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三中

正寧三中

正寧三中始建於一九五九年,是一所縣屬農村普通完全中學,學校占地面積約3萬5千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9千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6個,學生2000餘名,教職工一百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7人,獲取國家、省、地、縣各種獎勵和榮譽稱號40餘次。

正寧三中

多年來,該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規範管理、目標吸引、全面育人、爭創一流”為辦學思想,始終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並舉”的辦學方向。歷任領導勤奮創業、嚴謹治校,積極奉行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廉潔奉公、民主治校的工作作風,使學校辦學效益和社會聲譽不斷提高,目前,該校還形成了“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勤奮敬業、嚴謹博學”的教風和“刻苦認真、積極上進”的學風。
該校以“樹班子形象、激教學活力、抓內部管理、增辦學效益”為工作思路,堅持科學管理、分解目標、整體協作、依崗定責、逐層落實、全程監控考核、階段總結獎勵的工作方法。大膽起用中青年教師,領導親自帶課;德育工作貫徹“實、新、細、活、韌”五字方針,認識、內容、組織、資金、活動五到位;教學工作堅持向素質教育轉軌;常規管理常抓不懈;教研教改蔚然成風,自93年以來,該校教師發表論文94篇,出書15本,學生參加地縣級競賽79人次 獲獎;文體活動蓬勃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多彩,音體美特長生18人升入高一級學校深造,在區縣文藝調演和舉辦各類運動會上均取得較好的名次。
丁勤耕,桃李爭艷。九三年以來,該校高考升學率連續7年居全區前列,先後為北大、清華、北方交大等院校輸送學生600餘名,高中會考單科合格率、優秀率名列全區前茅;國中畢業會考名次躍入全縣前五名。該校還多次被評為省、地、縣“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和“甘肅省優秀中學生團校”等。辦學經驗先後被《甘肅日報》、《人民之聲》等新聞媒體報導。早勝中學、平子中學等兄弟學校先後來該校參觀並交流經驗。
一、奠 基 篇 
(20 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
一九五九年九月一日,寧縣(當時正寧合水歸屬寧縣管轄)縣委縣政府下文批示,成立寧縣七中,並組織人員積極籌備,選定校址,在宮河地區王家祿嶺修建一所初級中學。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五日,宮河地區第一所初級中學——寧縣七中正式成立,原宮河國小附設的國中班所有學生和各項設備劃歸寧縣七中,並撤銷原宮河國小附設的國中班。寧縣七中,即正寧三中的原型。 當時的寧縣七中為二年制初級中學,共設四個教學班,學生人數約 150 人,教職工 11 人,其中專任教師 6 人,員工 5 人。學校占地面積 50 余畝,建築面積 660.43 平方米。一九六一年初,為了擴大招生,為農業生產配備較高文化層次的生產勞力,經縣有關部門批准,學校予以擴建,建築面積擴大到 1359.59 平方米,教室面積擴大到 488.35 平方米, 可容納學生三百餘名,實際在校學生二百多人.當時的現狀是:一是全國解放不久,知識分子極少,師資力量十分薄弱。學校十多名教師中,多為支援農村的下鄉知識青年。學生中,大多數已超過適齡入學時間,加之受封建婚觀念的影響,有些學生甚至已婚,夫婦同在一個班級上課、學習。二是在本地區中,多數家庭缺乏勞動力,家長對子女上學沒有正確的思想認識,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持子女就學。三是全國大形勢的影響。建國初,國家一窮二白,農業生產被視作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受這一新思想影響,許多家庭的子女在生產隊勞動,不願入學就讀。 針對當時的現狀,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日,中共正寧縣委( 1962 年初更名)下發了《關於貫徹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通知》,一方面號召知識分子學習黨的路線、方針 、政策,另一方面,重視知識分子的意見和合理建議,發揮他們的專長和才能,調動工作積極性。同時,從生活上給予知識分子充分照顧,政治上給予溫暖和尊重。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宮河中學( 1961 年秋更名)校長高玉潔同志在該校做了大量工作,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和做法受到縣委的表揚和肯定。一九六二年秋季,宮河中學被正式更名為正寧縣第三中學。 從一九六二年開始,正寧三中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學秩序逐漸走上了正軌。在上級主管部門(正寧縣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全體教職員工積極行動,入村入戶動員流失學生入學就讀,鞏固率大大提高,學校規模逐漸擴大。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當地生產隊農業生產,實行“實用教學”,緊密結合農業生產,服務於農業生產。 在具體教學工作中,採用傳統的授課方式,教師講,學生聽的私熟式授課,並在此基礎上大膽革新,提出了“精講”的響亮口號,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要求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做到:“一貫”、“二巧“三破”、“四立”、“五要”、“六好”:“一貫”即堅決貫徹精講原則,做到精講多練。“二巧”即巧抓 45 分鐘,充分利用時間;巧用教學方法,加強教學效果。