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賦

汾酒賦

《汾酒賦》是當代著名詩人、辭賦家楊威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筆法洗鍊,音韻天成,用典極多,逸趣橫生,綴璧聯珠,佳句迭出。譬如“冷淘半盞,半寸之柳眼鵝黃;暖飲三升,三春之竹葉縹青”,摛藻如春華;“牧童春雨,一杯杏花之酒;清明寒食,千年杜牧之詩”,巧用典故,令人稱奇;“三分顏色,七分精神,清香作骨,淡雅為魂”,寫盡汾酒特質,平淡出奇,入木三分。讀之如飲美酒、如沐春風,論文氣筆力詞采,不輸古代高材妙手。

作品正文

汾酒賦/楊威

中國酒魂,清香鼻祖。春醞冬釀,肇自上皇之年;甘滋旨味,成於儀狄之秋。小口尖底之瓮,華夏醇醨所發源;五齊六必之法,神州釀造之端緒。周官列職,仰應酒旗之星;苾芬享祀,俯作郊廟之告。味幽蘭梅,色澄冰輪,泛玉蛆於兕觥,浮綠蟻於犧尊。白墮鶴觴,經月不醒;乾和羊羔,累葉高名。冷淘半盞,半寸之柳眼鵝黃;暖飲三升,三春之竹葉縹青。發榮光於北齊,御酒冠冕;怡乾隆之青眼,天廚貢奉。清汾兩杯,武成之皇詔勸飲;堯舜千鍾,衣裳之玄化流行。瓊杯玉案,酩酊天上之謫仙;倚爐橫瓮,傾倒酒家之南董。詩賴酒興,酒借詩名。牧童春雨,一杯杏花之酒;清明寒食,千年杜牧之詩。逐三晉之巨賈,派生九流;奪萬博之元魁,名重寰宇。濫觴上古,綿延當代,廿四史之盛譽獨擅,六千年之靈源長流。

世醉醇香,萃秫櫱之精華;天之美祿,收山川之靈秀。杏花名村,汾州舊府,倚呂梁之瓊嶂,襟汾水之清流。峻阜長岑,吐納氤氳之氣;丹溪碧溜,噴涌松柏之丘。古井甘冽,亞蠏黃之水重;神泉醇旨,同虎跑之晶瀅。功沽之巧,既時於麴櫱;水泉乃香,必潔於湛饎。三分顏色,七分精神,清香作骨,淡雅為魂。賦以滋味,不合班香宋艷;擬其形色,深契淨蓮幽蘭。鉛華盡洗,軼塵之洛神湘妃;粉黛不施,絕俗之仙姿玉質。紫府香氛,蘊至化之貞粹;瑤池淑氣,含大道之和平。抱璞參靈,稟古先哲王之淳德;絕眾挺出,儷仁人君子之素風。故能名標上品,位長八尊,經千祀而無廢,歷百代而作珍。

作品注釋

【1】 上皇:太古的帝皇。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儀狄:傳說為夏禹時善釀酒者。《戰國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杏花村遺址出土了4000年前龍山文化時期的酒器,與儀狄造酒的傳說處於同一時期。

【2】 小口尖底之瓮:杏花村遺址出土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釀酒發酵容器小口尖底瓮,是中國最早的一種釀酒器具,表明杏花村釀酒業在6000多年前就已出現。山西杏花村汾酒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白酒祖庭,可以說,中國白酒源於山西,根在汾酒。醇醨:厚酒與薄酒。王禹稱《北樓感事》:“傾酌任醇醨。”五齊六必:古代的釀酒技藝。五齊,《周禮·天官》中講:“酒政舉酒之改令……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緹齊,五曰沉齊。”六必,《禮記·月令》:“(仲冬之月)乃令大酋,秫稻必齊,麴櫱必時,湛饎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無有差忒。”端緒:先例,淵源。《漢書·淮南憲王劉欽傳》:“既開端緒,願卒成之。”

【3】 周官列職:《周禮》有酒正官名,掌有關酒的政令,為酒官之長。《周禮·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旗:星宿名。《晉書·天文志上》:“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飲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哺。”苾芬:猶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詩·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享祀:祭祀。《易·困》:“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郊廟: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宮和祭祖先的宗廟。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使繕修郊廟,翊衛幼主。”告:祭告。

【4】 玉蛆:浮在酒面上的白色泡沫。曾瑞《醉春花·清高》:“玉蛆浮酤。”兕觥:古代酒器。腹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蓋一般成帶角獸頭形。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綠蟻:指浮在新釀的酒上的綠色泡沫。白居易《問六十九》:“綠蟻新醅酒。”犧尊:古代酒器。作犧牛形,背上開孔以盛酒。或說於尊腹刻畫牛形。《詩·魯頌·閟宮》“白牡騂剛,犧尊將將。”

