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偶像

流行偶像

流行偶像是為那些想成為流行歌星的孩子們設計的,是要在全英國20歲左右的孩子中選出一位超級明星和流行偶像出來。它一舉三得,是這些年輕人夢想成真的一條捷徑,是唱片商、經紀人發現歌星新秀的一個辦法,也是電視台吸引觀眾的一場為時數月的“真實電視”。

節目簡介

這個節目是為那些想成為流行歌星的孩子們設計的,是要在全英國20歲左右的孩子中選出一位超級明星和流行偶像出來。它一舉三得,是這些年輕人夢想成真的一條捷徑,是唱片商、經紀人發現歌星新秀的一個辦法,也是電視台吸引觀眾的一場為時數月的“真實電視”。這個節目的總體構思設計者是辣妹前任經理弗勒(SIMONFULLER),去年夏天時開始,一組4人的評審在全英國各地選材,見了10萬報名參賽的年輕人,聽了他們的歌。當時,很多人對這個舉動頗不以為然,認為他們永遠找不到他們要找的明星。4位評審也不太有信心,擔心這個節目最後可能就只是一場鬧劇。但是與電視台的契約已訂,他們慢慢從10萬人中篩選出100位來,又從這100位中選出50位,最後降低到10位候選人,此時,評審們心中已經有了底,雖然最後得勝者只能是一人,但是,他們面前站著的,已經不只是一位未來的明星了。

Will YoungWill Young

賽程賽制

從1萬到100的篩選都是清唱,沒有音樂伴奏,在電視上也只是選播。從100到50的篩選也是清唱,但是,在電視上是逐一播出,併對選手進行了逐個採訪。從50到10的篩選增加了音樂、燈光和舞台,電視台是一秒不差地細細播出,對選手的家庭背景、日常生活都有詳細介紹。到了最後10位,不僅是全副的行頭音響裝置,還有幾千名真正的觀眾。隨著整個比賽的進行,觀眾對每一輪出了線的選手們越來越了解,對他們當然越來越關心,也就對這檔節目越來越參與,就像我的朋友艾,星期六的那一個小時是不能錯過的,實在趕不上也要事先把錄像機準備好。觀眾群從最初的年輕人逐漸延伸到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

Love The One You re WithLove The One You re With

幕後花絮

猛獸評審和哭鼻子選手 。當然,這場遊戲必不可少的元素還有那4位評審,他們中有兩位是倫敦流行音樂界最有名的心腸冰冷口齒刻薄的人物,另外兩位雖偶爾唱唱紅臉,但也不是靠安慰人謀生的慈善的主兒,他們如同4頭猛獸,坐在桌後等著送上門來的羔羊。從1萬人中選出10位候選人,10位候選人中最後只能有一位偶像得主,他們得毫不留情地打破至少9990人的流行歌手夢。他們絲毫沒有同情心,第一輪時,很多選手還沒有唱完第一句,就被他們打斷,他們的評語有“你唱得這么差勁,怎么好意思來報名?”“你這不是唱歌,你這是製作噪音!”“你還是早點斷了做歌星的夢吧,掃馬路,端盤子,什麼都比你唱歌強。”“你應該回去照照鏡子,看看你這么胖,是否是當歌星的料。”許多選手一出考場,就放聲大哭。

節目評論

相關報導4個評審在英國各地見了10萬報名參賽的年輕人。
“你應該回去照照鏡子,看看你這么胖,是否是當歌星的料。”許多選手一出考場,就放聲大哭。
最後那晚,1500萬英國人守在他們的電視機前,看著一位明星的誕生。
不久前接到倫敦好朋友艾打來的電話,掛電話前他得意洋洋地說:“還有一件事忘了告訴你,昨天晚上我喜歡的維爾打敗了你喜歡的格里斯。”艾說他高興得不得了,“知道么,整個英國昨天晚上都在看電視”。不要以為維爾與格里斯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與他們素不相識,知道他們,關心他們,在越洋電話中談論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是獨立台(ITV)電視節目《流行偶像》(POPIDOL)的參賽者。
《流行偶像》這個節目也是艾介紹給我的。那是去年10月,請他和幾個朋友星期六來吃飯,6點半他就吵著要開電視機。我說不要這么沒禮貌,他說但是現在是《流行偶像》的時間。其他朋友也都附和說好主意。我問這是什麼節目,他們一起對我大喊你連《流行偶像》都不知道,見我還是不解,他們說你的女兒真可憐,父母親這么知識分子,連最流行的電視節目都不看。於是,他們對我進行了一番再教育,最後的結果是把飯桌搬到電視機前,《流行偶像》便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以後每每星期六見面,6點半到7點半之間的時間,大都貢獻給了這個節目。搬來南非時,《流行偶像》最後10名的決賽剛剛開始,當時不得不把這個節目癮給戒掉,但是艾向我保證,肯定會把最後的結果告訴我。在約翰內斯堡安定下來後,發現這裡的MNET上居然也在轉播這個節目,只是要比倫敦的直播晚5周。艾認真地履行了他的諾言,也就打破了我所期待的最後的懸念。