“三破四立”即一破重複循環,支離破碎的環節,立準備課、練習課,立精講多練;二破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立挖掘學生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三破教、學、用脫節,立教、學、用結合。“五要”:思想性要強,科學性要準,概念要清楚,關鍵要深透,重點要突出。“六好”: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做到:課堂紀律好,聽課情緒好,學習精神好,文具安排好,環境衛生好,作業完成好。同時對朗讀、背誦、口頭複述、回答問題、作業與練習和課外輔導都有較詳細的安排。要求教師做到“五認真”:認真備課、認真講課、認真輔導、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分析質量。要求學生做到“五多”:多讀、多寫、多練、多想、多問。在當時,形成 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切合實際的教學風格。學校樹立了良好的校風、學風和教風。 在當時那種忍飢挨餓的艱難歲月里,校舍不足,但師生自力更生,利用節假日、星期天,自己動手修建校舍。在附近社隊深溝里自己挖樹、伐木、解板,自己動手打土坯,每班二三十人,自己動手打土坯達二萬塊以上。多數學生既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又是學校里的優秀學生或優秀學生幹部,甚至部分學生僅靠每學期 2 ~3 元的助學金維持上學費用。三年困難時期( 1959 ~ 1961 年)個別學生由於飢餓,引起一系列併發症,面黃飢瘦,甚至浮腫。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師生生活都 處在極度困難之中,人們一方面要承受強大的政治壓力,另一方面在生活上也食不果腹,飢餓和憂慮時時困擾著人們 的思想。好在當時正寧三中是一所新建不久的學校,占地面積較大,修建房屋較少,校園中的幾十畝空地都種了糧食和蔬菜,以補助師生們的生活。另外,學校還組織師生外出到生產隊已收過的莊稼地里撿拾殘留的谷穗、洋芋,甚至挖菜根,用以充飢。就在這樣的磨難之中,在許多同學經受不住飢餓的折磨而紛紛離校的情況下,老校長高玉潔同志帶領老師們盡職努力,強忍著飢餓,為同學 們上好每一節課,併入村入戶動員流失學生及時返校。 60 年 ~ 65 年, 學校培養學生七百餘名,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近二百餘名優秀學生,為當地的農業生產和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 1966 年 5 月,震撼全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學校當時也屬於革命之列,文革工作組開始進駐學校,成了學校實際操縱者。在極“左”思想指導下,開始在學校劃分右派分子,部分老師被戴上了右派帽子。緊接著是紅衛兵大串聯,走出校門,地處邊遠地區的正寧三中也和全國教育戰線一樣,在回響“踢開黨委鬧革命”的口號聲中相繼停止工作,實行停課鬧革命,教學工作陷入癱瘓狀態。直到 1971 年前後,根據省委的指示,駐在學校的工宣隊相繼撤走,才使學校工作出現了轉機 ,學生重新走進教室,並取消了開卷考試制度,學生學習的願望也較為迫切,教師敢抓,學生樂學,經過兩年努力,到1973 年,學校教學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教育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隨後,雖然經過了“批林批孔”、“反擊右傾翻案風”、“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等革命運動,並且在我縣乃至我區還樹立了郭治塬鐵心務農的榜樣,但由於我校處於邊遠地區,運動大多走了過場,未像其他地區那樣再度混亂, 1976 年 伴隨著“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倒台而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十年,我校象全國其他地區的學校一樣,領導 體制、管理體制、校風、學風、工作作風等遭到了史無前例的踐踏,教育教學工作幾乎成了空白。也延誤了幾代人的成長。給我縣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二、奮鬥篇(1977 —— 1990 年)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迎來了教育事業的春天。在《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發布實施之後,“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口號被響亮地提出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運動退出了中國歷史舞台,全民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最初被提為“四個現代化”)建設之中。1980 年 3 月 6 日,慶陽地區教育處下發了《慶陽地區教育工作會議紀要》,指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來,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進一步得到貫徹執行,建立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工作秩序,廣大師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教學質量正在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加強,校紀校風有了很大進步”。當時,我校的教育教學現狀基本上較客觀地在這份《會議紀要》中反映 了出來。在這次教育工作會議上,還針對適齡入學率低,學校布局不合理的現狀,提出了“普及五年制國小為重點”的辦學方針,合理規劃,布局國小設定,使適齡入學兒童“上國小不出村,上國中不出鎮”。現在校學生都是這一規劃的受益者。客觀上,提高了我校的生源質量。並且提出了“兩條腿”走路:“國家辦學與集體辦學相結合”。還提出了“認真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些骨幹教師又重返講台,為恢復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做出了一定貢獻。 