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小加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

氧小加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

格林朗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西路,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科技公司,業務涉及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材料及相關產品,室內空氣淨化、車內空氣淨化等多個空氣環保領域和健康行業。

“氧小加”介紹

格林朗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西路,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科技公司,業務涉及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材料及相關產品,室內空氣淨化、車內空氣淨化等多個空氣環保領域和健康行業。
公司旗下擁有獨立品牌“氧小加”,產品有負氧離子釋放液、負氧離子健康枕、負氧離子添加劑、空氣定製等。氧小加系列產品主要依託於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技術,創始人王楊先生擁有該技術的專利權。以該項專利為基礎,公司憑藉多年環保領域的研發優勢,毅然投身於造福國民的生態級負離子及空氣淨化行業,組建了由國內外多名專家領導的研發團隊,率先研發出了能夠無源產生生態級小粒徑、高活性、遷移距離遠的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材料。這種材料所產生的負氧離子純度高,且無臭氧、靜電、輻射、正離子等對人體有害的衍生物,能有效改善室內負氧離子濃度,降解甲醛、苯、二甲苯、TVOC、PM2.5等有害物質,淨味除煙,一舉填補了國內外關於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的行業空白。
格林朗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產品研發、注重產品品質,將提升產品品質作為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優勢,致力於成為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行業的領導品牌。格林朗斯建立、實施和不斷完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套用高精尖的生產工藝與專業設備,以優質的植物原料,先進的工藝、科學的配方和嚴格的質控,製造出代表國際先進水平並更適合於中國人體質的產品,始終做到對客戶負責,讓客戶放心。

負氧離子的定義

在化學學中的,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圍繞其鏇轉的電子組成,得到電子時顯負電性,失去電子時顯正電性,我們把正負電子運動現象稱為離子現象。在自然狀態下,空氣分子的極性呈中性,即不帶電荷。但在宇宙射線、紫外線、微量元素輻射、雷擊閃電等作用下,空氣分子會失去一部分圍繞原子核鏇轉的最外層電子,使空氣發生電離。逃逸原子核束縛的電子稱為自由電子,帶負電荷。當自由電子與其它中性氣體分子結合後,就形成帶負電荷的空氣負離子。隨著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據新華網和光明日報等媒體報導,目前人工產生的負離子已達生態級負離子時代,可產生易於進入人體的小粒徑負離子。
長久待在都市密閉房間內,人們會覺得頭昏腦漲,當來到森林海邊、瀑布等地方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神清氣爽,這就是空氣負離子的作用。空氣負離子也叫負氧離子,是指獲得多餘成對電子而帶負電荷的氧氣離子。它是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了自由電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電(閃電)現象、光電效應、噴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圍空氣電離,形成負氧離子。負氧離子在醫學界享有“維他氧”、“空氣維生素”、“長壽素”、“空氣維他命”等美稱。
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聖地”的巴馬,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特別是空氣十分的清新,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甚至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被譽為天然氧吧。

純植物生態級

植物生態綠色環保
生態級負離子是指自然界中產生的,或通過模仿自然原理生成的等同於大自然的、對人體具有較好的療養功效的負氧離子。
精選130多種活力植物精華,經多道工序特殊加工處理,可以高度模仿自然環境,高效產生小粒徑、高活性、遷移距離遠的生態級負氧離子(專利申請號:2015102687840),相比較其他負氧離子技術,具有生產原料為純植物提取且不會產生臭氧、輻射、正離子等二次污染的優勢。
清新空氣快速高效
可迅速消除室內空氣中的PM2.5、甲醛、二手菸等有害物質,可抑制蟎蟲生長、降解除菌,使室內空氣品質達到森林、海邊、瀑布邊的級別。
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定義:小粒徑負氧離子
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對人體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
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離子遷移率大於0.4cm2/(V`s)為小離子,小於0.04cm2/(V`s)為大離子,介於s兩者之間則為中離子。接近分子大小的荷電原子團或分子團,都屬於小的空氣離子。這些小的空氣離子具有高的運動速度,在大氣中互相碰撞,又不斷聚集,形成大離子或中離子。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而其中的小負氧離子、或稱之為小負氧離子團,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離子在單位強度(V/m)電場作用下的移動速度稱之為離子遷移率,它是分辨被測離子直徑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空氣離子直徑越小,其遷移速度就越快。離子遷移率是表達被測離子大小的重要參數。離子運動速度與離子直徑成反比,而離子遷移率與離子運動速度成正比,故離子遷移率與離子直徑成負比。

