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昆陽鎮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部,距溫州市區50公里,鰲江港8公里。古稱羅陽、衡陽。為平陽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甬台溫高速、104國道及建設中的溫福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以來一直為縣治所在地,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基本概況

昆陽簡介

昆陽,地處甌越南部飛雲江流域和鰲江流域之間,北距溫州市區50公里,南離鰲江港8公里,甬台溫高速、104國道及溫福鐵路穿境而過。全鎮面積約87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69個村居,全鎮戶籍人口116248人(2011年底統計數)。昆陽歷史悠久,古稱羅陽、橫陽,自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以來,一直為平陽縣治所在地,境內山川秀麗、古蹟眾多,1700多年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底蘊,使昆陽蕩滌著令人盪氣迴腸的古風幽韻。通福門古老肅穆,半山庵鐘鼓悠揚,東嶽觀香火久傳,文昌閣古雅精緻,“師儒侍養”牌坊凝聚古人氣節,紅十三軍烈士墓銘刻革命遺志。傳統氣氛深入昆陽人的骨髓,造就了今天風俗醇厚、文氣如虹的地域文化。昆陽名人輩出,先後湧現周坦、蔡必勝、徐誼、林景熙、鮑輝、鄭思恭等歷史名人。位列全國千強鎮、浙江省百個最發達鄉鎮和溫州市三十強鎮,成為“中國商務禮品生產基地”、中國馬蹄筍之鄉,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鎮、省“五好”鄉鎮黨委、省教育強鎮、省文化強鎮、省體育強鎮、省級生態鎮,省級森林城鎮,省衛生示範城鎮等10多項國家、省級榮譽稱號。

昆陽 昆陽

經濟建設

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這座千年古城正煥發出勃勃生機。201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7.15億元,同比增長5.1%%;財政總收入9.02億元,同比增長29.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4.5億元,同比增長45.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2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379元。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努力克服巨觀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振興實體經濟,實現了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全鎮全年累計完成工業性投資6.25億元。開展工業項目“百日攻堅”活動,安康汽車零部件、克萊頓科技、鵬宇工藝品等項目如期投產,喬蒙服飾、遠大紡織完成驗收,御邦工藝品、金薩克廠房全面開工。啟動小微園前期工作,開始城西片小微創業園和產業城申報工作。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新增省級新產品試製計畫項目13項,獲專利授權185個,新註冊商標110個,服飾工業園區創成市級服飾特色產業科技園。第三產業蓬勃發展。起亞汽車4s店、熙望數碼城、百聯超市等建成營業,聯東農貿市場創成省級示範農貿市場。全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億元,同比增長28.06%。農業生產態勢良好。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增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不斷深化,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72萬畝。農業功能區建設有序推進,水亭片和湖嶼片通過驗收。水亭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成效明顯,前爿流水白農耕文化園獲溫州市首屆“最美農莊”稱號。

環境建設

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國家衛生縣城通過複評,省級森林城鎮、省級生態鎮通過驗收,創成市級生態村23個,數量居全縣之首。深入開展“環境革命”,“四邊三化”,著力營造良好的生態、生活環境,不斷夯實發展基礎。拆違綠化成效明顯。拆除違法違章建築60.6萬平方米,完成綠化造林2799畝,建成濱水小公園8個。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國家衛生縣城通過複評,省級森林城鎮驗收;加快推進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啟動坡南歷史文化街區、非遺博物館、黃公望廣場和“平陽十大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群建設;深入開展“三心四德”工程,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整合打造“六個大家”文化娛樂活動品牌。不斷加強城區精細化管理,及時修繕各類市政設施,著力提升潔化、美化、亮化水平。生態建設紮實推進。省級生態鎮通過驗收,創成市級生態村23個,數量居全縣之首。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前爿-後岙精品線創成全縣典範。深入開展“優美鄉村行動”和“十百整治工程”,圍繞“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衛生改廁、村道硬化、村莊綠化”等五大基礎工程建設,12個村通過省“十百工程”驗收。

城鄉統籌

堅持以打造宜居宜商宜創業的現代化山水文化名城為目標,按照“東擴、南接、西提、北拓”的城市化發展思路,不斷擴大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的輻射、帶動和支撐作用,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城東新區初具形象,萬聯東路、橫陽東路啟動實施,城東公園、環形水上公園、經五路、經八路、一環路等項目前期加快推進,縣文化中心、BT安置房等重大項目實現開工。城南改造穩步推進,平塔安置房一期全面建成,二期完成主體結頂,鳳山安置房一期開工實施,龍山公園三期正式開園。城北市政道路網梯度推進,昆雅大道等路網啟動建設,聯東北路、體育場中路基本建成,九凰山隧洞順利通車,公園路、鳴山路、雅河北路延伸段通過驗收。全力推進“村房兩改”,累計完成2589戶,新增集聚率11.64%,居全縣首位。Y點村改順利實施,三桿橋村推進速度全縣領先。水亭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成效明顯,前爿流水白農耕文化園獲溫州市首屆“最美農莊”稱號。

