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培元中學

泉州市培元中學

泉州培元中學,創辦於1904年,辦學初期,曾得到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關懷,1920年1月,孫中山先生帶頭向培元中學捐款,並親題“協興教育”於捐冊扉頁;1920年11月5日,親筆題寫“共進大同”贈勉培元中學。1980年5月,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又親筆題寫“為國樹人”贈勉培元中學。

基本信息

校史沿革

建校——解放初期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泉州培元中學是1904年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會募捐,聘請英國人、劍橋大學畢業生安禮遜(A.S.Moore.Anderson)來泉州創辦的。

清光緒年間,孫中山先生在英國倫敦活動,宣傳革命,被清政府派人秘密逮捕,監禁在清政府駐倫敦公使館,準備押送回中國處治。當時,安禮遜的父親任倫敦警察總監,同情中國革命,得知此事,便會同英國外交部出面干涉,迫使清公使館將孫中山先生釋放。安禮遜因此認識了孫中山先生。

安禮遜可以說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他創辦培元中學,任學校總理到1920年辭職,退任學校董事後,一直為辦好培元中學,為中國培養人才而盡心盡力。辦學初期,學校經費由英國長老會募捐得來,後來,安禮遜多次親赴東亞南各國,廣泛發動華僑捐資辦學,學校經費來源,實際上主要為華僑捐資。

1913年春,學校購得泉州市西北隅花棚下原清政府火藥庫遺址(培元中學現校址),同時建“倫敦樓”。該樓後來因為旅居馬六甲的華僑鄭成快先生捐白銀二萬元翻新加層,更名為鄭成快樓。鄭成快樓作為學校的辦公樓,一直使用到1989年8月,因遭暴風雨部分倒塌,不得不拆除。當時,學校曾多方與鄭成快先生的後裔聯繫是否由他們重建,未獲答覆,遂由市政府撥款在其原址建七層實驗樓一座。1992年,培元中學畢業生,原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張文裕先生臨終留下遺囑,將三萬元存款捐給母校培元中學。學校為激勵培元學子學習張文裕先生的崇高精神,愛祖國,愛科學,獻身“四化”建設,用張文裕先生的捐款設立“張文裕獎學金”,將這座實驗樓命名為“張文裕科學實驗樓”。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培元中學建校以後,得到海外華僑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日見興旺。特別值得一提得是,1920年1月,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帶頭向培元中學捐大洋20元,並親題“協興教育”於捐冊扉頁,同年11月,孫中山先生親筆為培元中學題詞“共進大同”。1980年5月,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又親筆為培元中學題詞“為國樹人”。擁有兩位偉人的題詞,是培元中學的殊榮。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導和校方多方奔走下,海外華僑捐資不斷。1919年,菲律賓華僑蔡晉益、葉壽等捐資在花棚下(培元中學現校址)建“菲律賓樓”;1920年2月,安禮遜赴印尼捐款,共得12萬盾、其中黃仲涵2萬盾、許漢利2萬盾、黃奕住1萬盾;1921年4月,學校購得泉州東門廣平倉新校址(現泉州市委黨校),印尼華僑蔣報企、蔣報擦等捐建“泗水樓”大校舍;1921年,華僑吳記霍在花棚下建“吳記霍堂”;1922年1月,安禮遜赴緬甸仰光、印尼爪哇幕捐,得2萬8千盾;1922年9月,中營下第二國民國小(培元附小)建“黃仲涵樓”大校舍;1923年4月,印尼華僑張氏兄弟捐資在花棚下建“張遠記堂”;1925年2月,安禮遜第二次赴菲律賓募捐,得比索一萬七千餘元;1926年10月,校友發起捐款為學校建圖書樓,命名為“安禮遜圖書樓”,以紀念安禮遜對培元中學的貢獻。“安禮遜圖書樓”樓高五層,造型獨特,當時在泉州屬罕見的建築,至今已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仍在校園中巍然屹立。

1929年4月,培元中學校友執委會倡議推舉成立校董會,校董會由英國長老公會、閩南基督教會、培元校友會組成,推舉謝玉銘呂振中黃嘉惠潘清白陳清源、吳祝三許錫安七人為校董。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1940年,許錫安先生辭去校長職務,任校董會主席,由王慶元接任校長。許錫安和王慶元均為培元中學高中畢業生,許錫安1915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現北京大學),1920年3月接安禮遜任培元中學校長。王慶元畢業於協和大學,在協和大學任教,受聘回母校就任校長。

1940年9月,泉州解放,1951年,培元中學改為公辦,更名為“泉州第二中學”。1956年,許錫安先生在台灣彰化創立“私立彰化培元中學”,許錫安先生的妹妹許逾雪女士在菲律賓馬尼拉創辦菲律賓培元中學。海外校友與母校聯繫中斷。

