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是2002年6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E.S.薩瓦斯(E.S.Savas)。該書內容全面系統、簡明通俗,涵蓋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主要知識領域,內容涉及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論、公共組織理論與管理、公共政策、公共財政與預算、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行政的倫理學等。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6月1日)

精裝: 373頁

開本: 16開

ISBN: 7300041094

條形碼: 9787300041094

尺寸: 22.4 x 16.8 x 2 cm

重量: 599 g

作者簡介

E.S.薩瓦斯(E.S.Savas),系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巴魯克學院教授,民營化大師,曾任職於美國聯邦、州和紐約市等各級政府部門。他致力於民營化改革30餘年,並在包括美國在內的49個國家中親身進行民營化實踐,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是民營化的先驅和主要倡導者。其著作《民營化:改善政府的要徑》曾被譯成13種語言出版。

內容簡介

《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系世界民營化大師”薩瓦斯教授的最新力作,他採用系統、翔實的資料,從民營化的背景、理論與實踐三個方面論證了民營化是改善政府的最佳途徑這一理念,特別是作者還結合30年來在49個國家民營化實踐中的親身經歷,深刻分析了民營化運動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之道和具體方法。在目前中文文獻中關於民營化的研究較為零散和膚淺的情況下,《民營化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的出版無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媒體評論

總序

在當今社會,政府行政體系與市場體系成為控制社會、影-自社會的最大的兩股力量。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政府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體系在創造和提升國家競爭優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民主的、負責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無論是對經濟的發展還是對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作為一門學科,誕生於20世紀初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現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中國,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仍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新興學科。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教育也處在探索和發展階段。因此,廣大教師、學生、公務員急需貼近實踐、具有實際操作性、能系統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材。我國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科學研究和教育的發展與繁榮,固然取決於多方面的努力,但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於我們要以開放的態度,了解、研究、學習和借鑑國外已開發國家研究和實踐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政府行政改革,致力於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體制,這同樣需要了解、學習和借鑑已開發國家在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因此無論從我國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教育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需要,還是從我國政府改革的實踐層面,全面系統地引進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著作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

出於上述幾方面的考慮,我們組織翻譯出版了這套《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為了較為全面、系統地反映當代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本套叢書分為四個系列:(1)經典教材系列。引進這一系列圖書的主要目的是適應國內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教育對教學參考及資料的需求。這些教材都是國外大學通用的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教科書,多次再版,其作者皆為該領域最著名的教授,他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多次獲獎,享有極高的聲譽。(2)公共管理實務系列。這一系列圖書主要是針對實踐中的公共管理者,目的是使公共管理者了解國外公共管理的知識、技術、方法,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內容涉及到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如何開發管理技能、政府全面質量管理、政府標桿管理、績效管理等。(3)政府治理與改革系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均開展了大規模的政府再造運動,政府再造或改革成為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熱點和核心問題。這一系列選擇了在這一領域極具影響的專家的著作,這些著作分析了政府再造的戰略,向人們展示了政府治理的前景。(4)學術前沿系列。本系列選擇了當代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領域有影響的學術流派,如新公共行政、批判主義的行政學、後現代行政學、公共行政的民主理論學派等的著作,以期國內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專業領域的學者和學生了解公共行政理論研究的最新發展。

總的來看,這套譯叢體現了以下特點:(1)系統性。基本上涵蓋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主要領域。(2)權威性。所選著作均是國外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大師,或極具影響力的作者的著作。(3)前沿性。反映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研究領域最新的理論和學術主張。

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公共行政大師羅伯特·達爾(R0ben Dahl)在《行政學的三個問題》中曾這樣講道:“從某一個國家的行政環境歸納出來的概論,不能夠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套用到另一個不同環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個理論是否適用於另一個不同的場合,必須先把那個特殊場合加以研究之後才可以判定”。的確,在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領域,事實上並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行政準則。按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要求,立足於對中國特殊行政生態的了解,以開放的思想對待國際的經驗,通過比較、鑑別、有選擇的吸收,發展中國自己的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理論,並積極致力於實踐,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行政體制及公共管理模式,是中國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髮展的現實選擇。

本套譯叢於1999年底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開始策劃和組織出版工作,並成立了由該領域很多專家、學者組成的編輯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政府管理與改革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公共管理綜合研究所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我國的一些留美學者和國內外有關方面的專家教授參與了原著的推薦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許多該領域的中青年專家學者參與了本譯叢的翻譯工作。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編輯委員會

2001年8月

目錄

第1部分 民營化的背景

第1章導論

1.1民營化的動力

1.2民營化的歷史進程

1.3本書內容架構

第2章政府增長

2.1政府規模

2.2政府增長的原因

2.3討論

第2部分 民營化的理論

第3章物品和服務的基本特徵

3.1排他性

3.2消費

3.3物品和服務的分類

3.4集體物品產生的問題

3.5小結

第4章提供物品和服務的不同機制

4.1服務的提供、安排和生產

4.2制度安排

4.3複合安排

4.4安排方式和物品類型之間的關係

4.5不同安排方式的比較

4.6民營化

4.7公私夥伴關係

4-8小結

第3部分 民營化的實踐

第5章民營化的原因和形式

5.1民營化的原因

5.2民營化的形式

5.3民營化的案例

5.4民營化過程的管理

5.5小結

第6章民營化的效果

6.1公共服務的契約承包

6.2固體垃圾收集服務的民營化

6.3國有企業的政府撤資

6.4小結

第七章公共服務的契約承包

7.1簽約過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