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興寶典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此外,還有把兩者結合起來的金屬電介質反射膜。 為了使金屬反射膜的反射率進一步提高,可以在膜的外側加鍍幾層一定厚度的電介質層,組成金屬電介質反射膜。 與增透膜相反,在光學表面上鍍一層折射率高於基體材料的薄膜,就可以增加光學表面的反射率。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公司文化

公司宗旨:以和為貴,合作共贏回饋社會
公司精神:誠信 專注 拼搏 創新
經營理念:只有為客戶創造價值,企業才能實現價值。
管理理念:好的目標、好的心態、好的方法、好的作風、高的效益
人 才 觀:以才為重,以德為先,欲成大事,先學做人。愛才惜才不唯才,忠職敬業均是才
市 場 觀:心隨市場而動,市場隨心而大,真誠服務客戶,永遠超前一步。
質 量 觀:專業決定品質,專注鑄就品牌。人品決定產品品質

產品起源與簡介

3M膠帶

3M是世界公認的膠帶行業第一品牌。
1930年,3M工程師Richard Drew(理察·魯)發明了思高®牌纖維膠帶,隨後又命名為玻璃膠帶。對於早期的美國百貨商,麵包師等來說,從此包裝封口變得簡單。在經濟大蕭條時代,膠帶伴隨人們度過了一段拮据的生活-人們使用膠帶來做簡單的家用品的修補/修復。
時至今日,3M公司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多元化跨國企業,在全球生產並銷售超過6萬個產品。涉及領域包括:工業、化工、電子、電氣、通信、交通、汽車、航空、醫療、安全、建築、文教辦公、商業及家庭消費品。科技的不斷創新帶來蓬勃的發展力。在過去20年中,3M多次獲選成為最受推崇十大企業之一。3M不只是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成份之一,同時在1997年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的世界19家行業領袖中更占據一席之地;2001年,3M在美國最受讚譽的60家知名企業中排名第五。3M公司在2003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佳表現50強之一,在2005年被評為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20家公司之一, 並連續兩年入選《財富》雜誌“最受讚賞的在華外商投資企業”之一。2003年,3M品牌被收錄於該年度“全美最強勢品牌”。滿載全球的信賴和非凡的榮譽,3M創新的腳步更加堅定
1910年,公司遷至所在地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且在1914年推出了第一個獨家產品Three-M-iteTM研磨砂布。創新曆程由此展開。1921年,世界上首張防水研磨砂紙WetordryTM在3M誕生並註冊專利,為工業研磨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1924年,3M開始正式的產品研發。此後,ScotchTM遮蔽膠帶、ScotchTM玻璃紙膠帶、ScotchTM乙烯基電子絕緣膠帶、可再次固定的尿片膠帶等創新產品相繼問世。尤其是誕生於1980年的Post-itTM報事貼,讓信息的交流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層出不窮的創新產品的出現印證著3M的每一次進步。

德莎膠帶

德莎膠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膠帶製造商之一,德莎膠帶公司所製造的膠帶產品以其卓越的品質聞名於世。德莎膠帶公司原系德國拜爾斯道夫股份有限公司轄下三大業務單位之一, 拜爾斯道夫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兩大類業務包括知名品牌NIVEA(護膚用品)及HANSAPLAST(醫用膠帶)等。2001年4月,德莎膠帶正式成立為拜爾斯道夫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tesa SE。
拜爾斯道夫股份有限公司於1882年在德國成立。如今擁有超過17,000名工作人員,分布於33個國家,致力於發展、生產及推廣公司的各類產品。以tesa為品牌的膠帶產品亦早於1936年便開始生產和銷往世界各地。不斷致力於研發和創新以保持最先進的技術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德莎膠帶公司以其豐富的商業經驗和專業化的技術素養,集中開發具有廣泛用途的系列化工業膠帶產品。這些產品已在汽車、電子、電氣、智慧卡、包裝等行業里被廣泛地採用。

PE泡棉雙面膠

PE泡棉雙面膠是指在PE發泡的基材上兩面塗上壓克力膠水而成的雙面膠。顏色主要有白色、黑色及灰色,常用厚度有0.3mm、0.5mm、0.8mm、1.0mm、1.5mm、2.0mm及3.0mm,泡棉發泡倍數有5倍、8倍、10倍、15倍、20倍及30倍,離型主要為離型紙(白色、黃色)及離型膜(紅色、綠色、藍色、橙色),用途:適用於相框裝飾條、家具飾條、汽車飾條、浪板、輪弧、擋流、板剎車燈、汽車車標、機車標牌、電器銘牌、毛條等方面的貼上固定作用,特點:粘著力強、保持力佳、防紫外線、耐溫性、耐水性、耐溶性及可抗塑性。適用溫度:-20℃~120℃。

