源與開發、飯店管理原理、國際法概論、旅遊財務管理、中外歷史文化、中外旅遊風俗等。

就業去向: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景區,各級旅遊行政部門,旅遊組織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