社會建設

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提升文明、促進和諧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明顯改善,幸福感顯著提升。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2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379元。教育均衡化步伐加快,昆二中遷建工程投入使用,昆二小辦學集團正式成立。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中考成績再創佳績,重點上線人數、重點上線率居全縣第一。文化事業蒸蒸日上,成功舉辦了“歡樂市民文化月”系列活動,啟動了前爿、鳴山、雅村等3個文化禮堂建設。文明創建持續開展,榮獲省級“春泥計畫”實施工作先進鄉鎮。計生成果進一步鞏固,獲縣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社區服務不斷增強,城關社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社會保障日趨完善,新農合參保率達95.06%。、不斷深化基層創安,全鎮“兩搶”案件同比下降35.28%,民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增強。推行推行“民情E通”,持續深化格線化管理“一張網”工作。突出抓好新居民服務管理,獲市新居民服務管理先進集體稱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整治活動,獲市級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稱號。

黨建工作

深入開展“中國夢”和“昆陽興衰、我的責任”責任心主題教育活動,新浪微博“幸福昆陽”成為市十大影響力政務微博。突出抓好“橫陽講壇”、“周一夜學”等載體,推出了社區幹部服務基層指數考評辦法,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狠抓基層黨建工作,圓滿完成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一鳴、莊吉非公黨建入選市“一企一品”優秀項目。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出台了黨員先鋒指數考評1+10考核體系,推出了“一社一品”八大舉措。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懲防體系進一步完善,“四公”支出同比下降49.3%。同時,重視民主政治建設,支持人大加強法律和工作監督,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在各自領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強化黨管武裝和老幹部、民族、宗教、統戰等工作。

所轄社區

城東社區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昆陽鎮城東社區前身為城東辦事處,2012年3月更名為城東社區。城東社區占地面積10.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數9904人,常住人口數16043人,地處昆陽鎮中心城區偏東,背靠古盤山森林公園,北與萬全鎮相連,南和城南社區相交,西跟城西社區為鄰。下轄10個黨支部,6個行政村,有432名正式黨員,名預備黨員。

城北社區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城北社區位於昆陽鎮北面,毗鄰萬全鎮,系原萬全鄉所在地,區域總面積18.5平方公里。因水系發達,良田密布,素有“萬全魚米之鄉”、“平陽魚米之倉”的美譽。現由童橋、建豐、郭莊、殿後、西浦、西戈、新欣、臨區、萬興、萬金、廟頭等11個行政村組成,戶籍人口13522人,外來人口5890人,戶數3907戶,黨組織16個,黨員564人。

城關社區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城關社區位於昆陽鎮中心,有6個居民社區,總戶數11350戶,人口47006人。建有黨委3個,黨總支1個,黨支部2個,兩新黨組織12個,黨員921名。

練川社區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練川社區依山面水,風景如畫,歷史底蘊濃厚。氣候溫和濕潤,地形地貌多為平原、山地、丘陵等。區域面積6.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0.72萬。下轄13個行政村:鮑垟村、光山村、後陳村、姜垟村、練興村、廖垟村、林步橋村、柳垟村、十五殿村、吳垟村、下薛村、迎學垟村、周貴垟村。

地方特色

地方名人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

(一)宋恕(1862-1910),初名存禮,字燕生;改名恕,字平子,號六齋;後又改名衡,下薛村人,是我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是維新變法時期古文經派變法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二)葉廷鵬,1889年出生於迎學垟村,被尊稱為浙南農民革命“老大哥”。1926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平陽積極開展農運工作。1941年11月,葉廷鵬遭國民黨頑固派逮捕,備受酷刑,堅貞不屈,英勇就義,時年52歲。

風景名勝

(一)宋恕故居暨二打平陽城舊址,坐落於下薛村,始建於宋恕之父宋賓家時,原為典型的浙南農村大戶宅院。萬全鎮投資200多萬元,在宋氏舊宅基礎上加以修繕整治,建成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宋恕故居陳列館。黨史上著名的浙南三縣聯合暴動曾在此設立過指揮部。

葉廷鵬故居 葉廷鵬故居

(二)葉廷鵬紀念館,坐落於林步橋村,是平陽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美食特產

老練川“茂松香醋”。練川醋廠創辦於1982年,最初是家手工家庭作坊,位於周垟村。老闆繆茂松靠著祖傳的做醋手藝養家餬口。 他精選優質大米、紅曲和水,經過2個月的天然發酵,加以特殊材料釀製的食醋“酸而不澀、口感醇厚、回味香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