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

(一)研究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二)研究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具體方法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地位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平裝: 33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3542589
條形碼: 9787503542589
尺寸: 23 x 15.8 x 2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馬福運,1973年生,河南台前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現為河南師範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支持計畫(人文社會科學類)、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獲得者。
近幾年來,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高校理論戰線》、《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5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複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一類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河南省教育規劃課題等多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多項;參著2部;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多個學術獎勵;曾獲得“中國人民大學首屆研究生學術新星”榮譽稱號。

內容簡介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作者以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作為研究基礎,借鑑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邏輯學等相關學科研究的方法,對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深入分析:通過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思想政治工作的論述、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治國方略、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積極成果的研究,深入探討了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淵源;通過對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基本過程的研究,系統梳理了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形成的歷史軌跡和發展的基本脈絡;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從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理論特色、理論創新、歷史地位等方面,論述了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當代價值。書稿中對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論述,從理論到實踐、從歷史到現實、從巨觀到微觀,展示出理論的系統性、結構的合理性、視角的新穎性、觀點的思想性、語言的流暢性。

目錄


緒論
一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研究現狀
二 研究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三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
四 研究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方法
(一)研究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二)研究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具體方法
五 本書的創新之處及框架結構
(一)本書的創新之處
(二)本書的框架結構
第一章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淵源
一 馬克思主義關於思想政治工作的論述
(一)關於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的論述
(二)關於人的本質與人的全面發展的論述
(三)關於無產階級意識必須灌輸的論述
(四)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論述
(五)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論述
二 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一)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民眾頭腦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地位
(三)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實事求是和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
(五)堅持平等待人、以身作則的民主原則
(六)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
(七)堅持全黨動員、齊抓共管的組織原則
三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治國方略
(一)肯定優秀傳統文化和治國方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和治國方略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三)借鑑優秀傳統文化和治國方略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四)總結中國先哲前賢的治國經驗而提出“以德治國”方略
四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積極成果
(一)論述了學習借鑑國外優秀成果和先進管理經驗的重要性
(二)肯定了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存在的價值和規律
(三)強調了學習借鑑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有益成果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形成
一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
(一)國際背景:西方敵對勢力意識形態滲透的壓力日益加劇
(二)國內背景:經濟社會變革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強烈衝擊
(三)黨的建設:出現的新情況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二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形成發展過程
(一)孕育階段(1943-1947年)
(二)萌芽階段(1947-1980年)
(三)探索階段(1980-1989年)
(四)形成階段(1989 1997年)
(五)發展階段(1997-2002年)
第三章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上)
一 關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二)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
(三)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
二 關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一)目標: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任務:提高人們的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素質
三 關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二)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主線的思想政治教
育內容
第四章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下)
四 關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
(一)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二)必須始終做到理論聯繫實際
(三)必須始終為“兩個文明”協調發展服務
(四)必須始終做到密切聯繫民眾
(五)必須始終堅持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相結合
(六)必須始終堅持與物質利益相結合
(七)必須始終堅持與嚴格管理、健全法制相結合
五 關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二)對症下藥,因人施教
(三)表揚為主,勇於批評
(四)理論灌輸,思想疏導
(五)典型示範,榜樣引導
(六)藉助網路,最佳化載體
六 關於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
(一)領導機制
(二)運行機制
(三)保障機制
(四)評估機制
第五章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當代價值
一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理論特色
(一)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二)以人為本的人學特色
二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理論創新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思想的創新
(二)“以德治國”方略:對思想政治教育戰略地位的創新
(三)“四個如何認識”: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
三 江澤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歷史地位
(一)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二)反映了形勢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三)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經驗
結 語
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