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找車門

武漢找車門

2012年2月17日一日人在武漢丟失腳踏車,當地警方發起全城找車並於第三天連夜破案還車,堪稱最牛找車記錄。當下之國情,城市裡丟輛車那是太稀鬆平常的事。如若放在普通市民身上,別說一輛腳踏車,就算是機動車怕是也難享有全城動員、兩道找車、三日歸位之特殊待遇,豈不令人既羨又嘆?

事由

2012年2月17日下午,來自日本的環球旅行腳踏車驢客河源啟一郎和朋友在武昌沙湖附近的漢街游

玩時,丟失了一輛腳踏車。該車據稱價值1.6萬元且騎用一年半,陪伴其走過了十多個國家。武漢警方官方微博“平安武漢”發布訊息,稱當晚9時武昌公安分局東亭派出所接到報案,將為失主提供一輛腳踏車,以方便其繼續武漢之旅。報案第二天,派出所民警找到了看車老人,但沒有得到尋車的線索。
21日凌晨警方高調宣布快速破案,僅用3天即將被盜腳踏車連夜“完璧歸趙”——辦案民警於20日晚23時許在武昌南湖將被盜腳踏車追回並連夜發還失主。失主見到車子的那一瞬間很是感動和激動。為此,在武漢期間,他去做了義工,照看孤寡老人。
“奇蹟”是這樣發生的。一方面,得益於武漢警方的“特事特辦”,警方獲悉此事之後對案件高度重視,“抽調刑偵力量”“連夜組織展開偵查工作”;另一方面,得益於眾多網友尤其是武漢網友的“愛心接力”,數萬網友在微博中織就了一張尋車網,這輛車最終也是武漢某市民在黑市花1000元買回來的。

回應

21日,表示面對公眾質疑武漢警方“選擇性執法”及“捍衛城市形象”說辭,警方表示並不是日本遊客丟車了,警方才重視,只要所涉案件達到刑事立案標準,警方都會立案。“我們經常接到電動車被盜的民眾報警,也立案偵查了,也在努力尋找破案線索,但很多案子破不了,並不是公安機關不重視,沒有開展偵查,而是受客觀條件所限,有針對性開展工作的措施不強所致”。警方坦言,腳踏車能迅速找回的原因,一是腳踏車本身的外觀特徵非常明顯,辨識度較高;二是此事被媒體廣泛發布後,民眾廣泛參與。該車能夠失而復得,得益於武漢一名腳踏車愛好者向警方提供線索,警方隨即經過比對,最終確立線索車正是日本遊客丟失的那一輛腳踏車,案件得以成功偵破。

網議

發生在武漢的“全城尋車”事件,就像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電影:某晚,日本驢客河源啟一郎將一輛無鎖腳踏車停在漢街,直至保管員下班仍未如約取走,腳踏車不翼而飛。按照常理,在偌大的武漢找回這輛腳踏車的機率和一個日本人在這裡丟車的機率一樣低,然而,武漢市民和警方奇蹟般地連夜找到了這輛車,並將它送到了河源啟一郎手中。
“連夜立案偵查”“連夜追回發還”,兩個“連夜”,令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同樣的財物,無論其所有者身處何種地位,在法律面前是等值的,理應得到法律同樣的維護,然而現實情況是,物品因其所有者不同而有了不同的“附加值”,這正是河源啟一郎的腳踏車事件“起於關懷,終於爭議”的原因所在。
一起看似極其普通的丟車事件,為何會升格成為一個調動全城力量的公共事件?答案並不複雜。其中不難發現兩種典型的社會心理:其一,得知環遊世界的日一驢友在武漢丟了一輛腳踏車,而這輛車在遊歷其他十幾個國家時都安然無恙,很多人覺得這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甚至會擔心這件小事會影響武漢乃至中國的治安形象;其二,得知武漢警方在市民的積極配合下迅速破獲丟車案,同樣有很多人為這種“特事特辦”感到不是滋味——21日盜車龜位當天在微博中轉發頗多的一條微博是這樣說的:“日本人在中國丟了輛腳踏車,一夜就找到了;我們要是丟了輛腳踏車,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
武漢當地電視台報導腳踏車被偷新聞,主持人還說了“編後”:這輛腳踏車陪伴失主走過了10多個國家都沒出事,在中國也經過了上海、蘇州、杭州、南昌等城市,偏偏在武漢被偷了。觀眾都能聽出“畫外音”,這給武漢人丟了臉,給武漢形象抹了黑。這則新聞經網友發到微博上之後被轉發1萬多次,網友們的聲音倒不像電視台那樣一面倒,有人當“城市形象”解讀,更有人當“黑色笑話”消解。反倒是武漢警方的表現讓網友們“圍觀”。按說腳踏車找到了是好事,大家都應該叫好才對,可惜,警方的迅速偵破反而讓國人感到了落差。對於中國城市的市民來說,丟失一輛腳踏車或者電動車是很平常的事,哪一回,警方能像這回熱心?享受過警方立即立案偵查的待遇呢?誰又見到警方公布過腳踏車被盜的破案率是多少?這輛丟失的“貴族”腳踏車似乎為武漢警方挖了一個“坑”,你把它填平了,網民說你“內外有別”;如果跨過去視而不見,它確實也有礙路面平坦。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之前丟腳踏車這樣被警方認為“稀鬆平常”的案件並不是偵破不了,更多時候是不為也,因為“損失”不了城市形象。更何況還有一個被有意無意忽略的事實是與警方迅速破案關係不明的“網友接力尋找”贖回說。

來論

中國是腳踏車大國。在很多城市,腳踏車才是當家的私家車。如果做一個民意調查,看看有多少國人丟過腳踏車,一定回響者甚眾,估計選擇“有”的人要超過一半,甚至應該有“丟過幾輛”的選項才能滿足人們對於丟車一事的憤恨、無奈和習以為常。當然,若要做一個認真翔實的調查的話,一定還要再加上一項:您丟的車是否找回?通過什麼途徑找回?同胞們對於答案一定會心有靈犀吧。
說實在的,小偷全世界哪裡都有,丟腳踏車也並不僅僅是中國特色。日一驢友在武漢丟了腳踏車,原算不上什麼多聳人聽聞的大事,即使警方找車的高調姿態讓國人吃驚那也就是一陣子的事。畢竟城市是自己居住的,是否幸福、是否舒適、是否安全,自己的感受才更重要,丟車不可怕,丟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就這么麻木地接著丟下去。

丟臉

本國人外國人不講孰重孰輕,至少應該人人平等、一視同仁!很多國家的政府重視自己的國民超過外籍人,武漢警方卻相反,外國人成了頭等公民。這是自卑!是奴性!從晚清政府一直傳下來的奴性,在當今官方身上深入骨髓。然而官方對外國人比對國人還親近,不會贏得尊敬,只會遭到鄙視!
如若所有丟了腳踏車沒有找到的武漢市民,都去公安局排隊,也要求領取一輛因警方失職自請賠償的新腳踏車——日本人可以有,憑啥中國人不能有?日本人可以丟車,但武漢警方不該丟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