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虎墩

侯端聞而笑:“虎自來送死,我當除之”,跨馬至其地。 侯端獨步而前,以棍橫槊虎腰,虎大叫而死矣。 侯端摯虎在近處宰割,此處被人稱謂“殺虎墩”。

在浦東新區六團鄉灣鎮,處於老護塘轉折處,在明代有一個為防範倭寇的墩訊。屬金山衛中後所,是金山衛指揮侯端的戍地。侯端是明代著名的抗倭英雄,剛毅勇猛、膂力過人,能抱重達千斤的石獅子走十餘步。曾騎馬過城門,兩手挽住城門橫楣,兩腿夾住坐騎,掛搭其上。他與倭寇交戰,屢次獲勝。有一次,大股倭寇來犯,侯端一面應戰,一面遣兵偷偷抄倭寇後路。倭寇自海上來,船泊海灘,他們以搶劫為目的,擄掠一番後,載貨以去。侯端把停在海灘的倭船全部燒毀。倭寇見絕了後路,亂做一團,被侯端盡數殲滅。
正統十二年(1447年),在今灣鎮附近的墩汛,出現了老虎。據清初高士李延《南吳舊語錄》載:虎渡海至,長面白額,啖牛馬以百計,傷十餘人。濱海居民從來未見虎,相戒不敢出戶,人跡斷絕。侯端聞而笑:“虎自來送死,我當除之”,跨馬至其地。馬聞林颯然,伏地喪氣。侯端舍馬,持棍待之。須臾虎至,從者失色。侯端獨步而前,以棍橫槊虎腰,虎大叫而死矣。侯端摯虎在近處宰割,此處被人稱謂“殺虎墩”。
殺虎處在今天的團灣鎮和新鎮之間,舊有石碑,上書“侯端殺虎處”大字。南匯倪斗楠有竹枝詞專記此事:手摯狻猊行府署,股橫健馬持城門。修逢暴虎能徒格,地號侯公殺虎墩。候端殺虎其事也載於《松江府志》入《金山縣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