80 年代初,在落實上級教育規划過程中,我縣撤併了正寧五中、六中、七中。正寧三中在我縣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突現了出來 。隨著省、地、縣各級政府對教育投資的加大,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懷下,我校的基礎設施建設 和配套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到 85 年左右,共新建教室、師生宿舍及辦公用房十多座,計二千多平方米,並配置了大量圖書、實驗儀器和藥品等,併購置了用水鍋爐,取代用大鍋供應師生生活用水。我們現在所用的平房,大多為這一時期所建。辦學規模也不斷擴大,學生人數由 1976 年的四百多人增加到 1990 年的七百七十八人。教學班由 1976 年的八個班增加到 1990 年的二十一個班。 在這一時期,縣委縣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在配備領導班子上,逐漸採取了科學務實的用人標準,提高了領導班子的專業文化程度,並且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上做了適當的搭配。學校內部,不斷強化教學管理,教學工作的各項職能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教學工作逐步與教育教學的規律相吻合,克服了“文化大革命”時期教學工作中的盲目性。唯“政治論”的一些活動和違背教學原則 的作法退出了常規教學。1985 年根據省委檔案精神,逐步推行校長負責制,我校也相應出台了一系列切合當時校情的規章制度。提出了向管理要質量的口號,在上下結合,反覆討論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教職工考勤制度》、《師生圖書借閱制度》、《教職工獎懲制度》、《財產管理制度》、《門衛制度》等。 1988 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職稱評聘工作的全面開展,學校對各項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對主要崗位職責做了明確規定。如《校長職責》、《主管教學副校長職責》、《教務主任職責》等,為學校各項活動正常有序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使學校各項工作逐漸在較規範、較科學的軌道上運行。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知識分子政策進一步得到落實,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的教師被一一平反昭雪,重新走上講台,成為教學中的骨幹。恢復高考制度後,一些優秀的師範院校畢業生分配我校工作,為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又從國小、國中選拔了一大批富有經驗、學有專長的教師進我校工作,採用以老帶新的結對方式,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提高業務技能。同時一方面向上級爭取新分配教師,提高學歷達標率,一方面鼓勵並積極支持教師外出學習或進修,提高學歷達標率,到 1985 年左右,學歷達標率較 1978 年增加了 7 個百分點,使 我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上了一個台階。當然,這一階段,由於主、客觀原因,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造成的人才斷層,師資青黃不接,文化大革命前在崗的教學人員該退休的退休了,新分配教師又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二是 80 年代初新分配教師中,外縣人員居多,到 80 年代中期由於人事管理的失誤,外籍教師人員紛紛離校,給我縣的教育事業造成了一定影響。90 年代初,我縣教育質量大滑坡,我校也一度陷入困境,這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應試教育是這一時期教育模式的一大特點,高考制度恢復後,高考作為國家選拔各類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徑,應試教育發揮了它應有的積極作用,為國家選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由於高考的導向作用,應試教育成了對付高考的重要手段,這一模式 的需要,使“知識傳授”成了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在十年浩劫之後的知識貧乏時期,這無疑是一個大進步,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使一批有志青年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延誤了的青年,有幸趕上了改革春風的沐浴,求學若渴、奮發向上、努力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成為今天各線戰線上的中梁砥柱。但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和社會生活的不斷複雜化,人們的知識層次越來越高,社會分工的不斷精細和複雜,對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標準,應試教育逐步漸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使人的個性特長在這種“機械化”的學習中湮沒了,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也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進一步需要。因此,在 80 年代末,素質教育被提到了國民教育的議事日程。 總之,這一時期,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經歷了從“十年”毀滅到不斷走向成熟的奮鬥歷程,校風、學風有了很大轉變,教師樂教、學生勤學,“遵紀守法、刻苦踏實、奮發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風尚,成了我校歷屆學生繼承和發揚的光榮傳統。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升入大中專院校的優秀學生人數逐年增多。85 年至 88 年我校連續四年高考居全縣第一名,實現了我校教學史上的第一次輝煌。
