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歸德府志

其天文、地理、建置、田賦、祠祀五卷,僅有綱而無目,全卷通為一篇。 其餘各卷雖有細目,但多不恰當。 地沙瘠,宜木棉,附城郭多為圃”。

宋國榮修,羊琦等纂。國榮字君用,遼東遼陽(今遼陽市)人,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順治十七年(1660)夏來任知府。羊琦字郡玉,河南汝陽(今汝南縣)人,順治九年(1652)進土,本府儒學教授。 府志自明代嘉靖間李嵩等修撰,後百餘年未有續修。順治十五年(1658),巡撫賈漢復檄修志書,歸德府以兵火之後,文獻無征,難以應命。十七年夏,宋國榮來任,始以修志為一郡政治之先務,遂命府學教授羊琦領本府舉人徐作肅,貢士賈開宗、侯方岳、王琰等人負纂修之責。因明舊志增刪,越秋稿成。復經本郡名進士李目、李鼎胤、李培真、湯斌、崔掄奇五人校訂,成志十卷。
卷前為知府宋國榮、府通判杜永盛、府推官符應琦各一序。次列府及屬縣疆域、城池圖十四幅,總目和修志姓氏。十卷自次為;天文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田賦卷四,祠祀卷五,官師卷六,人物卷七,選舉卷八,藝文卷九,雜誌卷十。
按此志綱目頗為奇特。其天文、地理、建置、田賦、祠祀五卷,僅有綱而無目,全卷通為一篇。實際所統內容卻很豐富。諸如地理卷,有概況、沿革、形勝、城池、古蹟、陵墓、風俗、土產等,但卻不標目,給讀者帶來極大不便。尤其是田賦卷,滿篇條款數額,頭緒混亂,難以卒讀。其餘各卷雖有細目,但多不恰當。如官師卷只立帝王、封建、官師三目。帝王豈可入職官?實有違封建綱常!又如義行、仙釋、方伎等不列入人物卷,反人雜誌卷,亦不合志體。
書之優點亦甚明顯:一是文字雅潔,辭簡意明;二是言之有物,不見空言冗語。試摘地理卷中之幾段如下:“商丘供需獨繁,而責成最先。且當四通孔道,食力輿馬之役,僕僕不休。又數有河患。地宜黍麥菽谷暨瓜果蔬菜,饒桑柳榆槐椿,有檜柏桐竹,屬地同。每河決輒數歲無成。田東南多荒蕪,西北濱河有數千畝之家闕口實者。遷史謂梁為大國,居天下膏腴之地,今綜其實,豈其然乎?”“寧陵要衝與商丘同,距河稍遠,故河患稍殺。地沙瘠,宜木棉,附城郭多為圃”。“柘城為邑最小,規制未備。地率鹼瘠,少牧,多煮鹽自活。其土著者雜居境內,易起訟生盜,土醇樸,守禮義,絕亡浮靡習”。
另,人物卷附有《乙亥殉難》、《壬午殉難》兩目。按品級、出身分別排列。略見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此地區活動情況。
此志原刊本現存極少。只北京圖書館與南京地理研究所備藏一帙,均為善本。上海圖書館有抄本。其餘各處所藏均為膠捲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