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戰

基本信息

注音

lànɡ zhàn 浪戰(浪戰)

解釋

1.輕率作戰。 唐 杜牧 《罪言》:“最下策為浪戰,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 宋 李綱 《御戎論》:“一旦下攻討之令又無成策,徒浪戰以僥倖一時之功。” 清 李德庵 《夷艘入寇記》:“且攻具未齊,所募 福建 水勇千人,近募 香山 、 東莞 水勇三千,皆未集, 楊芳 不欲浪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高起潛 趕快跪下說:‘皇上聖慮深遠,說的極是。奴婢一定相機進止,不敢浪戰。’”
2.指無取勝可能的戰鬥。《朱子語類》卷一○六:“當時事未定, 江 上洶洶,萬一兵潰,必趨 長沙 。守臣不可去,只是浪戰而死。”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書》之四:“若不用台營之說,明日再戰,恐又如前之奔耳!雖十戰亦復然,所謂浪戰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