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學碩士點

水產養殖碩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被批准,面向全國招生。於1986年開設水產養殖本科專業,1987年開始招生,1993年掛靠動物科技學院基礎獸醫學碩士點招收魚病病理學方向碩士生。學位點教學科研人員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4人,博士4人,在職博士生2人。另有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3人。教學、科研生產用房1000多平方米,校內水產養殖基地110餘畝,配套設施齊全。學位點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310多台件,總價值360餘萬元。

水產養殖碩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被批准,面向全國招生。於1986年開設水產養殖本科專業,1987年開始招生,1993年掛靠動物科技學院基礎獸醫學碩士點招收魚病病理學方向碩士生。學位點教學科研人員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4人,博士4人,在職博士生2人。另有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3人。教學、科研生產用房1000多平方米,校內水產養殖基地110餘畝,配套設施齊全。學位點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310多台件,總價值360餘萬元。校圖書館、院系資料室藏書豐富,資料齊全。學科對外交流頻繁,學術氛圍好。先後承擔了國家、部、省級各類課題30餘項,現有在研課題18項,近3年年均科研經費約120萬元,其中“草魚抗病基因工程研究”為國家863計畫。在已完成的項目中,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湖南農業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獎省教改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農業大學教改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發表科研論文18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2部。8年來已招收碩士生44名,21人已畢業,其中3人博士畢業後在英國工作。學位點目前每年招生6~8人。學科領銜人肖克宇教授是水產系主任、湖南省政協委員。學科分水生生物學、水產動物遺傳與繁育、水產增養殖學、水產動物醫學四個研究方向。水產動物醫學方向主要研究水產動物的病原、病理、藥物、免疫、疫病診斷和防治技術;水產動物遺傳與繁育方向主要研究水生動物的遺傳結構和育種技術;水生生物學與水產養殖學方向主要研究珍稀、名優水生生物資源的種類、分布、保護以及增養殖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方向:

1、水產動物增養殖學:研究水產動物的主要生物學特性、營養需要與飼料研製、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技術、水產餌料生物學與培養技術、現代漁業原理和技術、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技術等。
2、水產動物醫學:以引起水產養殖動物疾病的病原體和環境條件為研究對象,開展水產動物病原生物、水產動物疾病檢疫防疫、水產動物疾病流行病學、水產動物免疫與疾病控制、水產動物新醫藥、微生態製劑、水產動物病理等方面的研究。
3、水生生物學:以我國的經濟魚類及其它水生經濟動、植物為研究對象,開展系統而深入的漁業生物學及其與漁業增殖有關的基礎理論、套用基礎和開發研究;開展漁業環境保護的基礎理論及套用研究;開展有關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和套用基礎研究。
4、水產動物遺傳繁育:主要研究生物技術在水產動物種苗產業中的套用,水產動物種質資源的鑑定、評價、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水產動物的各種性狀的遺傳規律及遺傳改良,水產動物的生殖生理、胚胎髮育及人工繁殖技術等。

學術隊伍:

目前本碩士點學術梯隊人員共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教授6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人,2人具有碩士學位。
主要研究人員:
肖克宇:教授,碩士點領銜人,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醫學。
王曉清:教授,博士,碩士點領銜人助手,研究方向為水生生物學和水產動物增養殖學。
劉小燕: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醫學。
謝新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遺傳繁育。
章懷雲:教授,博導,兼職本點碩士生導師(中南林業大學),研究方向為分子生物學。
魯雙慶:教授,博士,兼職導師(長沙學院)。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遺傳。
郭照亮:教授,兼職導師(佛山科技學院)。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增養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