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

15、新時期企業財務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財會月刊》,2002年第7期(獨著); 21、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核心財務指標,《當代財經》,2003年第6期(獨著); 31、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的思考,《會計研究》,2009年第6期,獨著;

中心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的前身是2001年經江西財經大學批准設立、隸屬於會計學院的會計理論研究中心,是一個常設性的學術研究機構,2005年,隨著會計學博士點申報的成功,會計理論研究中心改名為會計發展研究中心,2006年9月成為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研究中心設有主任一名,由我校會計學博士點導師組組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張蕊教授擔任;設行政秘書一名,資料員一名。有120平米的辦公和科研場所,圖書2912本,報紙雜誌39種。中心共擁有專兼職人員5名,全部成員都已擁有博士學位。聘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著名會計專家郭道揚教授,南京大學會計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全國著名財務管理專家李心合教授,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國機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駱家駹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博士生導師蔣堯明教授為學術委員會委員。目前,會計發展研究中心已獨立設定,並成為江西省最大的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中心,在全國會計界也有很大的影響。 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遵循理論與實務研究相結合,以實務研究為主的宗旨,立足現有優勢,著重對會計學科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理論與實務進行研究,主要包括:業績評價、註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及訴訟會計問題研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力爭在這些研究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達到和保持國內先進水平。中心自成為省重點研究基地以來,發表論文57篇,其中權威刊物9篇,CSSCI刊物32篇;資助出版教材專著11本;組織申報並完成課題29項,其中2008年成功申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同時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優勢,與江西銅業公司、誠志股份等大中型企業合作。每年針對學科前沿和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組織一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本中心還支持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和博士生申請課題,積極吸收中青年教師、研究生參加課題組,培養一流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建立一支團結協作、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

中心主任簡介

張蕊,1962年6月生於浙江省千島湖,教授,博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會計學會理事,中國會計教授會理事,江西省會計學會副會長,江西省內部審計師協會副會長,香港國際會計學會理事,中國中青年財務成本研究會理事。曾兩度遠涉重洋深造(1996年6月——1997年6月,1999年9月——2000年6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先後赴荷蘭泥津洛德大學和維也納經濟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曾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奧地利留學生講授過《會計學原理》、《審計學原理》、《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審計》、《西方民間審計》、《審計理論研究》(英文版)、  
《審計理論與實務》、《成本管理會計研究》、《訴訟會計研究》等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
在從事教學的同時,還潛心於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研究工作,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近幾年來,先後在《會計研究》、《審計研究》、《財務與會計》、《當代財經》、《財會月刊》、《中國財經報》、《國際財務與會計》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在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的專著3部,教材3部;主持並完成國際課題1項,國家級課題1項,部省級課題3項;在研的財政部課題1項,省社科課題1項。她所研究的訴訟會計和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及其相關成果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其專著《舞弊甑別與訴訟會計》,榮獲江西省第7屆高校人文社科3等獎,與之相關的論文“開展訴訟會計研究,拓展會計研究的新領域”、“訴訟會計:一個值得研究的新會計領域”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就業績評價方面著有專著《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完成了財政部關於《企業效績評價規則若干問題研究》的課題報告;相關的系列論文有“戰略平衡積分卡: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新指標”、“經濟增值指標: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新指標”(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淺談‘新經濟’時期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建立”(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的變革”(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論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的理論依據”(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影響因素”、“應由誰來評價企業業績?”、“新時期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等,其中,“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的變革”一文榮獲江西省2002年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張蕊教授主要科研成果:
論文:

