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人物口頭傳說大觀

水滸人物口頭傳說大觀,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發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裝: 61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1320683
條形碼: 9787501320684
尺寸: 20 x 13.6 x 2.8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兆陽,男,字春輝,號沛丘,筆名魯豫蘇、魯岳等。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於江蘇省沛縣關帝廟村。祖籍山東省定陶縣大樊莊村。一九六三年畢業於甘肅師大中文系。一直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數十年堅持業餘創作,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東作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民俗學會、中國《水滸》學會會員;山東民協理事;濟寧市民協副主席、特邀作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流傳於山東梁山地區的民間傳說故事為基礎、整理出50多萬字的《水滸》一百單八將及其後代的英雄故事。書中所講,都是施耐庵《水滸傳》中所沒有的故事,反映了梁山地區人民對《水滸》英雄的崇拜及希望其有良好結局的美好願望。《大觀》以其大量的口頭文學,有力地證明了,人民的反對封建統治的鬥爭和理想,是怎樣培育了《水滸》這部偉大傑作的產生,這是毋庸細說的了。

媒體評論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雖把《水滸》列為“元明傳來之講史”下篇中的主要代表作(明代崇禎末年,一百一十五回的《忠義水滸傳》,也確曾與《三國志演義》由書坊合刻為《英雄譜》,廣為流傳),但從“講史”的內涵特徵來講,《水滸》與《三國演義》,特別是成書後的作品,又有著性質上的根本差別。儘管它們也都各自有過平話的底本,如:《全相三國志平話》和《宣和遺事》,而從於史有徵的創作依據來看,前者雖近草莽氣息,卻並不脫離歷史事實的線索,而後者雖也有簡略的史實記載,則主要是“見於街談巷議”。即使在說書場上,也還是以某個英雄人物的“傳奇”作為獨立的故事,如《宣和遺事》所記錄的節目:
“楊志等押花石綱阻雪違限,楊志途窮賣刀殺人刺配衛州,孫立等奪楊志往太行山落草。石碣村晁蓋伙劫生辰綱,宋江通信晁蓋等逃脫,宋江殺閻婆惜題詩於壁,宋江得天書有三十六將姓名,宋江奔梁山泊尋晁蓋。宋江三十六將共反,宋江朝東嶽廟還心愿。張叔夜招宋江三十六降將。宋江收方臘有功封節度使。”
這些並不銜接的“獨立的故事”,雖和成書後的《水滸》“不大一致,而且尚未有連貫的情節”,但卻顯然是《水滸》小說藝術的雛型創造。
作為“講史”演變成長篇章回小說的《三國志演義》,雖多有採取野史雜說,塑造了作者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如魯迅所說:“凡首尾九十七年(一八四——二八○)事實,皆排比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間亦仍采平話,又加推演而作之;論斷頗取陳裴及習鑿齒孫盛語,且更盛引‘史官’及‘後人’詩。”(《中國小說史略》)這就是說,《三國志演義》基本上是取材於歷史,魯迅說它有“據舊史既難於抒寫,雜虛辭復易滋混淆”的缺陷,但三分天下與三家歸晉,畢竟是真實的歷史事實,它並未違背;曹操、劉備、孫權、魏、蜀、吳“三分”的眾多的人物,也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不管作者加了多少“虛辭”、性格、結局,也並未太離譜兒。所以連痛加貶斥它的清代樸學家章學誠,也不能不承認它是“七實三虛”。
施耐庵的《水滸》,則只有前後呼應《宋史》(卷三百五十二)那段簡短的記載:“……叔夜知海州,宋江起河溯,轉掠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張叔夜……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但是,這股義軍卻“自有奇聞異說,生於民間,輾轉繁變,以成故事,復有好事者掇拾粉飾,而文籍以出。”(魯迅)從《宣和遺事》的“節目”也可看出,雖大致還有“史實”的結尾,卻更多的是來自民間的“奇聞異說”。而由眾多的短篇故事,逐漸繁變成逼上梁山的長篇章回,還有一個定型的過程。因而,整體來說,它是小說的創作,而非“講史”的繁衍。到了“繁變”成長篇巨製,則已非三十六將,而是有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以至千軍萬馬同腐朽的宋王朝相對抗的人民大起義了——所謂“仗義疏財歸水泊,報仇雪恨上梁山”。但也正因為要把眾多的水滸英雄故事整合為長篇章回,在《水滸》已發現的版本中,就有“大故事”的繁簡,而且它並非真正的“講史”,而是小說創作,那么,即使成書的《水滸》,也無法“規範”水滸英雄故事的繼續創作。
……

目錄

托天王晁蓋
宋江祖籍何地
宋江拜泉
宋江的傳說
盧俊義三破東昌府
吳用水上伏兵計
人云龍降服鱉將軍
公孫勝揮劍驅五鬼
關勝買馬
林沖火併王倫
秦明開店
呼延灼古寺布奇兵
花榮教徒
柴進智救九紋龍
李應訪師學藝
朱仝治理保定府
魯達智除奸
武松除淫僧
董平觀燈
張清放馬練奇功
張清大鬧泗河鎮
楊志奪寶
徐寧智斗“湖毒蛇
龍虎山索超奪寶斧
戴宗治三怪
赤發鬼劉唐捉“妖”
李逵的故事
李逵點主
李逵斷遺案
史進智除活剝皮
穆弘江州城賣私鹽
雷橫放羊
李俊、安道全行醫虎河鎮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