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橋

永隆橋

永隆橋 在福建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口。據《福建通志》記載,系明洪武十年(1377)所建,距今已600多年,是閩西尚存的古屋橋中最古老的一座。長85米,寬6米,4墩5孔,橋面分設24楹穿枋架構,屋面築有3個兩層傑閣,雄偉壯觀。距橋百步,是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文昌閣和天后宮,形成頗具特色的璧洲士庶古建築群。

簡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 在莒溪鎮璧洲村口。據《福建通志》記載,系明洪武十年(1377)所建,距今已600多年,是縣內尚存的古屋橋中最古老的一座。長85米,寬6米,4墩5孔,橋面分設24楹穿枋架構,屋面築有3個兩層傑閣,雄偉壯觀。距橋百步,是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文昌閣和天后宮,形成頗具特色的壁州古建築群。

連城璧洲文昌閣 連城璧洲文昌閣

詳細信息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連城廊橋、客家風雨橋

永隆橋依山而建,橫跨莒溪,橋長85米,寬6米,高7.5米,為南北向四孔等跨風雨橋(俗稱屋橋)。橋墩用花崗岩條石砌成。橋身用優質園枕木堆疊成倒三角形,分七層縱橫迭鋪。橋面遍鋪鵝卵石,橋上建橋屋,26對木柱支撐硬山式屋頂,屋橋兩邊各有20開間,外邊為雙層擋風薄木護板。橋頭建重檐歇山式頂閣樓,名"仙宮",橋中和橋尾各突起一座歇山式較矮閣樓。為了保護橋墩不致被沖壞,橋以下約30米處,另築砌有堅固的石陂攔洪壩,以緩解水勢,雖經幾百年風雨沖蝕,至今未受損毀;橋下的枕木,經歷幾百年負荷,一直沒調換,仍不腐朽。永隆橋結構科學,造形美觀,古樸雅致。橋身側於溪中,山光水色,相映生輝。

項南先生所書"永隆橋"名匾,懸掛在橋的兩端,使該橋增色不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