生態級負氧離子的定義

生態級負離子是一種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是一種直徑較小的小粒徑負氧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
空氣負離子按其遷移距離和粒徑大小分為:大、中、小三種離子。對人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
目前能夠產生生態級負氧離子的技術有很多,但是沒有二次污染的卻是比較少見。純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技術的出現,帶領生態級負氧離子在日常套用領域的邁出了一大步。
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因為只有小粒徑的負離子才易於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

生態級負氧離子的特性

1.粒徑小
只有小粒徑的負氧離子才能夠進入人體,起到醫療保健的作用,而生態級負氧離子完全滿足關於小粒徑負離子的定義,可以為人體提供有力幫助。
2.活性高
大自然中的空氣負離子之所以造就眾多長壽村,是因為小粒徑的負離子比例高,小粒徑的負離子由於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從而在長壽地區上空形成負離子浴環境。
3.擴散距離遠
經權威實驗表明,生態級負氧離子的遷移距離可以達到3-4米以上,是大中粒徑遷移距離的數倍左右。
4.抗氧化性
負離子的抗氧化性是一種基本化學原理,化學反應就是電子層上電子的交換,失去電子的分子(團)或原子顯示正電性叫正離子,獲得多餘電子的分子(團)或原子顯示負電性叫負離子。負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可以補充給老化細胞或血球電子。在生物體內,脂質的電子被搶奪,會氧化成老年斑;蛋白質的電子被搶奪,細胞功能將失常;基因的電子被搶奪,就會得癌症。在生物體內,這種搶奪電子的物質被稱為“自由基”,從量子醫學層次講,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氧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氧分子O2。

負氧離子對人體的影響

1.呼吸系統:空氣負離子能促進鼻腔黏膜柱狀上皮細胞形成,使支氣管黏膜的纖毛運動加速,促進水腫消退,改善肺泡的換氣功能,提高血氧飽和度。臨床結果表明,吸入具有治療濃度的負離子30分鐘後,肺吸收氧氣增加20%,排出二氧化碳增加14.5%,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促使哮喘患者等的肺功能及肺泡分泌功能恢復正常。
2.神經系統: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能穿透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調節大腦皮層功能使興奮和抑鬱過程於平衡。通過調解人體腦垂體的內啡肽和干擾素的水平,起到鎮靜、鎮痛作用。可以減輕血液中血管緊張,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間的
平衡。
3.心血管系統:空氣負離子通過神經反射和體液作用,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的功能,調整心率使血管反應和血流速度恢復正常,緩解心絞痛恢復正常血壓。
4.消化系統;空氣負離子調節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和吸收,對結腸炎、痢疾及習慣性便秘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5.內分泌系統:能通過血液循環,改善內分泌功能,如提高性腺功能和改善甲狀腺功能等。
6.代謝系統:促進機體氧化還原過程,能激活體內酶系統,促進體內合成和儲存維生素、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低血中乳酸含量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7.免疫系統: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增強機體抗菌能力。
8.血液系統:空氣負離子能進入血液直接影響血液中帶電離子的組成和分布,促使紅細胞、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血鈣的增加,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
9.運動系統:空氣負離子可以加強骨壓電極化現象,促使有用的骨增殖,無用的骨溶解消失,對骨進行生理需要的正常改造,使病理性骨力線得以恢復,並增加骨細胞代謝功能,對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類風濕關節炎風濕關節炎有明顯治療作用。
10.皮膚及五官科疾病:空氣負離子對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有良好作用,繼而使皮下組織的酸鹼度向鹼性方面轉化。
歐美專家認為負離子可以改變膚色,對延緩皮膚衰老有一定的美容作用。空氣負離子對鼻腔黏膜是一種良性刺激,對鼻炎及咽炎均有一定療效。空氣負離子具有脫敏作用,對變態反應疾病產生有益的影響。

