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滬級Ⅰ型(053H)飛彈護衛艦

“江湖”級飛彈護衛艦是中國海軍第一種自行研製的飛彈護衛艦,序號爲0-53H型,由上海滬東造船廠設計和建造,首艦510號於1975年12月28日正式服役。至今該級發展了三種改型,共28艘。“。

簡介

主尺寸:長103.2米、寬10.8米、吃水3.19米
排水量:標準1425噸、滿載1661.5噸
主機:兩台12PA68TC柴油機,每台功率8000馬力
航速:26節,最大航程7200公里
編制:190名
武裝配備: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飛彈發射架2座;單管100毫米主炮2座,雙聯裝37毫米炮6座;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發射器2座;艦尾設有4座深彈發射炮和兩個深彈發射架。
中國在1970至1990年代初期建造了28艘江湖級巡防艦。

內容

“江湖”I型該型艦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反艦飛彈近海發射平台。在此之前,中國海軍的飛彈護衛艦是更小一些的“成都”級,仿蘇“里加”級建造,反艦飛彈是1971-1975年間改裝的,只攜載兩枚,火力太弱;噸位也不足(1320噸),續航能力低。“江湖”I型就是爲了填補“旅大”級驅逐艦至“成都”級護衛艦之間的空白而建造的,主要用於在近海執行護航、護漁、反艦、反潛、布雷、巡邏、警戒和支援快艇作戰等任務,同時具有有限的防空能力。80年代,該型艦還向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出口。“江湖”I型爲高幹舷平甲板型,雙機雙槳雙舵,艏柱前傾,艦艏有較大舷弧和短舷牆,以改善艦在大風浪航行時的甲板上浪。主船體結構爲縱骨架式,材料用高強度合金鋼,內部部分結構採用鋁合金材料。全艦共分12個水密盤貨,可在任意兩個相鄰艙室進水情況下保持不沈。舭部設減搖鰭裝置。全艦總長103。2米,寬10。8米,型深6。3米,政黨排水量1600噸,滿載排水理2000噸,最高航速26,續航力4000海里/18節,無海上橫向補給接受裝置,但可接受縱向油、水補給。主機爲2台12E390V中型柴油機。該機爲12缸V型機,缸徑390毫米,轉速480轉/分,單機功率8000馬力。2台主機集中布置於主機艙,兩個輔機艙內設有4套柴油發電機組,其中3套電站容量400千瓦,一套120千瓦,總容量1320千瓦。機艙設集中控制室,可對主機、輔機進行集中監視和遠距離控制。艦艏設定2座五管火箭式深彈發射裝置,射程1200米,人工裝填;艦艏和艦艉上甲板中線處各設1座單管100毫米主炮,射程16千米,射高9。5千米,半自動,射速15發/分。主要用於對艦,對岸;艦艏上層建築的甲板室前部兩舷和艦艉甲板室頂板分別配置了2座37毫米雙管艦炮,主要用於防空,在“江湖”級護衛艦的各個改型艦中,防空火炮的布置形式和數量都基本如此。艦橋甲板與2層甲板等高,頂部設傳統的露天指揮台和一座光學測距火炮指揮儀,這是全艦火炮的主要火控裝置。主桅上集中了全艦的探測設備,最處爲“高桿A”敵我識別天線,“細網”對海/對空搜尋雷達兩旁有2個“方頭”敵我識別天線,前面是“海王星”導航雷達;01甲板設定“方結”目標指示雷達及2個電子戰天線,主桅底部兩側各設一座3管近程干擾彈投放器,是近年新增的。中部上層建築只有一層甲板室,布置煙囪和交通艇;艉部甲板室上主要布置2座37毫米雙管艦炮。艏部、舯部、艉部上層建築之間的上甲板中線處,設有2座雙聯迴轉式飛彈發射裝置,共4枚“SY-1”艦對艦飛彈,是該艦主要的攻擊武器。艦艉設4個BMB-2深化彈發射炮和2個深彈投放架。另外,艦上還設有雷軌,可攜帶數十枚水雷。反潛探測領先艦殼中頻聲納。所有武器都有獨立的火控系統,無作戰情報指揮中心。與“成都”級護衛艦相比,“江湖”I型艦的反艦火力和噸位都增強了,和中國海軍同期其他艦隻一樣,“江湖”I型艦幾乎是一種一次性攻擊武器平台,反潛與防空能力較差,防空武器依賴無雷達火控系統的火炮,而且自動化程度低,不能全天侯作戰;全艦缺乏“三防”作戰能力。