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蜇

沙蜇

海蜇的一種,為紅蜇,俗稱是沙蜇,其毒性直接攻擊人的心臟。

基本信息

沙蜇毒素的毒性

2006年08月08日
8月5日下午,營口鮁魚圈金沙灘海濱浴場裡,在淺水裡遊玩的一名9歲女孩和一名瀋陽某醫院的女護士被海蜇蜇中,隨即產生過敏性休克,另有一名男孩受輕微蜇傷。
事發後,瀋陽、營口兩地醫療單位緊急進行搶救。
可醫生們發現,兩人是被一種劇毒紅海蜇蜇傷,由於情況罕見,根本找不到有效治療方案!
因傷者症狀迅速惡化,兩名傷者經搶救無效死亡。
其中一位死者名叫孟寒,35歲,瀋陽某醫院護士,還有一個上國小四年級的孩子。
據死者朋友李天所述,8月5日早上5時20分,他約了12個朋友登上了瀋陽開往大連的火車,目的地是營口市鮁魚圈區金沙灘海濱浴場。
李天說,從8時40分下火車開始,他們一直玩得很開心。
15時,海水退潮了,悲劇從這一刻開始……
李天描述,當時孟寒和張淼站在岸邊的淺水區聊天,有說有笑的。突然,張淼掄起胳膊不停地甩,整個人都跳了起來。
張淼異常舉動還沒停止,孟寒也跟著跳了起來,笑聲瞬間變成了刺耳的尖叫聲。
也就15秒,孟寒就倒在了地上,表情痛苦,張著嘴卻發不出任何的聲音,腿部有幾條十分明顯的紅色劃痕。
“我眼看著她的腿越腫越高,預感到可能是出事了,張淼告訴我,有個紅色的東西爬到了她的手上,可能是太害怕了,她只想把那東西甩掉!可能是被甩掉的那個東西,又爬到了孟寒的腿上,並把她蜇傷了。”李天說。
當地有經驗的村民告訴李天,這樣的症狀是被海蜇蜇傷最明顯的標誌,按照當地的土方法,用明礬把傷口敷上可以起到治療效果。
李天等人開始挨家挨戶去村民家,“有明礬嗎?等著救命用啊!”說到這裡,李天的眼圈紅了。
明礬找到了,也敷在了傷口上。但效果並不理想,孟寒面色慘白加上嘴裡不停地吐黃沫,李天他們立即慌了手腳。
18時許,孟寒被送進熊岳二院急診室進行急救。
據介紹,孟寒35歲,是瀋陽某醫院護士,有一個上國小四年級的孩子。昨日17時許,孟寒所在醫院的李院長告訴記者,“孟寒是一名好同志,盡職盡責。”
李院長回憶,他接到訊息的準確時間是8月6日零時30分,他接到一個電話,“孟寒在營口出事了!”李院長立即聯繫了兩名副院長,連夜奔赴營口與當地的醫學專家進行會診。
李院長介紹,他們醫院也曾接收過被海蜇蜇傷的病人,並將其治癒。但當他第一眼看見孟寒時,心立即涼了,“海蜇的毒素已經溶到了血液里,並且毒性很強。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治療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各占50%。”
7時許,孟寒又被送往鮁魚圈開發區醫院。但由於海蜇毒性過大,加上目前沒有解毒良藥,8月7日5時,孟寒離開了她的朋友們。(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小婷9歲,快上三年級了,當天與家人從瀋陽到金沙灘海濱浴場旅遊到海濱浴場的一次遊玩,竟成了9歲女孩小婷(化名)一家的夢魘……
昨日14時許,記者趕到了搶救小婷和女護士孟寒的營口熊岳第二人民醫院,並找到了小婷的姑父趙先生。
8月5日出事當天,趙先生和小婷家人從瀋陽到金沙灘海濱浴場旅遊。
17時30分左右,小婷套著游泳圈,站在剛沒膝蓋的海水裡遊玩,突然,孩子一聲尖叫。
“我們就聽她哭,喊疼,”趙先生回憶,將孩子抱起來一看,孩子兩條腿上,出現了十幾道紅色傷痕。
附近的漁民說是被海蜇蜇了,隨即拿來了他們常治療蜇傷的白礬給孩子敷上,但沒想到,孩子不但傷勢未好,還陷入了昏迷。
大人們趕緊撥打了120,將孩子送到了離浴場最近的熊岳二院,但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二院給小婷開的診斷上顯示:小婷當時“雙下肢海蜇蜇傷,過敏性休克;心房、肺水腫,中毒性休克”。
“孩子爸媽都接受不了,癱瘓了一樣,連孩子的意外保險都不想要了,” 趙先生難過地說,“這孩子特懂事,小朋友多,學習也好……學校正放假,老師同學聽說這事後,都哭著趕到熊岳來看她……”
“海水連一米都不到,從來沒發生的事,為啥要攤在這個可憐的孩子身上?”趙先生痛苦地問記者。本報記者唐聰高明楊薇 “被海蜇蜇傷的情況有,但重傷的這裡根本沒有過,更不要提致人死亡” ,熊岳二院秦院長說,“我們目前只知道,這種海蜇是一種紅蜇,這裡俗稱沙蜇,其毒性直接攻擊人的心臟。因為事情太罕見,不但醫院根本沒有應對經驗,我們在國內都沒有找到有效治療方案和藥物!”
秦院長介紹,事發當晚,除了小婷和女護士外,還有一名男孩也被蜇傷。但男孩傷勢很輕,簡單治療後即痊癒。
對於這次慘劇,秦院長認為,這不僅由於沙蜇毒性強,還和受害者體質過敏程度有關。
記者了解到,營口鮁魚圈金沙灘海濱浴場並非是收費浴場,也無具體管理方。
昨日16時,記者趕到金沙灘海濱浴場,百米範圍內,至少有300多遊客在海邊嬉戲。遊客們都稱不知道這裡有劇毒海蜇出現。
“你說的那種海蜇,我們這叫沙蜇,”有20多年出海經驗的漁民趙勇說,“這種海蜇非常罕見,一般成年的沙蜇有100多公斤。”
趙勇回憶,他只遇過幾次沙蜇,有一次他的手觸到沙蜇,馬上出現了坑狀潰爛,趕緊用白礬敷上才好。自此以後,每次下海都要穿好皮衣皮褲、戴上手套。昨日,熊岳鎮方面表示,將在出事海邊設立相關警示牌。
關於沙蜇的情況,當地幾名老漁民向記者作了如下提醒:
一、8月初,常見的海蜇就會沉到海里,但沙蜇比較晚,要到8月中旬才會消失,因此,6月下旬到8月中旬是沙蜇的活動期;
二、海蜇是一種趨向淡水的生物,下雨時,海蜇會自動向海邊靠近,所以,到8月中旬前,剛下過雨後的海邊危險比較大。
三、在上述危險時期里,游泳者如對雙腿做好保護,也可避免被蜇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