負氧離子的保健原理

現代療養學之負離子保健原理
負氧離子的醫療保健原理主要是因為負離子具有抗氧化(還原性)防衰老的突出作用,而負離子的抗氧化性(還原性)是一種基本化學原理,化學反應就是電子層上,負氧離子電子的交換,失去電子叫氧化,得到電子叫還原,失去電子的分子(團)或原子顯示正電性叫正離子,獲得多餘電子的分子(團)或原子顯示負電性叫負離子。因此負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可以補充給老化細胞或血球電子。從而實現抗氧化防衰老,消減自由基的作用。負氧離子就是獲得多餘電子的小粒徑負離子。在生物體內,脂質的電子被搶奪,會氧化成老年斑;蛋白質的電子被搶奪,細胞功能將失常;基因的電子被搶奪,就會得癌症。在生物體內,這種搶奪電子的物質被稱為“自由基”,從量子醫學層次講,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同樣,鐵生鏽,石頭風化,植物腐爛,都是氧化的結果。負氧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氧分子O2。
日本自然醫學(離子醫學)之負離子醫學原理
1、空氣負離子能提高抵禦癌細胞活性的自然殺手NK細胞的功能,抑制癌細胞的生成與變異;
2、空氣負離子能抑制血清膽固醇的生成,淨化血液,使巨噬細胞活化,防止脂質沉積於血管壁;
3、空氣負離子能抑制無色三烯的生成,使機體不易引起過敏或發炎症狀;
4、空氣負離子能抑制腎上腺素的產生,使末梢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維持血壓的穩定;
5、空氣負離子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或肝臟功能障礙的首要因素----過氧化脂的產生。
諾貝爾醫學獎之負離子醫學原理(通俗理論)
1)英國科學家悉尼•布雷內、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和英國科學家約翰•蘇爾斯頓經過不斷的實驗與探索,發現了程式性細胞死亡的秘密。並獲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程式性細胞死亡理論》認為:人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病變是百病之源。細胞健康依賴於正負離子的動態平衡,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細胞就會產生病變,從而導致整個身體患病。正離子使細胞膜變硬變厚,使營養物質不能進入細胞進行代謝轉換能量,比如糖不能進入細胞,停留在血液中就成了糖尿病;而細胞內代謝產生的廢物也不能排出細胞,導致細胞病變。負離子剛好相反,能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讓營養物質水分等能進入細胞進行代謝,轉換成能量供人體利用。比如血液中的糖能進入細胞代謝,血糖值就會下降。所以負離子對維持細胞健康至關重要。通過對生命體給予自然界的能量負離子,可以使破壞人體健康的酸性、氧化、臭氧、乳酸等因素逐漸減少,給生命體內部創造良好的環境,激活細胞的新陳代謝,造就健康的身體,增強生命體自然治癒能力,進而克服疾病。
2)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德國生理化學家舒貝因博士研究研究認為,人類生活環境中負氧離子的含量濃度與人體健康水平直接相關。同時,因為空氣負氧離子能與空氣中有機物起氧化作用而清除異味,空氣中的飄塵微粒在空氣負氧離子的電荷作用下容易被吸附、沉降,使空氣得到淨化。如果空氣污染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就會迅速下降,所以空氣負氧離子濃度可以反映空氣品質的好壞,其濃度水平也成為評價一個地方空氣清潔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細胞充放電學說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其妙地帶電系統,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微電池,細胞膜內外有50—90毫伏的電位差,由於細胞膜非常薄,通過這層膜的電場強度高達105伏/厘米3。細胞電池只有在不斷地充、放電的情況下,我們的神經系統才能快速、準確地把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覺的信息傳給大腦,並由大腦下達命令給有關器官執行,以保持機體的正常活動。而細胞充、放電過程則要藉助小粒徑負氧離子的不斷補充來維持。如果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太少,細胞得不到負氧離子的補充,細胞充放電過程的正常狀態就難以維持,就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甚至引起疾病。
現代醫學之負離子醫學原理
1.空氣離子對整個機體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呼吸系統,經神經反射和體液機制實現的,同時空氣離子對皮膚末梢神經感受器的影響也有一定的作用。空氣離子是非常小的質點,易於隨呼吸抵達肺的深部。呼吸道黏膜分布著廣泛的神經末梢,空氣離子進入呼吸道後,通過機械或電荷的刺激,引起呼吸道和肺內迷走神經感受器興奮,衝動可傳到延腦迷走神經核和呼吸中樞,興奮進一步擴散還可影響延腦血管運動等重要生命中樞,引起相應的各種生理反應。
2.空氣離子可以通過肺泡上皮層進入血液,以其本身電荷對血液中的膠質和各種細胞的電代謝施加影響。膠體質點的吸附層和擴散層之間存在數十毫伏(mV)的電位差,當吸入空氣離子時,肺泡內空氣離子的電位亦可達數十毫伏(mV)。即使進入血液的空氣離子電荷數量很少,對於平衡狀態下的血液電荷也將產生明顯的作用,血液中帶電粒子的組成和分布可受其直接影響。在肺泡內的空氣離子,通過靜電感應作用,可隔著肺泡上皮細胞影響毛細血管內血液的電荷,從而影響血液的電代謝活動。空氣離子通過上述複雜的神經-體液機制,引起機體各系統的生理反應而達到預防治療疾病的目的。