該型艦共建造了21艘,反於1981年停止了建造。“江湖”II型從1982年起,中國海軍陸續接收了大約3艘“江湖”II型飛彈護衛艦,舷號分別是533、534、543。這型艦大概是中國嘗試改進“江湖”I型艦的開始,又有人稱之爲“長沙”級。艦型與I型艙大同小異,艦艏舷牆已取消,仍爲雙機雙舵柴油機動力。據推測,該型艦採用了法國的皮爾斯蒂克柴油機,航速增至28節,動力和電站功率都加大了。煙囪形狀有所變化。該型艦建造初期,除了用2座雙管100毫米火炮取代了I型艦上的單管火炮外,幾乎沒有多大的變化。該火炮是國內自動研製的,據稱得到了法國公司的技術援助,最早曾裝備在兩艘“江東”級護衛艦上。原I型艦上的光學指揮測距儀已不再裝在II型艦上,人們猜測將要爲新的100毫米火炮配備某種雷達火控系統。最近幾年,“江湖”II型護衛艦配齊了雷達探測設備。艦橋頂部設一個“黃蜂頭”343型火控雷達。用於2符合100毫米主炮的控制;4座37毫米艦炮則由安裝在艦艉甲板室上的1部“賴斯蘭普”341型火控雷達控制;爲加強對空探測,還配備了一部對空警戒雷達(型號不詳),該雷達已配備在“旅大”II型飛彈驅逐艦和最新的“江湖”II型護衛艦537艦上。其餘的電子設備及武器與“湖江”I型機同。儘管“江湖”II型艦的改進是有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江湖”II型艦上的火炮、火控及探測系統與“江湖”II型艦基本是一致的,與“江湖”I型也有一定的通用性,這表進中國海軍較重視裝備的序列化、標準化和通用化。另外,“江湖”II型艦隻建造了3艘,說明中國海軍已改變了過去那種只注重艦隻數量的作法,而採取了少建多試的發展模式。“江湖”II型只不過是一種過渡型,幾乎就在建造該型的同時,滬東船廠已在設計和建造更新的“江湖”III護衛艦。“江湖”III型1986年底服役的“江湖”III型飛彈護衛艦首艦535艦標誌著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達到了新的水平,目前,該型艦已有3艘(535、536、537)艦服役。該型艦艦體仍然是由“江湖”II型艦發展而來,正常排水量1700噸,滿載排水量2100噸,2台柴油機總功率超過20000馬力,最高航速可達30節,電站功率也明顯增大。動力裝置控制實行機艙集控室、艦橋和機旁應急三級控制,政黨情況下可實現機艙無人。艦體採用全封閉、全空調、長橋樓結構,是中國海軍第一種具備“三防”作戰能力的水面艦隻。各種自動化裝置和系統的廣泛使用,使全艦艦員比“江湖”II型艦減少了三分之一,只有130人,基本上接近國外同類先進艦隻的水平,大大改善了艦員居住性和適航性。全艦作戰系統共分6大部分。1。反艦飛彈攻擊系統該系統由352“方結”目標指示雷達、作戰室內的4個顯控台,艦舯部8具C801反艦飛彈發射裝置組成。C801號稱中國“飛魚”,長5。814米,直徑0。36米,翼展1。18米,重815千克,戰鬥部重165千克,固體燃料發動機,最大射程45千米,飛行速度0。9馬赫。2、100毫米火炮系統該系統由2座雙聯裝100毫米主炮,343“黃蜂頭”火控雷達及顯控台組成。該火炮已成爲中國海軍護衛艦的標準主炮,射程22。5千米。3、7毫米主炮系統該系統由4座雙管37毫米艦炮和一部341“賴斯蘭普”火控雷達組成,能有效付斜距3500米以內的飛行速度300米/秒的空中目標,單座發射率爲480發/分,初速860米/秒。該系統一次僅能控制其中2座火炮對以任何角度進襲的一個空中目標進行射擊。這也是中國海軍的標準防空火炮系統。反潛系統該系統由AJD-5艦殼中/低頻聲納和布置於艦艏的2座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組成。火箭式深彈直徑250毫米,射程1200米,彈重71千克,裝藥32千克,爆炸深度0~300米。原“江湖”各型艦上的深彈發射炮與投放架已不再配備在“江湖”III型艦上。電子戰系統該系統由923型雷達預警接收機、981主動式干擾機、近程箔條誘餌發射裝置組成。該電子戰系統是全新研製的,從未在任何其它級別的艦別上裝備。