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古鎮

江平古鎮

自然風景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距東興市區15公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江平原為江坪,是一塊沖積平地。在這塊土地上,原是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長滿檀香樹、紫荊、松、杉等名貴木材。光緒13年,江平就成立了“南服書院”,積極培養地方人才。光緒11年,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商人為方便經商,也在這裡成立了廣州會館,法國人則建起了精緻的教堂,收羅門徒,廣為傳教,每至周末,鐘聲迴蕩,振人心脾。過去的江平真可謂文人薈萃,商賈雲集之地。因此,在防城境內,該地當時的教育,經濟都算是發展得比較早的。江平不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更令時人讚嘆的是。這裡還有奇異的景致。至今還盛傳著的八大景點。古寨煙霞、印嶺橫江、松亭鶴室、珠墩夜月、同皮古潛、銀坑瀑布、五指高峰、棋盤夜燈。

基本信息

介紹

江平鎮依山、傍海、沿邊,自明洪武元年始就已成為四方通衢之重鎮,獨特的區位孕育了濃郁的地方特色,流淌的歲月沉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在鎮轄38公里綿長海岸線的環抱下,漢、京、壯、瑤等多民族和諧共處,京族、邊關、海洋、長壽、嶺南等多元文化和中西文化完美交融,勤勞智慧的江平人民,秉承山的堅韌、海的善納,親手創造出一項項輝煌的文化藝術。這裡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哈節和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民歌、京族魚露及京族服飾製作技藝;有國家AAAA級景區--京島風景名勝區,以及萬鶴山濕地公園、京族博物館、江平老街、黃竹古漢文化等知名文化旅遊景點。 2011年3月17日,江平鎮打造自治區特色文化名鎮的帷幕全面拉開,兩年來,該鎮黨委、鎮政府堅持"修古街、建名鎮、提品位"的建設思路,以項目建設為重點,精心組織,加強協調,科學規劃,落實資金,紮實有效地推進特色文化名鎮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江平鎮文化品位和城鎮化水平。 鎮容村貌大改觀。 經過兩年的打造,江平老街舊貌換新顏。紅旗路等7條老街共2596米街道的青石鋪設及排水排污工程建設如期完成;完成房屋立面改造331間,完成表演戲台、文化廣場、老街旅遊標識建設、遠程教育廣場、漁家風情報亭、濱海公路美化靚化等項目工程。正在施工的有老街文化小品雕塑、政府前後廣場改造、老街遊客服務中心建設。

簡介

江平古鎮距東興市區15公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江平原為江坪,是一塊沖積平地。在這塊土地上,原是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長滿檀香樹、紫荊、松、杉等名貴木材。光緒13年,江平就成立了“南服書院”,積極培養地方人才。光緒11年,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商人為方便經商,也在這裡成立了廣州會館,法國人則建起了精緻的教堂,收羅門徒,廣為傳教,每至周末,鐘聲迴蕩,振人心脾。過去的江平真可謂文人薈萃,商賈雲集之地。因此,在防城境內,該地當時的教育,經濟都算是發展得比較早的。

景點

江平不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更令時人讚嘆的是。這裡還有奇異的景致。至今還盛傳著的八大景點。

一、古寨煙霞,位於現在江平鎮江龍寨頭組一帶。古時,那裡古木參天,人煙稀少。每至早上或傍晚,便生煙起霧,整個寨子一片迷濛,在朝輝夕陽的照映下,如人間仙景,迷醉遊人。

二、印嶺橫江,位於原江平公園對面。這裡有一座如印的土嶺,立於款款東流的江平河中,使該處的江水一分為二。

三、松亭鶴室,位於現在的江平紅坎村。當時,那兒有五棵大松樹,每棵三個大人手拉手也合圍不過。五樹鼎立,相距數丈,有致的排列著。如傘蓋的樹冠上,停留著數以千計的“人仔鶴”。這些鶴們早上出海尋食,晚上在松樹上歇息。

四、珠墩夜月,這是漁家人最先發現的一處水中美景。此景位於江平河出海口的白龍珍珠場一帶。海水圍著的一個寸草不生的圓圓土墩上,積滿了各式各樣的貝殼,每至夜幕降臨,無論是月光如水、繁星滿天還是伸手不見五指,該處一樣閃閃發光,且夜越黑墩越亮。近看,如鑲滿珠子;遠觀,則如一輪明月落於水中。甚為蔚觀。

五、同皮古潛,古時,在風光如畫的同皮灣,有一條地下暗河直通東興,從大營腳(現舊東中一帶)流入北崙河。

六、銀坑瀑布。所謂銀坑,其實是人們在那山溝里發現了似銀的銻礦而得名。銀坑瀑布位於黃竹村高英山腳下,那裡竹木成林,四季常青,淙淙之泉匯成溪流,突然遇到數丈高的斷層絕壁,便飛流直下。

七、五指高峰,即現在與江平鎮隔河相望的觀音山一帶,這帶山嶺,有五峰並立形似五指而得名。山的深處,冬暖夏涼,泉水潺潺,綠陰如蓋,空氣清新。

八、棋盤夜燈。相傳,棋盤嶺頂曾有三個仙子攜燈在那裡日夜對弈。因棋藝不相上下,長弈不綴,故仙燈長明。夜間,遠遠看去,整座山頂通明透亮,如美玉水晶一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