1、開展訴訟會計研究,拓展會計研究新領域,當代財經(人大複印資料1998年第2期全文轉載),1997年第12期;
2、訴訟會計:一個值得研究的新會計領域,財務與會計,1997年第12期;
3、人力資本中心觀的確立對會計理論的挑戰,《財務與會計》,1998年第3期(獨著);
4、併購審計領域的拓展,《當代財經》,1998年第6期(獨著);
5、戰略平衡積分卡: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新指標體系,《當代財經》,2000年第10期(獨著);
6、經濟增值指標:衡量企業財務經營業績的新指標,《廣西會計》,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2001年第12期轉載)(獨著);
7、21世紀管理會計發展特徵,《財會月刊》,2001年第2期(獨著);
8、淺談“新經濟”時期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建立,當代財經,2001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2001年第7期轉載)(獨著);
9、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變革,《會計研究》,2001年第12期 (2002年獲江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人大複印資料2002年第6期轉臷(獨著);
10、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影響因素,《國際財務與會計》,2002年第2期(獨著);
11、論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的理論依據,《當代財經》,200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2002年第7期轉臷)(獨著);
12、應由誰來評價企業業績,《中國財經報》,2002年4月25日,第二版(獨著);
13、WTO與我國會計教育改革,《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年9月22日(獨著);
14、論註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建立和完善,《審計研究》,2002年第4期(第一作者);
15、新時期企業財務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財會月刊》,2002年第7期(獨著);
16、論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進與拓展,《廣西會計》,2002年第8期(獨著);
17、註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及其抗辨,《會計研究》,2003年第1期(獨著);
18、周轉本金效績評價實行中的若干問題,《財務與會計》,2003年第1期(獨著);
19、從美國會計做假透視審計行為中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國際財務與會計》,2003年第1期(獨著);
20、關於企業效績評價中評議指標合理量分思考,《會計之友》,2003年第4期(獨著);
21、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核心財務指標,《當代財經》,2003年第6期(獨著);
22、法務會計的新領域:為證券民事訴訟提供專家支持,《會計研究》2004年第5期(第一作者);
23、註冊會計師契約誠信問題研究,《審計研究》2004年第3期(第一作者);
24、簡論註冊會計師誠信的重塑,《光明日報》理論版2004年5月25日(獨著);
25、論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目標,《當代財經》2004年第7期(獨著);
26、企業戰略目標的指標轉換,《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獨著;
27、平衡記分卡套用中的問題,《經濟管理(新管理)》,2005年第18期,獨著;
28、作業成本法在捲菸製造業成本核算中的套用研究,《會計研究》,2006年第7期,第一作者;
29、循環經濟對企業會計的挑戰,《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年12月4日,獨著;
30、循環經濟下的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問題研究,《會計研究》,2007年第10 期,獨著;
31、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的思考,《會計研究》,2009年第6期,獨著;
32、高風險形式下企業欺詐與舞弊的防範 《會計研究》 2010年第七期 獨著;
33、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進 《財經問題研究》 2010年第七期 獨著。
專著 與教材:
1. 《西方民間審計》,合著,第二作者,中國財經出版社,1995年6月;
2. 《現代租賃會計與決策》,合著,第一作者,中國財經出版社,1998年6月;
3. 《舞弊甄別與訴訟會計》,獨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1月,(2001年獲江西省高校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 《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獨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4月,(2004年獲江西省高校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5. 《會計審計前沿問題探索》,獨著,中國財經出版社,2004年8月;
6. 《財務報告的列報》,合著(第一),大連出版社,2005年12月。
課題:
1、國家組織市場,中國青年基金會,1993年12月;
2、電算化審計研究,財政部,1997年12月;
3、Fraud and CPA,荷蘭商學院,1997年6月;
4、抓住機遇,開創贛港經濟合作新局面,省政府決策諮詢委,1997年12月;
5、開展江西諮詢服務業研究,江西省科委,1999年12月;
6、南昌捲菸廠財稅問題研究,南昌捲菸廠,1998年12月;
7、民星企業集團對荷談判財務總策劃,民星企業集團,1998年6月;
8、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研究,校級課題,2002年6月;
9、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實施若干問題研究,財政部課題,2002年9月,並獲財政部優秀課題獎;
10、內部審計準則――遵循性審計準則,審計署課題,2002年6月;
11、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理論問題研究,江西省社科2003年6月;
12、註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問題研究,江西省社科課題2004年7月 ;
13. 財務報告的列報,財政部2003年重點課題,組長,2005年7月結題,經費¥50,000元2003casc01052;
14. 南昌捲菸廠成本費用核算與控制問題研究,組長,2005年橫向課題,2006年2月結題,經費¥100,000元;
15. 內部會計控制規範——人力資源,財政部2002年重點課題,項目批准號2001KJA021,2006年6月結題,經費¥30,000元;
16. 江銅集團財務管理問題研究,組長,2006年橫向課題,2007年8月結題,經費¥100,000元;
17. 房地產開發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組長,江西省人文社科課題,2007年12月結題,經費¥5,000元;
18. 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組長,國機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委託橫向課題,2008年5月結題,經費¥100,000元;
19. 江西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研究,組長,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規劃項目(06YJ112), 2008年12月結題,自籌經費;
20. 獨立審計契約問題研究,組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課題(GL06204)(贛教社政字[2006]30號),2008年12月結題,經費¥5,000元;
21. 江西銅業集團資金集約化管理研究,組長,橫向課題,經費¥100,000元,2009.11;
22. 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環境會計問題研究,排名第二,江西省科技廳,2009.3。
獲獎:
1. 舞弊甄別與訴訟會計,獨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2001年獲江西省高校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 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變革,獨著,《會計研究》2001年第12期,2002年獲江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8月獲中國會計協會、中國青年財務成本研究會“天健杯”優秀科研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3. 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獨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2003年12月年獲江西省高校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4. 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實施若干問題研究,組長,財政部課題,2002年9月結題, 2004年12月獲江西省財政學會“江西省2002-2003年度財政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5. 法務會計的新領域:為證券民事訴訟提供專家支持,第一作者,2005年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5年12月獲中國會計學會2004年度會計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6. 論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的理論依據,獨著,獲2002年度會計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7. 論註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一作者,獲2001-2002年度校優秀科研成果獎;
8. 2007年5月《南昌捲菸廠成本費用核算與控制問題研究》,組長,橫向課題,獲2005-2006年度江西財經大學服務江西經濟和社會發展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9. 作業成本法在捲菸製造業成本核算中的套用研究,組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7.7,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號12-3-08-99-1;
10.“循環經濟下的企業的戰略經營業績評價問題研究”獲江西省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09.10。

機構設定

中心主任 張蕊
副主任 蔣堯明
名譽主任 廖進球
行政秘書 周貴文
資料員 陳劍洪
下設研究室負責人
會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室負責人 蔣堯明(兼)
審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室負責人 張蕊(兼)
公司財務管理研究室負責人 章衛東
財務諮詢中心負責人 樹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