小粒徑負氧離子鑑別

1、儀器檢測:由於小粒徑的負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特點,所以可以通過看負離子的遷移距離來鑑別,具體操作如下:取負離子產品一台,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用負離子檢測儀檢測,只能在負離子發射口15-30公分處檢測到負離子,在1米以外的地方就檢測不到的屬於大粒徑的負離子。在3-4米的地方仍然能檢測到負離子的屬於小粒徑負離子。特別要注意的是,必須是在沒有風機外吹的情況下檢測,其結果才準確、可靠。
2、看技術:看是否採用了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目前只有負離子轉換器技術能夠實現人工生成小粒徑負離子。
3、效果實驗: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因為只有小粒徑的負離子才能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由於小粒徑的負離子容易進入人體,因此可以通過實驗看負離子是否快速進入人體來確定。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的專家們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剛進入人體還未來得及被人體轉化吸收的負離子可以通過電導率極高的納米級碳素(富勒烯)尖端電極釋放出來。因此可以通過一個實驗裝置將進入人體的負離子釋放到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實驗方法:使人在負離子發射視窗吸入負離子,同時用手觸碰實驗裝置的尖端電極的一端,尖端電極另一端放在充滿煙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里。如果能快速清除煙霧,就證明生成的是小粒徑負離子。
很多負離子生成廠家都知道小粒徑負離子好,所以對外宣稱自己是0.0004納米的負離子,等等這類的說法,都是不負責任的,沒有依據的,小粒徑負離子是根據遷移距離來定義的,小粒徑負離子不是單指其粒徑小,其特點是活性高,遷移距離遠的才是小粒徑負離子的定義標準。由於負離子的粒徑目前沒有測試儀器測定,所以一些不法廠家就宣傳自己的是零點几几納米的,我們知道由於空氣中的負離子主要是負氧離子和若干個水分子結合而成的,而在高中物理:氧原子半徑0.074納米,在不考慮原子結合間隙的情況下,一個氧分子的直徑是0.3納米左右,水分子的直徑0.4納米,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最小的負離子都在1納米左右。凡此不負責任、不通過依據來宣傳的廠家不可信賴。