作戰情報指揮控制系統該系統對來自警戒/搜尋雷達、敵我識別器、導航雷達、電子戰天線和聲納輸入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可以完成空中、水面和水下戰術圖像的編輯和顯示;多目標跟蹤;威脅判斷;目標指示;武器分配;目標識別、分類。全艦狀態監視、數據記錄和訓練模擬。但不包括武器火控,各武器系統都有自己獨立的火控顯控台,既可以通過作戰指控中心聯合作戰,必要時(如指控中心遭損)也可以脫離作戰指控中心獨立射擊。出口泰國的2艘“江湖”III型艦上的作戰指控系統爲2KJ-3型,只包括指揮的控制功能(C2),數據鏈及各通信系統並未綜合在內。最新的537號飛彈護衛艦已在煙囪後加裝了一部對空警戒雷達。在擊敗了歐洲艦艇軍火商的競爭之後,中國獲得了泰國海軍的4艘“江湖”III級護衛艦訂單。後來,“江湖”III級護衛艦較高的效費比將是其進入世界護衛艦市場的籌碼。泰國海軍宣稱其“昭披耶”級(即“江湖”III型)的作戰效能是MEKO200型艦的85~90%,而其價格僅爲後者的1/4。“江湖”IV型該型護衛艦的模型和圖片最早曾在1988年上海一個國際防務展上出現。這是中國海軍試圖在護衛艦上配置艦載直升機系統以改進“江湖”級艦不佳的反潛能力的一個嘗試。首艦544號已在北海艦隊服役,沒見後續艦服役的報導。544艦仍沿襲了“江湖”II型艦的艦體和橋樓甲板,上層建築分成兩大部分,當中國一迴轉式飛彈發射裝置隔開,艦艏部分仍與“江湖”II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艦艉。原“江湖”II級的後主炮、副炮及一座飛彈發射裝置均已取消,甲板室一直從煙囪下延續到距艦艉19米處,甲板室頂板設有機庫、機庫甲板延伸至艦艉,形成一個長21。6米、寬10。8米的直升機起降甲板,甲板上有“魚叉”式直升機助降裝置。機庫長15。2米,寬8。5米,高5。6米,可容納一架“直-9”A多用途直升機。該艦其餘的武器系統是:1?單聯100毫米火炮系統該系統由一座設於艦艏的法國克勒索。羅亞爾公司100毫米緊湊型艦炮及火控系統組成。該炮是中國購買的2座同類火炮中的一座。37毫米艦炮系統該系統由設在機庫頂端的341“賴斯蘭普”火控雷達及4座雙管37毫米艦炮組成,與“江湖”II/III型艦相同。反潛系統作爲反潛型護衛艦,“江湖”IV型武器配置比較完善,分遠、中、近三個層次,遠距反潛使用艦載直升機;對中距目標使用艦載反潛魚雷,其三聯裝發射裝置分別布置於飛行甲板下的兩舷,這種標準的324毫米發射管能發射西方及目前的輕型自導魚雷;近距目標則由艦艏的火箭式深彈負責攻擊,目標探測和定位則依靠直升機的吊放式聲納、聲納浮標及艦殼中/低頻聲納來完成。電子戰系統該系統基本上與“江湖”II型艦相同。主要的探測、導航、通訊系統都與“江湖”II級相同,但取消了“方結”目標指示雷達,其位置已用來安裝NAJA光電指揮儀,故艦舯部雙聯裝飛彈發射裝置已不會再用來攜載“SY-1”反艦飛彈,改爲某種反潛飛彈發射裝置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總之,從武器配置情況看,“江湖”IV型具有典型的試驗艦性質。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中國海軍的“江湖”級護衛艦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強調對艦攻擊能力。重視艦炮火力支援能力。防空能力各有千秋。電子戰系統性能較完善。反潛能力一艦化。作戰指揮與火控系統生命力較強。如果說1975年服役的“江湖”I型艦與西方同類艦有20年差距的話,那麽“江湖”III型護衛艦則把這種差距縮小几乎爲零,注意到這樣的一個事實十分重要,那就是:從“江湖”I到“江湖”III,中國海軍只花了10時間
2台柴油機20000馬力。
排水量:1820頓
長:103米
寬:10.8米
乘員:200
航速:26節
續航能力:4300公里
武器:4發C-201飛彈,1門100毫米火炮,8門37毫米火炮,324毫米魚雷6條,10發反潛火箭,1架Z-9直升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