【5】 白墮:北魏著名釀酒師。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晞,以甖貯酒,暴於日中,經一旬,其酒味不動。飲之香美,醉而經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於千里。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名騎驢酒。”鶴觴:葉夢得《避暑錄話》:“白墮酒,當時謂之鶴觴,謂其可千里遺人,如鶴一飛千里。”乾和:一種不攙水的釀酒法,轉指不攙水的酒。竇苹《酒譜》:“張籍詩云:‘釀酒愛乾和’,即今人不入水也。並汾間以為貴品,名之曰乾酢酒。”羊羔:美酒名。宋伯仁《酒小史》:“山西羊羔酒。”累葉:累世。

【6】 柳眼:早春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展,因以為稱。元稹《生春》:“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鵝黃:淡黃色。竹葉:竹葉青。古代酒名。以汾酒為原酒加多種名貴藥品配製而成,含酒精少,酒味醇美。縹青:淺綠色。曹植《棄婦篇》:“綠葉搖縹青。”

【7】 榮光:光榮、榮耀。李白《大獵賦》:“方將延榮光於後昆。”北齊:北齊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被譽為最早國酒,國之瑰寶。冠冕:比喻首位。《三國志·蜀志·龐統傳》:“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乾隆:史載,乾隆皇帝禁燒酒,不禁汾酒。乾隆二年,甘肅巡撫德沛奏摺:“至通行市賣之酒,俱來自山西,名曰汾酒。是甘省非產酒之區,向鮮私燒之弊,似可毋庸置疑。”乾隆七年,山西巡撫嚴瑞龍奏摺:“第查晉省燒鍋,惟汾州府屬為最,四遠馳名,所謂汾酒是也。且該屬秋收豐捻,糧食充裕,民間燒造,視同世業。若未奉禁止以前所燒之酒,一概禁其售賣,民情恐有未便”。天廚:皇帝的庖廚。蕭至忠《送張亶赴朔方應制》:“推食天廚至。”

【8】 清汾兩杯:《北齊書》卷十一載,帝(武成)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武成:北齊武成帝高湛。堯舜千鍾:《孔從子·儒服》:“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榼。古之聖賢,無不能飲者。”衣裳:《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玄化:聖德教化。王維《賀古樂器表》:“奉先天之聖祖,玄化協於無為。”

【9】 瓊杯綺案: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倚爐橫瓮:王績《過酒家》:“倚爐便得睡,橫瓮足堪眠。”酒家之南董:王績被太史令李淳風譽為“酒家之南董”。

【10】 派生九流:派生,引申為從一個主要事物中發展分化出來。九流,泛指眾多種類。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鎮》:“九流人物待陶甄。”明清時期,晉商大規模輸出汾酒技術,並因地制宜,改進工藝,製造出“濃香型”、“醬香型”等各種香型的美酒,由此衍生很多名酒。至今我國不少產地的名酒,酒名仍帶“汾”字,如“漢汾”、“湘汾”等,有的乾脆直接以“汾酒”命名,如“紅星汾酒”、“玉泉汾酒”、“木蘭汾酒”等等,可見汾酒在全國酒業中的影響之深遠。萬博:山西汾酒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白酒品牌唯一甲等大獎章,躍上了國際知名酒品的行列。

【11】 秫櫱:制酒用的糯黍與曲。天之美祿:酒的代稱。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之美祿。”

【12】 蠏黃:蠏黃水。泰州客次井所出之水,可釀酒。周輝《清波雜誌》:“泰州雪醅著名,蓋用州治客次井蠏黃水,蠏黃不堪他用,止可供釀。紹興閒有至都下,用西湖水釀成,頗不逮,有詰之者,云:‘蠏黃水重,西湖水輕。’”虎跑:泉名。晶瀅甘冽,居西湖諸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三泉”。

【13】 功沽:謂器物飲食之精粗美惡。《周禮·天官·酒正》“以式灋授酒材”漢鄭玄註:“作酒既有米麴之數,又有功沽之巧。”麴櫱:酒麴。《禮記·月令》:“麴櫱必時。”湛饎:指釀酒時浸漬、蒸煮米曲之事。《禮記·月令》:“湛饎必潔。”

【14】 班香宋艷:班固和宋玉善辭賦,均以富麗見稱。孔尚任《桃花扇·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

【15】 紫府:道教稱仙人所居。《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教他免墮紅塵,早登紫府。”貞粹;精純粹美。劉禹錫《慰義陽公主薨表》:“益彰貞粹之儀。”和平:平正和諧。焦贛《易林·蒙之小畜》:“陰陽順敘,以成和平。”

【16】 八尊:八種國家級名酒。

作者簡介

楊威,號任士,詩人,辭賦家。1985年5月出生,安徽碭山人。已出版辭賦集《紹熙古澤 一》《喻世明言賦》,代表作有《釣魚島賦》、《夕陽賦》、《雪賦》、《歲寒賦》、《鸛雀樓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