科學研究

經過科學研究測試負氧離子的形成與消失,與氣象因素有關係。一般情況下,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晴天比陰天多,夏季比冬季多,中午比早晚多。負氧離子在潔淨空氣中它的壽命有幾分鐘,而在灰塵中只有幾秒鐘。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多少,是空氣清新與否的標誌。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為每立方厘米空氣中不低於1000—1500個。

負氧離子科學研究進程

一、J.Thomson第一個以公式方法來表達離子的特性,同時建立了正、負離子(負氧離子)的模型。
二、1889年德國科學家Elster和Gertel發現了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的存在。
三、19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菲利浦·萊昂納德(Philip.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學術上闡述了負氧離子對人體的功效。他提出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的負氧離子有益於人類健康,並指出負氧離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圍。
四、20世紀初,1902年Asamas等通過大量實驗肯定了空氣離子存在的生物意義.
五、1903年俄羅斯學者首次發表了利用負氧離子治療疾病的論文。
六、1905年Langerin在大氣中發現了第二種離子稱為Langerin離子或大直徑帶電粒子,又稱為重離子。
七、1909年A.Pouer發現了第三種離子即中等直徑的離子,稱之為中離子。
八、20世紀30年代,德國Dissuader開創了大氣正、負離子(負氧離子)生物的研究,形成了關於負離子(負氧離子)生物效應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數以百計的論文、研究和實驗報告,證明了負離子(負氧離子)對人體有明顯的有益作用。而正離子則相反,特別對人的血壓和新陳代謝有明顯的破壞作用。[1]
九、1932年美國RCA公司Hamsen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醫用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發生器,這些研究由於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終止。
十、直到後來20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大學的A.P.Kragan教授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創了離子生物效應的微觀研究與實驗。把對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的開發與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動植物和人體試驗。發現負氧離子具有延長生物壽命1/3的功能。並從人體的內分泌和機體內部循環及各種酶的生成反應等方面去論證負氧離子是如何影響人體和動植物。世界各國許多研究者也在他們各自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以上的試驗,認為負氧離子有明顯的生物效應。
十一、1978年我國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進一台電子儀器——生物濾器(biologicalfilter),即我國負離子(負氧離子)發生器的前身;
十二、1985年06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和中國予防醫學中心衛生研究所研製出高效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發生器,並獲取專利授權,專利號:85202177
十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部分大專院校、科學院所和專業醫療機構的一批專家學者開始涉足《負離子(負氧離子)醫學》。他們將負離子(負氧離子)技術套用到臨床實踐中,通過對各種疾病的探索性治療,開闢了一條新的治療疾病途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西安醫科大學、北京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研究套用中心、北京師範大學空氣離子研究套用中心等科研機構進行了專業負離子(負氧離子)醫學研究,使我國負離子(負氧離子)醫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臨床實踐中,我國已有很多醫療單位運用負離子(負氧離子)技術探索治療各類疾病。
十四、二十一世紀、2010年,山東濟南新活健康電器(現更名為山東新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研發出兩項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專利技術:負離子(負氧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負氧離子)釋放器技術,套用該技術可以製造出等同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生態級負離子(負氧離子),開創了人工負離子(負氧離子)產生技術的生態化時代,並成功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010167796.1ZL201020263299.7。第一台生態級負離子(負氧離子)生成機---森肽基的問世標誌著人類在生態負離子(負氧離子)發生技術上已有了重大的突破。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爭相報導。
十五、2011年4月,中國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官網開通運行,作為我國第一個負離子(負氧離子)行業網站開始運行,必將快速推進我國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相信負離子(負氧離子)產品市場混亂的局面很快結束,由於概念性負離子(負氧離子)產品及不合格假冒偽劣產品的過度炒作造成的市場疑問將會很快消除,為有著“空氣維生素”“空氣維他命”“長壽素”之美譽的負離子(負氧離子)正身。
十六、2014年,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被攻克,濟南新活電器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山東新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
代負離子生成機—森肽基生態負離子晶片機成功上市。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由陶瓷壓電負離子發生器和離子變換器兩部分組成。陶瓷壓電變壓器可以抑制和消除傳統的負氧離子發生器採用的線圈型變壓器產生正離子等不利影響,減小負氧離子發生器的體積和厚度;離子變換器是負離子轉換器的升級版,其實質是套用於負離子發生器的脈衝頻率增強器。脈衝頻率增強器能有效提高負離子的
脈動能量,使利用此技術的空氣負離子功能電器產生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氧離子。負離子生成晶片和離子變換器,分別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專利號分別為201220433901.6和201110146958.8。森肽基生態負離子晶片機體積小巧、性能穩定、外觀時尚,可以隨身攜帶,首次實現了負離子生成機的MINI化與便攜化。
十七、2014年,具有污染物收集功能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10]研發成功,並申請國家專利(專利號:2014206451240)。2016年
套用此技術的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機成功上市。具有污染物收集功能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是指:在負離子轉換器技術或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的基礎上,增加具有污染物收集功能的收集器,負離子釋放到空間後,迅速和污染物結合,一部分凝聚成大顆粒而沉降,另一部分結合了負離子而帶負電因正負相吸的原理,被吸附到污染物收集器上,由此極大地提高了負離子發生器的淨化效率。

