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西

武劍西原名武兆鎬,站街鎮老城堤南溝人。“文化大革命”中武劍西受到殘酷迫害,患病未能及時治療,197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武劍西(1899—1973),原名武兆鎬,站街鎮老城堤南溝人。民國11年(1922),上海同濟大學畢業,考取留德公費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研究數、理。在德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參加了聲援中國工人的革命活動。民國12年11月,由朱德、孫炳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旅德支部委員。1926年,由德國赴蘇聯,接受紅軍參謀總部持種軍事訓練。後參加共產國際工作,任東方問題報告人、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秘書、翻譯等職。1930年,武劍西受共產國際派遣回國,在上海負有共產國際遠東局秘密任務,兼理中共中央文委工作,任 “社聯”黨團書記。曾受中共中央委派,協助宋慶齡組織歡迎法國共產黨入巴比塞來華籌辦 “遠東反戰、反法西斯代表大會”。1933年,調中共中央“特科”工作。此後,一直在國民黨統治區的險惡環境中從事文化界和國民黨上層人物的統戰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武漢大學哲學和政治經濟學教授,兼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宣傳部處長。1953年,任高等教育部教學指導司副司長、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總編輯。1954年,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漫長的革命歲月里,與朱德、周恩來、宋慶齡、林伯渠、霍秋白、鄧中夏、葉挺、王若飛以及國際友人斯沫特萊、斯諾等人都有較為密切的交往,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貢獻。培養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代人的嚴謹作風。“文化大革命”中武劍西受到殘酷迫害,患病未能及時治療,197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