復稱-2004年

1977年,“十年浩劫”後的泉州二中(培元中學),這所座落在泉州市西北隅花棚下的學校瘡痍滿目。當年被作為武鬥據點的圖書樓可見彈痕累累,所有的教室幾乎沒有一間有完整的門窗。1913年海外校友捐建的“鄭成快樓”是唯一的辦公樓,學校原有的檔案資料、圖書、儀器等教學設備更是蕩然無存。撥亂反正,當務之急就是培養人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使我們的國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也給這所古老的學校帶來了生機。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培元中學建於1904年,曾經是泉州地區的最高學府,以教育質量高而蜚聲海內外,培元中學的畢業生遍布全國和世界各地,有許多成了著名的專家、學者、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更為可貴的是,培元校友一向具有愛祖國愛家鄉愛母校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的春風激發了海外校友幾十年來深藏在心底的感情,海外各地校友紛紛成立培元校友會,並相繼回鄉探望久違的母校,與學校領導共同探討復興母校大計,他們熱切希望母校早日再創輝煌,為改革開放的祖國培養優秀的人才。

1979年3月,在海內外校友的支持下,經上級批准,泉州二中復稱培元中學,翻開了僑資辦學的新的一頁。

陳碧樞校友是最早回母校的海外校友之一,母校的現狀使他感到痛心,他決心為母校的復興而盡力。他本人並不十分富裕,但還是慷慨地贈給母校一輛“三菱”小汽車,並積極聯繫海外校友捐資建設母校。

1982年10月,他與呂振萬、黃保欣、李引桐、李尚大、周清河、莊清宣等校友,率先為母校建造了一座高5層,共20間教室的教學大樓“香港樓”。

1983年2月,校友王善榜先生髮動菲律賓校友集資重建“菲律賓樓”;1989年8月,香港校友韋梓輝捐建福利樓“安琚英樓”,並於1994年擴建;1989年9月,菲律賓校友集資建造3層樓的圖書閱覽廳;1989年9月,莊永楷先生和台灣校友楊偉南合資建造培元中學新大門;1991年4月,香港校友莊瑞傑捐建“莊瑞傑樓”,內設梯形教室,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及5層辦公大樓,1993年又增建“慧菁園”;1992年9月,台灣校友楊偉南捐建福利樓“陳勸勉樓”;1993年5月,台灣校友劉炳鳳捐建高7層的“維乙科技樓”;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1994年10月,校董會推舉黃保欣為名譽董事長,呂振萬為董事長,黃保欣呂振萬均為香港知名的企業家和政治活動家。 

1995年9月,台灣曾燕貴校友捐資百萬重修“安禮遜圖書樓”;1996年9月,香港校友黃保欣捐建高7層,共31間教室,下設地下停車場的“黃潤蒼教學樓”

2002年6月,培元中學第三屆董事會成立,推舉黃保欣、呂振萬為永遠名譽董事長,李引桐、梁靈光、莊瑞傑為名譽董事長,駱志鴻為董事長。

2002年6月,黃保欣先生捐資修建的“保欣廣場”竣工;呂振萬先生捐資一百五十萬元興建“呂振萬綜合樓”竣工;韋梓輝副董事長捐資六十萬元助建的“梓輝運動場”竣工;駱志鴻董事長捐資助建的“駱忠信教學樓”奠基。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2003年,李念萱先生捐資100萬新台幣,設立文科獎學金。

2003年,李繼祥先生捐資100萬元建造東方樓。  

2003年10月,王金炳先生捐資100萬元重建菲律賓樓。

2003年11月,薛志榮先生捐資20萬元裝修安禮遜圖書樓。

校友捐贈的教學設備有:1986年,香港校友韋梓輝捐贈收錄機、速錄機和全套語言實驗室設備,捐資修建足球場和“梓輝亭”;1994年,校友陳游記捐資建電腦室;僑胞李峻峰莊永楷先生捐贈“豐田”小汽車;海外校友還捐贈了電視機、電影機、攝像機、複印機、英文打字機和圖書儀器、銅管樂器等;在母校爭取一級達標需要添置儀器設備時,呂振萬董事長和李尚大校友各捐贈人民幣2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陳碧樞校友病逝後,他的夫人許天真女士仍然關心培元中學,而且於1991年集資對“香港樓”進行外部裝修。劉炳鳳校友病逝後,他的夫人曾春元女士還多次訪問學校,並表示將繼續關心支持培元中學。

校友們還意識到,一所學校,光有漂亮的校舍和先進的設備是不夠的,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於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為了改善教師待遇,穩定教師隊伍以及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校友們除了為母校建造福利樓,利用福利樓的收入作為教師的崗位津貼外,還先後為母校設立各種獎教獎學金。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現有各種獎教獎學基金:

1.新加坡校友獎教獎學金(3.5萬元),用於獎勵教學成果顯著的教師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

2.張文裕獎學金,由原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培元校友張文裕先生給母校的捐款設立科技獎(4.4萬元),用於獎勵學業特別優秀的學生及其指導教師;

3.海天獎學金(一)(每年3萬港元),由台灣校友陳上典先生設立,用於獎勵初高中優秀畢業生;
海天獎學金(二)對每年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五所全國重點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中的前五名,每人每年獎勵港幣五千元,直至大學畢業。

4.李引桐獎教獎學金(每年3.5萬元),由泰國校友李引桐先生設立,用於獎勵教學成果顯著的教師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