三、成就篇

(1991 年 —— 2002 年)

班子建設:90 年代初,在我縣教育大滑坡的嚴峻形勢下,縣委、縣政府對我縣的教育現狀做了認真的分析,特別是我校,作為在全縣較有影響的農村完中,縣委重新調整了領導班子,使正寧三中的領導班子在知識結構、工作結構和年齡結構方面進一步最佳化,在專業化基礎上,實現 了領導班子的年輕化。近十年來,領導班子雖幾經調整,但這種最佳化組合的原則始終沒有變。在班子建設中,學校多年來,還採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把嚴於律己做表率,統一思想求共識,照章辦事講原則,求同存異講合作及真抓實幹出成績作為班子建設的奮鬥目標。抓學習,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抓勤政,著力提高斑子的整體活力;抓團結,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抓廉潔,努力提高班子成員的“免疫力”。歷任班子不但能夠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而且坦誠相待,敢於也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2001 年 8 月份調整後的現任領導班子,在保持歷任班子優良作風的同時,具有較強的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不等 、不看、不靠、,在班子建設中,進一步明確了權責關係,對各項工作做了具體明確的分工,並推行校務公開制。校級領導抓決策,中層領導抓落實,職代會抓監督,黨支部抓測評,使班子集體充滿活力,形成支部掛帥、校長負責、民主監督、以法制校、以法制教的良好局面。 德育教育:堅持“德育為首、五育並舉”的教育原則,這是我校的一貫做法和長期的工作任務。首先,我校逐漸完善了德育教育網路。制定了德育工作的五字方針即(實、新、細、活)。建立了“四層次”(領導、黨員、職工、學生),四到位(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多系列的德育教育新格局。通過強化六種規範(政教處工作規範、團隊工作規範、班主任工作規範、科任教師德育教育規範、家庭養成教育規範)來落實德育教育的各項任務。其次,每學年,學校都要安排一些固定的活動,以保證思想教育的連續性。並且在每學期開學初通過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正寧三中學生一日行為準則》和各項規章制度,進行入學教育。再次,把思想教育寓於各項活動之中。每學年根據時政形勢,結合學生實際舉行有關集體活動,五一節、七一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我校每年都安排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開展愛國主義和團隊精神教育。第四,寓思想教育於各學科教學活動之中。把思想教育寓於各學科之中,使同學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這是我校在育人方面取得的寶貴經驗。學校要求每位老師都要根據自己所教科目的特點,挖掘思想教育的深刻含義,使學生在接受不同知識的過程中,思想得到淨化,覺悟得到提高。第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多年來,我校充分利用校園之聲廣播、黑板報、壁報、讀報欄等宣傳工具和文藝匯演、歌詠比賽等形式,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使同學們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同時,根據時政熱點,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了解外面的世界,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培養健康上進的思想品質。第六,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2005 年初,現任校長師謀占同志在考察學習外校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思想境界無比高尚,精神風貌特別振奮,行為習慣十分文明”為目的、著力打造“正寧三中精神特區”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路,針對不同年級,學校採取各種形式廣泛開展“誠實教育”、“感恩教育”,“自立自信教育”。各班集體討論,擬定班級誓詞口號和跑操口號,課前集體宣誓,樹立自信、張揚個性,提升品格,形成充滿激情的精神園區,促進了我校校風的徹底好轉。這一時期有三千多名優秀學生加入共青團,一千餘人次獲地縣校級獎勵,師生累計為“希望工程”、“保護母親河”、困難職工和貧困學生捐款二萬多元。 教學管理與教學:我校通過近十多年來的摸索,逐漸完善了教學評估體系,加強教學管理,實行目標吸引。現任班子上升任後,在修訂、補充、完善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形成了《常規教學管理制度》,對工作量、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和學科活動,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並制定了《教學人員量化考評細則》,實行末尾淘汰制,引進競爭機制。同時,加大了教學監控與檢測,規範了教務日誌、教學日誌、班級日誌的填寫、審閱程式。每學期定期對學生作業、教師教案都進行認真檢查,做出評斷。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實行班級對調,科任教師迴避、集體閱卷。嚴明考紀考風,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在評估中突出了五個方面的結合:即定性與定量的結合;全校性檢查、學科檢查與班級抽查相結合;教務處檢查與教研組檢查相結合;自我檢查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客觀公正地反映了教學實際,激發了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使我校教育教學管理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的道理。 