擴散膜

擴散膜主要是指套用於LCD模組的背光光源部分。光線透過以PET作為基材的擴散層,會與折射率相異的介質中穿過,使得光發生許多折射、反射與散射的現象,可修正光線成均勻面光源以達到光學擴散的效果。
在背光源結構中主要起到修正擴散角度的作用,會使光輻射面積增大,但是降低了單位面積的光強度,即減低輝度。發光光源經擴散材料擴散之後,能變成面積更大,均勻度較好,色度穩定的2次光源。具有擴散光線的作用,即光線在其表面會發生散射,將光線柔和均勻的散播出來;多數擴散膜的基本結構是在透明基材上如PET兩面塗光學散光顆粒。
擴散膜亦稱“分離膜”。一種具有微細多孔結構的金屬膜片。微孔可限制普通氣流,而容許擴散流通過,因此可以利用質量差異來進行同位素分離。如氣體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時,擴散膜大多採用燒結鎳(亦有採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製成。每平方厘米的膜片上有幾億個微孔,孔徑約為0.01-0.03微米。它們必須滿足分離工藝的要求,在熱的和有腐蝕性的六氟化鈾工藝氣體中,仍然保持穩定、可靠性和一定的機械強度。它的研製是氣體擴散廠的主要技術關鍵。
擴散膜物性包含物理性、機械特性、耐溫特性、電氣特性、UL.
物理性參數:伸張強度、延伸率、衝擊強度、撕裂強度、膨脹強度.
耐溫特性 :熱膨脹係數、熱傳導係數、熔點、熱變形張力、工作溫度範圍
電氣特性:表面絕緣電阻、體積絕緣電阻、介電強度
UL等級
擴散膜關鍵規格參數包含:全光透過率、雲度、及高溫高濕、低溫下透光率.
尺寸:厚度一般有90um與100um,尺寸可定製

反射膜

反射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金屬反射膜,一類是全電介質反射膜。此外,還有把兩者結合起來的金屬電介質反射膜。
一般金屬都具有較大的消光係數,當光束由空氣入射到金屬表面時,進入金屬內的光振幅迅速衰減,使得進入金屬內部的光能相應減少,而反射光能增加。消光係數越大,光振幅衰減越迅速,進入金屬內部的光能越少,反射率越高。人們總是選擇光係數較大,光學性質較穩定的那些金屬作為金屬膜材料。在紫外區常用的金屬薄材料是鋁,在可見光區常用鋁和銀,在紅外區常用金、銀和銅,此外,鉻和鉑也常作一些特種薄膜的膜料。由於鋁、銀、銅等材料在空氣中很容易氧化而降低性能,所以必須用電介質膜加以保護。常用的保護膜材料有一氧化矽、氟化鎂、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等。
金屬反射膜的優點是製備工藝簡單,工作的波長範圍寬;缺點是光損大,反射率不可能很高。為了使金屬反射膜的反射率進一步提高,可以在膜的外側加鍍幾層一定厚度的電介質層,組成金屬電介質反射膜。需要指出的是,金屬電介質射膜增加了某一波長(或者某一波區)的反射率,卻破壞了金屬膜中性反射的特點。
全電介質反射膜是建立在多光束干涉基礎上的。與增透膜相反,在光學表面上鍍一層折射率高於基體材料的薄膜,就可以增加光學表面的反射率。最簡單的多層反射是由高、低折射率的二種材料交替蒸鍍而成的,每層膜的光學厚度為某一波長的四分一。在這種條件下,參加疊加的各界面上的反射光矢量,振動方向相同。合成振幅隨著薄膜層數的增加而增加。
吸熱膜和反射膜的區別
吸熱膜的吸熱膠可以將熱能(太陽光譜中的紅外線)吸收,但是吸熱膠吸收的熱量很容易達到飽和,當吸熱膠吸收的熱量飽和以後,吸熱膠會將吸收是熱量重新以遠紅外的方式輻射到車內,使人感覺到更加燥熱。而反射膜是將紅外線反射到車外,不存在二次輻射的問題,從而在根本上解決隔熱的問題。
如何區別吸熱膜和反射膜
方法一:可以從測試方法上鑑別。由於反射型隔熱膜本身不存在熱量飽和的問題,所以反射型隔熱膜無論用多大功率的碘鎢燈(最少500W,最好是1000W)照射多長時間都不會影響隔熱效果,而吸熱膜則不能用大功率碘鎢燈照射太長時間,所以很多的吸熱型隔熱膜的經銷商的測試用碘鎢燈功率不會很大,而且嚴格限制測試時間,因為照射時間稍長,吸熱型隔熱膜的隔熱效果就會逐步喪失。
方法二:反射法測試。由於反射型隔熱膜是通過反射紅外線隔熱,所以可以選擇一塊不大的玻璃,貼上反熱型隔熱膜,然後將貼膜的玻璃放在測試的熱源前,然後轉動玻璃的角度同時用臉部去感受,能明顯感到玻璃將熱量反射到臉部;同樣,換成吸熱型的隔熱膜,同樣方法測試,不會感受到有熱量被反射過來。
方法三:除膠測試法。吸熱型隔熱膜是利用吸熱膠吸熱來隔熱,所以可以通過去除膠的方法鑑別,首先同時取一塊吸熱型和反射型的隔熱膜,用酒精、化油器清洗劑、柏油清洗劑或者專業的除膠劑將隔熱膜的膠層清除,然後進行測試,此時可以發現吸熱型隔熱膜的隔熱性能不復存在,而反射型隔熱膜的隔熱效果幾乎沒有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