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寒鈣土

=10),13.48克每千克(n =121),B層為104.1克每千克(n =84),B層為89.1克每千克(n

基本信息

土壤類型:淡寒鈣土
PH值:8.4-8.8
有機質含量:2.9-8.5
全N含量:0.33-0.68
全P含量:0.49-0.52
全K含量:10.6-21.6

形態特徵

寒鈣土的土壤剖面構型為A-Bk-C型。腐殖質層(A)發育明顯,厚度15-25厘米,多呈棕色或灰棕色。鈣積層(Bk)一般緊接在A層之下,厚30-60厘米,碳酸鈣澱積形態呈斑點狀、苗絲狀,少數呈霜粉狀或斑塊狀,有的在A層下部即有鈣積特徵,直至底層:Bk層呈棕色,黃棕色或橙色。母質層(C)為各種基岩的殘積或坡積物。

理化性質

寒鈣土有明顯的腐殖質積累。A層的有機質含量一般為10-30克每千克。據西藏資料統計:A、B、C三層有機質含量分別平均為16.9克每千克(n=122),14.0克每千克(n=118)和6.3克每千克(n=103);全氮量分別為1.01克每千克,0.84克每千克和0.44克每千克;碳氮比分別為9.7,9.7和8.3。青海省寒鈣土三層的有機質含量分別為30.0克每千克(n=85),22.4克每千克(n=78)和10.5克每千克(n=32);全氮量分別為2.12克每千克,1.29克每千克和0.68克每千克;碳氮比為8.2,10.1和9.0。甘肅省寒鈣土三層的有機質含量分別為226.7克每千克(n=10),13.48克每千克(n=9)和11.0克每千克(n=5);全氮量分別為1.41克每千克,0.71克每千克和0.55克每千克;碳氮比為11.0,10.9和11.6。寒鈣土的有機質和氮素積累以青海最高,甘肅次之,西藏較低。 寒鈣土的顆粒組成變化很大,主要取決於成土母質類型,總的趨勢是質地較粗,粗骨性強。據西藏資料統計,寒鈣土A、B、C三層中礫石的平均含量分別為24.7%,32.5%和47.9%(n=64);A層的砂粒、粉砂和粘粒含量分別為76.5%,11.8%和13.5%(n=116),B層分別為74.9%,12.2%和12.9%(n=112),C層分別為77.2%,11.3%和11.5%(n=76)。寒鈣土鈣積過程明顯,碳酸鈣含量因成土母質而異,一般在表層含量較低,向下有所增高,有的剖面以中部(鈣積層)含量最高。據統計,西藏寒鈣土碳酸鈣平均含量A層為79.4克每千克(n=121),B層為104.1克每千克(n=117),C層為118.7克每千克;青海省A層為84.6克每千克(n=84),B層為89.1克每千克(n=74),C層為97.1克每千克(n = 32)。寒鈣土的pH7.5-8.5,呈微鹼性反應。有機質和粘粒含量均不高,陽離子交換量也不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