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

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

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西靠鹽城市區,東臨黃海之濱,在沿海高速以東,新洋港以南,中期規劃50平方公里,近期規劃26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6.69平方公里。目前是中國規劃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環保產業基地,是江蘇沿海經濟帶上瀕海最近的國家級環保產業基地。

發展目標

在近期規劃26平方公里、啟動區6平方公里的區域,將水、電、汽、污水處理、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全部配套到位,建成“九縱五橫”的道路網路,逐步形成以環保裝備製造、節能設備、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和固體廢棄物利用為主導的環保產業新格局。同時,精心打造“環保小鎮”,加緊研發平台建設,努力打造沿海大開發和鹽城大市區發展的新的經濟成長極。

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位於蘇北鹽城沿海高速東側,是國務院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後在江蘇沿海地區重點規劃布局的唯一環保產業基地、國內最大的環保產業基地,它緊鄰江蘇兩大世界級生態濕地保護區--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和麋鹿自然保護區,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鹽城環保產業園處於鹽城市區東部重點發展區域,它西距市區中心城區10公里,東距黃海海濱42公里。距主城區、鹽城最重要的商服設施瀛州賓館星級、海悅大酒店、海關、商檢等車程度都在10分鐘內。正在建設的沿海鐵路、公路使環保產業園的交通網路更加流暢。

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成立一年多來,以超常規的速度快速推進園區各項工作,一年多時間內完成了近40公里的路網建設,綠巢以七天一層的進度快速崛起,300畝的生態湖、八十萬土方的挖掘任務僅用了28天就順利完成,吉地達、科行8萬平方廠房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3個月時間。目前基本完成一期規劃範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集科技研發、商住辦公、總部經濟於一體的區域功能服務區“環保小鎮”初具規模,同濟大學研發中心、中建材環保研究院等知名研發機構正式入駐,投資10億元以上的閩盛環保工業材料城、吉地達、科行等重點項目一期工程投產達效,宇達、三菱塗附磨具等20個重點項目年底有望投產,園區被授予國家環保裝備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江蘇省首批科技產業園、江蘇省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等牌子。6月1日,羅志軍省長親臨視察並充分肯定園區建設取得的成績。上半年,園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可突破5000萬元,增幅超過100%,實際利用外資1580萬美元,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當前,園區正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已入園的科行、吉地達、宇達的作用,大力度招引領軍企業;利用已進入的研發平台,積極招引新的研究院所,努力在煙氣治理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努力實現利用三到五年時間,打造“中國煙氣治理之都”的目標。

地理位置

中國鹽城環保產業園地理位置:

發展現狀

經過三年多的快速崛起,鹽城環保產業園已成為全國規劃面積最大、領軍企業聚集最多、產業發展層次最高的環保專業化園區。2012年6月份,投資12億元的國內煙氣治理領域龍頭企業福建龍淨項目破土開工,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已逾時序進度近三個月。

鹽城環保產業園積極探索重大項目建設的新型管理模式,實行“流動指揮部”管理和服務,不斷提高行政效能,有效推進了重大項目建設。今年以來,鹽城環保產業園已成功地引進了 丹麥弗洛微升、浙江天宏、慧聰網、廈門三維絲、美國威爾能、中電投遠達環保、 國電龍源 萬邦達 、北京碧水源、重慶九龍電力(中電投)等行業龍頭項目,與中科院、國家環科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大院大所大學成功建立良好的政產學研合作關係,成為國內集聚煙氣治理領軍企業最多的園區,開工建設了浙江菲達、中科院過程研究所等9個領軍型項目,竣工投產了華暉環保、中科重工、康師傅礦物質水等項目13個,投資總額達400多億元。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

地質 亭湖區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蘇北斷坳。自燕山運動以來,這裡是持續的沉降區,沉積物深厚。 地貌 亭湖區為平原地貌,地勢低平,區內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足8米。 河流,主要有通榆河、串場河、新洋港等。串場河,南起海安縣與通揚運河相接,向北經富安、東台、劉莊、鹽城、上岡到阜寧,與射陽河相通,境內全長145公里。新洋港,在鹽城市區與蟒蛇河相接,向東穿過串場河在射陽縣境內入海,全長69.8公里。

土壤 亭湖區土地肥沃,204國道以東地區為砂性土壤,適合根菜類生長;204國道以西為粘性土壤,適合水生蔬菜生長。

氣候條件

亭湖區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由於賓鄰黃海,海洋調節作用非常明顯,雨水豐沛,雨熱同季。冬季受西伯利亞高壓控制,多偏北風,天氣晴好,寒冷而乾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多偏南風,炎熱而多雨。全年平均光照2240小時—2390小時,其中春季占25%,夏季占29%,秋季占24%,冬季占22%。無霜期209—218天,平均氣溫為13.7℃—14.4℃,最低氣溫為-13.7℃,最高氣溫39.1℃。年降水量平均在910毫米—1060毫米之間,年降水日100天—105天。

交通條件

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 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

西部緊鄰沿海高速公路。

中部有省道S331通過。

北部有新洋港5級航道,是鹽城市區的主要內陸航道,離國家一級港口大豐港30公里。

西側5公里處有鹽城飛機場

產業園交通優勢明顯。園區地處鹽城沿海工業走廊的中心區域,是連線蘇南、蘇北的重要交通樞紐。集鐵路、高速公路、航空、運河、海港為一體的交通網路已經形成,園內企業10分鐘內均可進入各類交通網路。

發展優勢

人力資源優勢:依託鹽城工學院、鹽城師範學院提供各種高素質人才,鄰近的技師學院、鹽城生物工程學校每年培養技術工人3萬餘人。

產業基礎優勢:全市擁有環保企業200多家,環保產業銷售收入占江蘇省的8%,是江蘇省五大環保產業基地之一。2009年一月,鹽城市環保裝備產業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

政策支持優勢:江蘇鹽城環保產業園是鹽城市重點打造的招商平台,政府在土地供給、政策保障、產業選擇、人才支持上都給與最充分支持,行政服務環境優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