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之神

殺戮之神

《殺戮之神》是由法國、德國、波蘭、西班牙聯合製片的79分鐘喜劇影片,該片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朱迪·福斯特、凱特·溫絲萊特、克里斯多福·沃爾茲、約翰·C·賴利等主演,於2011年9月1日在義大利上映。

基本信息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Penelope Longstreet 朱迪·福斯特 ----
Nancy Cowan 凱特·溫絲萊特 ----
Alan Cowan 克里斯多福·瓦爾茲 ----
Michael Longstreet 約翰·/C·賴利 ----
Ethan Eliot Berger ----
Secretary ---- 朱莉·亞當斯
Mother ---- Tanya Lopert
Dennis ---- Nathan Rippy

劇情簡介

影片以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為舞台,講述了兩對父母因為孩子在學校打架而見面,由於雙方都在指責對方的親職教育方法,結果發生爭執不歡而散,而這也觸發了各自的婚姻矛盾。

兩個大概十一歲的孩子在當地的公園裡“一決雌雄”。其中比較壯的那個用一根棍子武裝了自己,把另一個孩子打得嘴角出血、牙齒鬆動。隨後,受害者的父母,潘羅普和米歇爾找到了“行兇者”的家裡,與他們見面的是行兇者的父母,南希和埃蘭。兩對父母坐了下來,要把這件事情做個了結。

潘羅普是一個富有遠見的作家,正在寫一本關於達爾富爾問題的書,她希望能用最公正、最文明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米歇爾,是一個買浴缸配件的人,南希是一個表面上莊重得體的經濟諮詢師,而埃蘭則是一個忙碌的律師,他的手機一刻不停地響著。

這四個人各有想法,互不讓步,堅持己見。他們互相指責對方的教育方法、指責對方的處事原則。結果不歡而散,而且這次爭吵也牽引出了兩個家庭各自的問題。每個人都覺得對方過錯巨大,但是又沒有辦法解決。到了一天結束的時候,這四個成年人,包括那兩個孩子,都經歷了他們生活中最糟糕的一天。

平凡的一天,名叫扎克利和伊森的小男孩在某公園內發生爭執,前者用棍子將後者的嘴打破。這起不大不小的兒童糾紛,將兩對本沒有任何交集的夫婦拉到了一起。經營小百貨商店的麥克·朗斯特里特(約翰·C·賴利 John C Reilly 飾)與身為作家的潘妮洛普(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飾)是伊森的父母,他們在家中迎來扎克利的父母——律師艾倫·考溫(克里斯多福·沃爾茲Christoph Waltz 飾)以及投資經紀人南希(凱特·溫斯萊特 KateWinslet 飾)——的拜訪。他們就孩子的傷害事件協商、討論、爭執、冷嘲熱諷、旁敲側擊,時而強作歡顏,時而面露不快,可是又不得不面對面度過這難熬與痛苦的一天……

本片榮獲2011年波士頓影評人獎最佳群戲獎、2011年威尼斯電影節小金獅獎。

殺戮之神

《殺戮之神》是一部黑色幽默戲劇,2009年獲得了托尼獎三項最佳的獎項。故事講述了兩對中產階級夫婦之間,為了打架的孩子而產生衝突,他們的爭吵不僅僅停留在孩子的問題上,逐漸升級為對熱門話題和禁忌話題的爭執,最終在徹底的混亂中結束了這個夜晚。 據介紹,從2009年起,波蘭斯基就開始與雅思米娜·雷乍進行了接洽,商談將這部百老匯戲劇搬上大銀幕。波蘭斯基被瑞士當局軟禁期間,雅思米娜·雷乍完成了電影劇本的創作。即使在波蘭斯基軟禁期間,雷乍也數次赴瑞士探訪,與他進行討論。

“該片將於2011年初開拍。地點還沒有確定。”《殺戮之神》的故事地點本來發生在美國紐約,但是,波蘭斯基受限於不能前往美國,所以,這部電影的拍攝地點,劇中的布魯克林街頭,將在歐洲取景。“他只有在波蘭、瑞士和法國自由行動的權利,所以這部電影很有可能在鄰近的地方進行拍攝。”

幕後製作

改編自知名話劇

《殺戮》改編自法國新銳女作家雅絲米娜·雷札的劇本《殺戮之神》(The God of Carnage)。原作是一部名滿天下的戲劇,而羅曼·波蘭斯基則決定要原汁原味地將其改編成電影。談及和大導演的合作,雅絲米娜·雷札說:“波蘭斯基是一個精力非常充沛的人,他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精氣神和工作的幹勁。他也有著與眾不同的才華。在他改編劇本的時候,他總是能瞬間就明白並抓住故事的重點和人物的性格。而且電影的這種表達形式又給了波蘭斯基一個極大的發揮的空間,比如說,電影不需要拘泥於位置、不能變動的布景和場景之類,這也就給了他展示自己才華的地方。他改編的劇本非常棒,非常出色,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質感和節奏感。我看了他的電影劇本之後,我更加相信他是最能理解我的劇本的人。更幸運的是,這個人還是一個準備把戲劇搬上銀幕的導演。雖然他認為這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歸根結底它還是一個悲劇。喜劇不過是表面現象,是一種反諷的手段和途徑而已。”

