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花

油松花

油松松樹樹幹挺拔蒼勁,四季常春,不畏風雪嚴寒。樹冠在壯年期呈塔形或廣卵形,在老年期呈盤狀傘形。樹皮灰棕色,呈鱗片狀開裂,裂縫紅褐色。

背景

松樹樹幹挺拔蒼勁,四季常春,不畏風雪嚴寒。樹冠在壯年期呈塔形或廣卵形,在老年期呈盤狀傘形。樹皮灰棕色,呈鱗片狀開裂,裂縫紅褐色。上枝粗壯,無毛,褐黃色;冬芽圓形,端尖,紅棕色,在頂芽旁常輪生有3-5個側芽。葉2針1束,罕3針1束,長10-15cm,樹脂道5-8或更多,邊生;葉鞘宿存。雄球花橙黃色,雌球花綠紫色。當年小球果的種鱗頂端有剌,球果卵形,長4-9cm。無柄或有極短枘,可宿存枝上達數年之久;種鱗的鱗背肥厚,橫脊顯著,鱗臍有剌。種子卵形,長6-8mm。淡褐色有斑紋;翅長約1cm,黃白鬼,有褐色條紋。子葉8-12。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

油松花穗主要用來提取松花粉。松花粉是生長在海拔1500米山區

油松花 油松花

我國鄉土樹種———馬尾松和油松的花粉。松花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並可提煉香料。 油松花穗擔負著油松樹繁衍的重任。在橄欖形細胞兩側各分布一 只氣囊,每年5月,花粉成熟季節,氣囊自動充氣,隨風飄散,授粉繁衍。

形態特徵

油松為喬木,高達25米,胸徑可達1米以上;樹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規則較厚的鱗狀塊片,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樹樹冠平頂,小枝較粗,褐黃色,無毛,幼時微被白粉;冬芽矩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紅褐色,邊緣有絲狀缺裂。

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長10-15厘米,徑約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二型層皮下層,在第一層細胞下常有少數細胞形成第二層皮下層,樹脂道5-8個或更多,邊生,多數生於背面,腹面有1-2個,稀角部有1-2箇中生樹脂道,葉鞘初呈淡褐色,後呈淡黑褐色。

雄球花圓柱形,長1.2-1.8厘米,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狀。球果卵形或圓卵形,長4-9厘米,有短梗,向下彎垂,成熟前綠色,熟時淡黃色或淡褐黃色,常宿存樹上近數年之久;中部種鱗近矩圓狀倒卵形,長1.6-2厘米,寬約1.4厘米,鱗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狀多角形,橫脊顯著,鱗臍凸起有尖刺;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圓形,淡褐色有斑紋,長6-8毫米,徑4-5毫米,連翅長1.5-1.8厘米;子葉8-12枚,長3.5-5.5厘米;初生葉窄條形,長約4.5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松花,甘溫,無毒,潤心肺,除風止血,亦可釀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