5.駱忠信教育基金(每年6萬元),由培元中學香港校友會理事長駱志鴻先生設立,用於獎勵教學成果顯著的教師;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6.東方教育基金會(每年10萬元),由香港李繼祥先生設立,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7.安琚英獎教基金,(每年十萬元),由香港校友韋梓輝先生設立,用於慰問離退休老教師和獎勵教學成果顯著的教師。

8.李念萱文科獎學金,(100萬新台幣),用於獎勵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等文科優秀生。

中學簡介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中國名校——泉州培元中學,是一方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悠久歷史的求學之地,這裡古榕垂蔭、花團錦簇、學舍儼然、滿園書香。學校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是泉州地面第一所開設自然科學與外國語的學校,迄今已走過105個春秋。學校英才輩出,解放前就有“泉州最高學府之稱”。著名書法家、詩人潘受學長深情寫下:“何時再過花棚下,覓我書聲五十年”,成為培元魅力的真實寫照。
培元百年,百年培元。培元中學所走過的一百年,是不斷收穫和回報的一百年,是不斷革新和奉獻的一百年,是充滿光榮和奉獻的一百年······培元,一百零五年前泉州第一所開設自然科學與外國語的中學,她發蒙中國近代教育,得益民族現代理性,傳承閩南文化精神,弘揚真理、崇尚自由、服務社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救國興邦、愛校如家的棟樑之才。花棚下弦歌四季不輟,圖書樓學子逸興遄飛。

學校榮譽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百年名校得名不虛,她曾入選《中國教育大辭典》、《中國名校》,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1920年11月,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親筆為學校題詞“共進大同”並捐資助學;1980年5月,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女士為學校題詞“為國樹人”,這使得培元中學成為國內唯一一所同時擁有孫宋兩位偉人題詞的中學。
1994年,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筆為培元中學90大慶賀詞:“為振興中華培養優秀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2004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雲、何魯麗分別為學校百年華誕題詞“教書育人”、“全面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德才兼備人才”,何魯麗副委員長還親臨學校視察指導。1991年至今,學校連續八屆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單位、文明學校;1996年,被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2005年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學校”,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人民日報》稱譽:“培元中學是一所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學校,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校友遍布國內和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可謂桃李滿天下”。學校占地近百畝,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目前擁有81個教學班,400位教師,4500餘名學生。現任校長、書記楊一彪。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百年培元,百年積澱,百年進取,在一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培元中學以對祖國和民族的高度責任感為核心形成“真理、自由、服務”的校訓。今天的培元中學,是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重點僑校,福建省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福建省課程改革實驗學校,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福建省模範職工之家,國家級綠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學校。2009年,我校被授予“福建省首批海外華文教育基地”,榮獲“福建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福建省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福建省首批中國小體育特色學校”、“福建省第二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校”、“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校”、“南音教學特色學校”,“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教育基地”等稱號。學校於2004年1月成立藝術教育中心,組建學生藝術專業團體,並使南音進入課堂,這朵閩南藝術奇葩在校園內外大放異彩,在與日本、土耳其、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的藝術交流中全面展示了學校的能力和信心。

學校規模

泉州市培元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

發展中的培元中學在2010年又迎來了新的契機:原四中的校園、原四中的學生、原八中的教師併入培元中學國中部,擴大培元中學國中部的辦學規模,依託培元中學深厚的辦學傳統、過硬的辦學條件、優秀的師資水平,把培元中學國中部做大做強。這是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新舉措。自2010年秋季新學年開始,培元中學將擁有近百畝的校園面積、400位教師、4500餘名學生。面對新形勢,學校針對整合後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提前調研、規劃,制定了預案,教學改革和校園整體規劃方案正全面實施,一幅新百年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泉州市第一座全封閉過街廊橋將橫跨兩個校區;原四中校園挖掘平整與新華路持平後,校園建設面積增加了近十畝,現代化的體育中心和一座全功能的教學綜合樓將拔地而起,游泳館、籃球館、兵乓球館、標準足球場、百米賽道,讓百年老校英姿勃發;學校還將對現在的呂振萬綜合樓的四樓綜合場館進行改造,加寬舞台、吊頂、設定500個固定座椅,建成目前只有國內一流中學才有的學校劇場,並命名為——培元中學振萬劇場,學校的藝術工作將迎來專業劇場的世代;“清默樓”建成後,將成為一座集教育科研、教學交流、教師休閒健身、食宿一體化的教師活動中心;“海天樓”項目完工後,擬作為學校新圖書館。現圖書館所在的“東方樓”擬在圖書館搬走後整體改造為學生公寓,學校學生住宿條件較差的痼疾將徹底改變……整合工作所顯現的歷史契機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培元中學藉世紀厚積之力,承百年進取之魂,發揚蹈厲,繼往開來。擴大後的培元中學被賦予的,是對歷久彌新的培元精神的再塑升華,是對培元教科研大發展契機的堅實把握。意氣風發的新百年,壯懷激越的新起點,培元,必將堅持“以人為本,師生素質和諧同步發展”的辦學理念,辦人民滿意教育,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培養更多有用人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