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小苗

法桐小苗

法桐小苗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喜濕耐澇,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因此很多人喜歡種植白臘小苗。

概述

法桐小苗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喜濕耐澇,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因此很多人喜歡種植白臘小苗。

修剪方法

法桐小苗修剪整形幼樹時,根據綠化苗的特點,應保留一定樹幹高度(2.5米至3米),截去主梢進行定乾,在其上部選留3個不同方向的枝條(交叉角為120°)進行短截修剪。法桐在生長期內及時進行抹芽,促進三大主枝生長。法桐小苗冬季修剪時,可在每個主枝中選2個適當側枝進行短截,以形成6個小副側枝,夏季摘心控制其生長,來年冬季修剪時,在6個小副側枝上各選兩個枝條進行短截,即可形成3主6枝12叉的分枝造型,以後每年冬季可修剪去主枝的1/3作為主枝的延長枝,保留弱小枝作為附著枝。剪去過多的側枝,使剩餘側枝互動著生,但長度不能超過主枝,對強生長枝要及時進行回縮和抽枝修剪,並及時剪除病蟲枝,交叉重疊枝,直立枝。使法桐小苗樹冠緊湊、豐滿、充實、美觀。

特徵

1)白臘小苗形態特徵落葉喬木,高達15m,樹冠卵圓形,樹皮黃褐色。小枝光滑無比。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59枚,通常7枚,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10cm,先端漸尖,基部狹,不對稱,緣有齒及波狀齒,表面無皮,背面沿脈有短柔毛。花小,組成圓錐花序側生或頂生於當年生枝上,大而疏鬆,葉後開放;花萼鍾狀,無花瓣;花期3~5月。翅果倒披針形,長3~4cm.種子單生,扁平,長圓形,果10月成熟。
2)白臘小苗地理分布我國北自東北中南部,經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南達廣東、廣西.東南至福建,西至甘肅均有分布。
3)白臘小苗生態習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喜濕耐澇,亦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鹼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抗煙塵、S02、氯氣等。萌櫱力較強,耐修剪。生長快。壽命長。用播種扦插法繁殖。
白臘小苗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喜濕耐澇,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因此很多人喜歡種植白臘小苗。

用途

觀賞作用

白臘小苗,樹形周正圓滿,樹幹通直向上,其枝葉繁茂而鮮綠,病蟲害很少。是園林綠化中使用最多的行道樹品種之一,作為行道樹栽植,要求樹桿高度在2米以上,樹桿通直圓滿,樹形美觀。白臘小苗進入秋季後樹葉橙黃,落葉速度很快,是優良的行道樹和遮蔭樹;也廣泛可用於湖岸綠化和工礦區綠化,白蠟對污染有很強的抗性。

生活作用

1.材質優良,可作家具及細木工用材;
2.枝可編筐;
3.枝、葉放養白蠟蟲,製取白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
4.在園林綠化套用中可孤植、叢植、行植,宜作行道樹、庭院樹、公園樹等。

藥用作用

白臘小苗是一種名貴天然藥物原料,市場需求穩定,是醫學行業最喜愛的藥用植物。

移植死亡原因

移植不當

移植法桐小苗,移植不當,會造成法桐小苗葉子枯黃,營養不良,並且死亡。
主要有以下方面造成法桐小苗死亡:
1.法桐小苗在現場挖取時,為了運輸方便和減輕挖樹的勞動強度,大量的幼根遭到損傷,根系被斬斷,導致根系不全,降低了根系的吸收能力,同時,在運輸的過程中,由於對地上部分未採用保護措施,有的法桐小苗的樹皮也遭受大面積創傷,導致樹皮腐爛,給有害生物造成了可乘之機,同時也降低了樹皮輸送養分和水分的作用。
2.法桐基地挖取後,未及時對根系進行包紮、填土,運到目的地後,也沒有及時進行假植,這樣在多風乾燥的春季,極易造成法桐小苗樹根系的失水,而影響法桐小苗移栽的成活率。

移栽地的土壤條件不良

城鎮園林綠地在綠化前,大部分為新修道路或建築場地,土壤夾雜有大量的建築垃圾,大部分為生土,結構不良、養分稀缺,樹木紮根困難,影響了移栽後的樹木生長發育和成活率。

移栽法桐技術不規範

1.城鎮園林綠化的季節性較強,時間緊迫,由於技術管理人員少,移栽現場缺乏有效監管,具體操作的人員質量意識淡薄,栽植不規範,影響了移栽的成活率。另外,速生法桐小苗從原栽植地運動移栽現場後,沒有進行合理的修正,如打頭、剪枝修根等,致使樹木體內水分失去平衡,影響了根系和地上部分的萌發。
2.法桐價格栽植穴內的土壤沒有處理。城鎮園林綠化的地塊大部分為原建築場地,土壤內夾雜有大量的建築垃圾,土壤養分含量較低,根系難以發育生長,影響了樹木的成活。

管護技術及措施不周全

1.灌水不及時。移栽法桐後沒有及時澆水或只澆一次定根水,但是,沒有澆透,由於高原地區春季多風乾燥,樹木體內水分容易蒸騰。
2.移植的法梧樹沒有搭建保護架。由於春季風大,樹木澆水後容易被風吹歪,影響了根系的生長發育,有些樹木歪斜後根系暴露,導致死亡。
3.法梧樹遭受病蟲害的侵染。有些法桐小苗在移植時在原生長地就已經遭病蟲害危害,移植時沒有處理。有的法桐小苗由於移植挖掘時,根系和地上部分受到人為損傷,感染了病蟲害,移植後樹木需要修養,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弱,影響了成活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