負氧離子臨床實踐

空氣負離子對動物及人體均具有明顯生物學效應,實驗研究提示吸入一定濃度的空氣負離子對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機體的反應性,增強免疫防禦機能。臨床上在防治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療效。
哮喘
負離子高壓氧能明顯提高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能阻止疾病的反覆加重,提高生活質量,為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康復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治療方法。此方法安全有效,無明顯不良反應,患者也易於接受。
急、慢性支氣管炎
空氣負離子經呼吸道吸入肺臟,可提高免疫力,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和機體的抗病能力方面而調整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臨床實踐表明,療效滿意,無痛苦和副作用,操作簡便,便於推薦。
過敏性鼻炎
短期內治療,能使鼻腔血管舒縮正常化,水腫減少,症狀明顯改善,說明負氧離子療法在一定時間內有治療和預防過敏性鼻炎的作用。
失眠
人工空氣負離子療法能明顯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效果確切,副作用少,是一種有效的非藥物療法,值得推廣套用。
高脂血症
人工負氧離子治療高脂血症效果顯著、穩定,無副作用,且有改善機體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整體效應,尤其適用於伴有多種慢性病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是一種較理想的非藥物療法,值得推廣。
癌症
負離子是粒徑很小的帶電粒子——電子,其粒徑為1nm(即ioA),細胞膜間隙為2nm,細胞內外的電位差即細胞膜電位為。70—90毫伏。每個負離子帶1.56×l0-19庫倫電量。病人接受45分鐘治療可吸入1500~2000億個負離子,才有療效。負氧離子治療癌症,無不適感,無後遺症。是一種新穎的物理治療方法。

負氧離子醫學套用史

19世紀末,德國學者菲利浦·萊昂納德(Philip.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學術上闡述了負離子對人體的功效。
20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大學的A.P.Kragan教授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創了離子生物效應的微觀研究與實驗,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動植物和人體試驗。
發現負離子具有延長生物壽命1/3的功能。
1932年美國RCA公司Hamsen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醫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我國1978年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進一台電子儀器——生物濾器(biological
filter),即我國負離子發生器的前身;
2010年濟南新活電器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山東新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負離子轉換器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專利技術,突破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瓶頸,可以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生態級負離子。開創了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生態時代。