相關報導 

 
許多人覺得他們太殘酷無情,但是他們說:“許多孩子想當歌星完全是浪費時間,因為根本沒門,得有人給他們敲敲警鐘,讓他們有些自知之明。”說的雖也有道理,但是和聲細語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他們如此冷酷刻薄,當然是他們自己的性格以及多年來在流行音樂圈中混跡的結果,但更重要的一條理由是因為他們面對電視攝像機,刀子口是刺激觀眾的最好辦法。《流行偶像》屬於這兩年來盛行不衰的“真實電視”,真實電視的招數就是毫不留情毫無掩飾的粗魯,就是要羞辱那些把自己送上門來想在電視上露露臉的人,以此逗觀眾開心,保持收視率的水平,最終目的是留住廣告客戶。所以,《流行偶像》便也把年輕無辜的選手們當成砧板上的羔羊。
其實與其他“真實電視”相比,《流行偶像》還是比較嚴肅的一檔節目,它的目的確實是要在全國平民百姓無名之輩中憑空創造出一位超級明星來。他們所刻薄挖苦的,確實是噪音製作者,從最後5位的決賽選手起,他們已經沒有一句刻薄的批評的話語,他們口中道出的只是由衷的讚揚,其中一位屢屢說:“一直說好話的感覺真是奇怪,但是我對這些年輕人實在提不出批評,他們都夠得上流行偶像的資格,可惜的是最後只能有一位。”而且這4位猛獸評審,也不是隨意掐死一個可能的人才,例如那位被告知“回家照鏡子”的瑞克,體重150公斤朝上,雖說每次出場都因他的龐大而遭挖苦,但是他能聰明地以帕瓦羅蒂為例應對,最終還是因自己的嗓音而進入最後10名。可惜的是決賽之時他突發喉炎,不得不退出賽場,如果不是老天作對,他奪得桂冠成為英國最肥胖的流行偶像也有可能。幸運的是,唱片公司還是看好他的音色,已經與他簽了契約。
觀眾雖然抱怨評審的言行意態,但還是被吸引,節目開始數周之後,觀眾對這些選手的熟悉程度已經超過了自己隔壁的鄰居,他們替那些被刷下去的年輕人嘆息,替過了關的選手高興,他們對著電視機螢幕大喊:“這不公平!”電視節目的製作人等待時機成熟,火候已到,就把最後10位候選人的生殺大權交到了觀眾手中,最後10周,每周刷下一個選手,就不是由評審決定,而是由觀眾電話投票選出,直到2月9日夜晚,對陣的是23歲的維爾(WILLYOUNG)和17歲的格里斯(GARETHGATES)。而且那之前的一個星期,獨立台出資讓他們週遊全國進行宣傳,聲勢頗如總統競選一般。

What My Heart Wants To SayWhat My Heart Wants To Say

我喜歡格里斯,因為他患天生口吃病,從小就被人欺負,第一次出場時連自己的名字都說不出來,但是唱起歌來卻如行雲流水,非常動聽。他也符合人們夢想中的從貧困到巨富的成功之路,因為他的父親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郵遞員。然而他只有17歲,還是一位害羞而稚嫩的孩子。維爾則成熟自信得多,他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父母在鄉下有一個大宅子,他受的是私立學校的教育,是大學政治系的畢業生,我雖然不覺得他的歌唱得最好,卻喜歡他的直率和他的頭腦,他曾有一次與評審們對質,對他們說他們不應該如此刻薄不禮貌,而且居然在上個月的採訪中承認自己最喜歡讀的是作家默多赫這等陽春白雪的作品。
滾滾財源歸了策劃人
最後那晚,1500萬英國人守在他們的電視機前,看著一位明星的誕生,800多萬人拿起電話投了票,英國電訊局特地準備了28000條線路,但是還是不夠用。投票人數超過四頻道連續成功兩年的“老大哥”,最終,維爾以53%的票數成為整個英國的“流行偶像”。維爾2月25日發行的第一首歌,肯定會上流行音樂排行榜的第1名。格里斯雖然沒有得到“流行偶像”的頭銜,但是也已經有唱片公司要與他簽約,所以,成功也就在街角等著他。而且,最後的10位出線選手還將於3月14日、15日兩天在倫敦最大的音樂場地───溫布里體育館聯合演出,人們估計,演出的票子將被一搶而空。
有些傳統人士對這檔節目很不以為然,他們說英國傳媒現在墮落到只會生產一夜名人,如同既沒有才華又不會表演的赫麗(LIZHURLEY)小姐,一夜成名的原因除了她那件瓦薩奇衣服上的大別針,更是因為傳媒以及花邊小報的吵鬧。他們說,不要覺得維爾或是格里斯取勝了,他們只是幕前的玩偶,真正得益的是《流行偶像》背後的策劃者弗勒。整個節目是由他的製片公司製作,而且他還打算把這個節目樣式出售給美國和歐洲,這些巨額收入不算,最後入圍的10位選手還都與弗勒簽了契約,他們今後12年的收入,將有20%歸弗勒,弗勒才
是大肥貓,是真正的勝利者。這種聲音讓人聽起來總有些酸嘰嘰的妒嫉味,如果是你構想出《流行偶像》的節目模式,那這些收入不就都歸你了?可惜的是弗勒走在你前面一步了。對於維爾或是格里斯來說,他們所處的並不是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他們確實是10萬名年輕人中選出的好歌手,他們有好嗓音,他們會表演,令他們出名的不是大別針,而是才華。這個節目無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好機會,好心人為他們的成功高興,也就情願在越洋電話中談論他們。
英俊男孩維爾·揚成為最後的贏家

.Listen To My Heart.Listen To My Heart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