全部是對話

應該說《殺戮》是一部保留了原汁原味戲劇味道的影片,從頭到尾的台詞,有限的景別都在不斷地提醒我們影片的“戲劇血統”。這樣的用大量的台詞作為主要內容的影片,如果沒有個漂亮的主演陣容,就會死得很慘。

關於這種“滔滔不絕”的電影風格,朱迪·福斯特說:“我是戲劇的冬粉,我很愛這部戲劇,尤其是裡面的那些滔滔不絕的對白。我覺得那些內容真的是文學語言的藝術。所以當參演波蘭斯基執導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覺得我非常幸運。除了我很喜歡戲劇和台詞之外,更重要的是,我能在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得到一種和其他傑出演員互動的樂趣。”而另一位女主演,凱特·溫絲萊特,參演這部電影的理由卻並不是劇本和台詞。溫絲萊特說:“應該說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關於家庭的內容。要知道,在家庭生活的那些瑣事中,關於孩子的部分總是最難處理的。令我興奮的是,這部電影處理的就是關於兩個家庭的孩子的事件。雖然事情最後演變成了家長之間的戰爭,但是這並不妨礙《殺戮》成為一部講述家庭問題的電影。我曾經在紐約看過這齣戲劇,裡面連綿不絕的台詞、精妙的人生觀和政治觀都很吸引我。再加上波蘭斯基的執導,我沒有理由拒絕這部電影。”

四位出色的演員

粗略地說來,這部電影只有一個場景,那就是一間房間,可是波蘭斯基在逼仄空間內的鏡頭調度很漂亮。而且他找來的四個演員也都很出色,朱迪·福斯特、凱特·溫絲萊特、克里斯多福·瓦爾茲和約翰·C·賴利的主演陣容奪人眼球。如何才能調教好這些奧斯卡級別的演員們呢?波蘭斯基的方法是“以身作則”。

在短短的六周的拍攝時間裡,波蘭斯基用超高的工作熱情和無與倫比的工作能量,事無巨細地完成了影片的拍攝。所以,他對這四位明星演員的高要求也便在了情理之中。約翰·C·賴利說:“他總是第一個來到拍攝現場,最後一個離開。每場戲拍完,我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他說OK。我經常提醒我自己,自己是不是做的足夠好了,以便滿足波蘭斯基的要求。不過,這么艱難的工作並不會讓我退縮,因為當波蘭斯基要給你一個角色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拒絕。”對於和大導演的合作,凱特·溫絲萊特說:“我覺得和波蘭斯基在一起工作令人感覺到非常有幹勁,就好像上足了發條一樣。而且,我的心理也有些許忐忑,因為我的合作對象是偉大的波蘭斯基!這種感覺讓我既緊張又興奮,還有點害怕。和波蘭斯基合作就是這種感覺。而且,每一個鏡頭之後,我都在回想自己的表演,回憶什麼地方有問題之類。就好像一個小女孩交了試卷給老師之後的那種心情。”

面對著自己的演員,波蘭斯基說:“我從來沒有指導過這樣的一群演員,他們之間沒有競爭、也沒有讓人心跳加快的戲份。但是這些演員的組合和搭配卻是這么和諧、這么一體。這不是恭維,而是我在執導電影的時候的一種切身體會。”

幕後花絮

·影片改編自法國新銳女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同名作品,該劇2006年於瑞士蘇黎世首演,08年起於倫敦西區公演,大受歡迎,並09年榮獲美國百老匯東尼獎最佳戲劇及英國奧利維爾戲劇獎最佳新喜劇,更得到《紐約時報》的盛讚。

·影片是2011年9月舉辦的紐約電影節的開幕片。

·影片的時長只有79分鐘,影片的故事也就發生了79分鐘。電影時間和電影裡的物理時間是一致的。

·影片只用了六周就拍攝完成了。

·影片中凱特·溫絲萊特有一場嘔吐戲,她吐出來的東西是香蕉和其他水果攪拌在一起的混合物。拍攝這個場景的時候,溫絲萊特的孩子也在邊上“參觀”。

獲獎情況

2011年波士頓影評人獎最佳群戲獎

2011年威尼斯電影節小金獅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