負氧離子的套用

負氧離子在積體電路的淨化室,電子計算機控制中心,電腦房間,潛艇,宇宙飛船的密封艙,醫院的手術室,以及商場、大會堂、多功能廳和影劇院、硅藻泥裝修材料等中央空調系統房間中改善空氣品質的方面的套用。
一、空調房間中負氧離子的套用大家都知道,在裝有空調的房間中由於缺乏新鮮空氣,常常會使人們感到頭昏、胸悶、精神不佳,甚至會嘔吐,嚴重地影響工作效率。同時,由於空調的濾網、排風口等處由於長時間使用而不能得到定時的清潔,容易滋生蟎蟲、細菌等微生物,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引發鼻炎、皮膚過敏等疾病。尤其是裝有窗式空調、分體式空調的房間的這種現象更加嚴重。所以,在空調房間中廣泛採用負離子發生器,既能提高經濟效益又可保證全體工作人員的健康和提高身體素質。
二、負氧離子在改善空調旅客列車空氣淨化中的套用
旅客列車提速、計算機售票及大量開行幹線空調列車。是近幾年來我國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所果取的重大舉措。但目前發展較快的空調列車在提供較適宜溫度的同時,車內的空氣污染卻非常嚴重。結合我國鐵路旅客列車的具體情況進行對比,臭氧或負氧離子技術比較適合空凋列車硬座、軟座及硬臥車廂環境條件下採用。由此可見負氧離子發生器在用於火車車廂的環境淨化有著良好的套用前景,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坐火車時不再感受到火車上難聞的氣味,呼吸著清新、自然的空氣,這將緩解旅途的疲勞,那么坐車也將不再那么辛苦的事了。
三、負氧離子在顯示器旁的套用高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網路和生活、工作密不可分。而隨之產生的健康問題也不斷的困擾著人們。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少年兒童的近視眼發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學生中更高達50%~60%。另據報導,城市“上班族”亞健康現象極為普遍。眾多“上班族”不同症狀的出現視力下降、視疲勞,頭痛、神經衰弱、頸椎疾病、消化系統紊亂、抵抗力下降等。為增加空氣中,特別是顯示器周邊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對人體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基於這樣的前提,目前擁有負氧離子生成能力的顯示器已經問世。
四、負氧離子在硅藻泥裝修塗料上的套用,能改善室內空氣污染的同時消除異味。利用離子還原的方式對有害物質進行吸附並分解出負氧離子OH-和H+。H+從微弱電流中得到電子產生氫氣,OH-與水分子結合形成空氣負氧離子。由於微電池自身的電極不對稱性,因此在陰極能自發的、永久的釋放負氧離子。其中,一部分負氧離子釋放到空氣中,使室內空氣清新,達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另一部分負氧離子通過硅藻土的微孔向陽極擴散,硅藻泥吸附的甲醛(HCHO)在陽極失去電子變成甲醛正離子HCHO+,附著在陽極電解質界面處,並被來自陰極的負氧離子氧化,生成CO2和H2O,從而除去甲醛;CO2與塗料內部的Ca2+作用而生成CaCO3,使內牆的硬度不斷增大,同時消除所產生CO2,有效去除空氣中游離的甲醛、苯、氨、VOC等有害氣體
關於氧小加
氧小加精選130多種珍稀植物活性精華,從源頭嚴格把控,只選用自然界已有植物為原料,拒絕添加劑,拒絕化學品,再經多道工序精細萃取,可以高度模仿自然環境,能夠無源產生生態級小粒徑、高活性、遷移距離遠的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專利申請號:2015102687840),一舉填補了國內外在植物生態級負氧離子的行業空白。
結構結構
氧小加材料體系
高濃度負氧離子材料,超長時間釋放小粒徑負氧離子
負氧離子與被反應氫離子結合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全程無任何有害物質產生。

氧小加技術優勢

​技術種類 優勢​ 劣勢​
​高低壓放電技術 ​負離子濃度高 ​伴隨靜電、高壓輻射等危害,可能誘發多種兒童疾病
​電氣石技術 ​附加遠紅外線功能 ​微量輻射且使用不夠靈活,負氧離子濃度低
​光觸媒技術 ​能滿足清除甲醛污染的需求 ​功能單一,不能滿足室內空氣淨化綜合需求;
通常需要有紫外線,可見光波段活性有限,負氧離子濃度低;
含貴金屬、成本造價較高。
​光觸媒技術 ​持續高效無源釋放生態級負氧離子;
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