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蘆鐵路

從天津市到北京市西南郊蘆溝橋,1895年建設,1897年6月通車。是中國最早的一條複線鐵路。原李鴻章1885年奏請修建津通鐵路,從天津到通州。後清朝廷內部有爭論,建議被擱置。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朝朝廷議定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鐵路,路線改為從天津到蘆漢鐵路(蘆溝橋到漢口)的起點蘆溝橋,名為津蘆鐵路。

從天津市到北京市西南郊蘆溝橋,1895年建設,1897年6月通車。是中國最早的一條複線鐵路。原李鴻章1885年奏請修建津通鐵路,從天津到通州。後清朝廷內部有爭論,建議被擱置。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朝朝廷議定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鐵路,路線改為從天津到蘆漢鐵路(蘆溝橋到漢口)的起點蘆溝橋,名為津蘆鐵路。任命當時在天津小站主持訓練定武軍的胡燏棻為督辦。他向英國借款40萬鎊,作為修築津蘆鐵路的資金,開創了借洋債修鐵路的先例。聘英國人金達為總工程師。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津蘆路建成通車。1897年鐵路從蘆溝橋延伸到豐臺,6月又延伸到永定門外馬家堡。1903年延伸至內城前門外東南,稱為正陽門東車站。後津蘆鐵路稱為津京鐵路,成為京奉鐵路的一段。

胡燏棻督辦津盧鐵路期間,曾上疏請求修建盧溝橋至門頭溝的鐵路支線,以便運煤。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京門鐵路建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