80 年代末期,應試教育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弊端日益為人們所認識,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密切關注。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時下發了《關於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決定》,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提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指導思想。我校積極倡導,教師迅速轉變觀念,學習素質教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要求授課中不但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雙基”、落實“兩全”。並提出“向管理要質量,向課堂要質量”,且於 1995 年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全校推行“目標教學”,以貫徹素質教育的宗旨要求。同時,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改革層次的不斷深入,適應素質教育的各種教學模式,教育觀念,教學思想在我校迅速傳播。在繼承傳統教學模式中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安丘四中的“三轉五讓”、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四清運動”等教學模式,為我校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校教學工作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氛圍。目前,素質教育的理念已根植於每位教師的腦海。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成為我們為之奮鬥的最終目標。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逐步落實,當前,創造型人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寶貴財富。如何培養具有開拓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又是落在我們教育戰線全體教職員工肩上的重擔。 教研教改:早在 80 年代初,我校各教研組就開始名副其實地承擔了教研教改工作任務,但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校教研教改工作活躍起來,還是在90 年代中期。圍繞素質教育的主題,“目標教學”大面積推廣,促進了我校教研教改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由點滴的個人鑽研,到90 年代末期,經常性地開展說課、評課活動,教研教改管理工作逐漸走上了規範化和制度化,每期開學有安排計畫,中期有檢查交流,期末有匯報總結。在教研教改管理工作中提出了“定人員、定課題、定班級、定目標”。鼓勵教師撰寫學術論文,中心教研室建立教改檔案,年終檢查匯總教研教改落實情況。一部分教師脫穎而出。近幾年,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教研氣氛日益濃厚。學校還以不同方式先後組織有關教學人員60餘次赴河北、河西、山東、蘭州、山西以及市內各縣區兄弟學校進行有目的的考察學習,借鑑兄弟學校的教學經驗,同時,選派骨幹教師赴省市參加有關研討會、學習會或參加說評課活動,吸收外地先進經驗,帶動我校教研教改的進一步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1996 年我校積極爭取教學樓建設項目,於 1999 年修建成了可容納 24 個班的教學樓,使校舍緊缺的矛盾得到了緩解,同時十年累計新建平房 50 余間,維修危房 100 多間,校園內廁所全部蓋頂,消除了露天廁所。1998 年改建了用水設施,告別了百年古井中用轆轤打水的艱難歲月。四年後,又在校園內打了深水井,建了水塔,日常生活用水有了可靠保障。並克服重重困難,建成了微機室,語音聽力廣播系統,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等。2003 年 9 月學生公寓落成投入使用。同時大面積綠化、硬化校園、栽植風景樹木、花卉。近三年基礎設施建設及內配設施建設累計投入三百餘萬元。使 我校的辦學條件、工作環境有了大大改善 ,辦學後勁進一步增強,目前,餐飲樓、第二幢學生公寓樓正在建設之中,屆時,我校師生的飲食、住宿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 這一時期,是我校教學史上的再度輝煌: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效益連年攀升。在校師生人數由上世紀 90 年代初的 800 余名上升到現在的2300 余名。近十年累計為大專院校輸送優秀畢業生 1500 余名,其中有百餘人被全國名牌重點院校錄取。(張鵬留學新加坡,王光耀、劉會龍就讀清華大學)。科任教師中有80 餘人次獲省、市、縣級獎勵,有 100 餘人次獲高考、會考單科獎。有 200 余篇論文在省、市、縣級刊物發表。學生中有 240 餘人次獲各級各類競賽獎,2002 年榮獲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慶陽賽區團體第二名。我校連續 10 多年在高考中獲得全縣第一,學校曾先後 60 余次獲省、市、縣表彰獎勵。2004 年全市普通完中督導評估中,我校榮獲全市一等獎,各項工作,受到市督導小組的充分肯定。揭開了我校建校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再接再厲,我們辦學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慶陽地區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為基本要求,樹立質量立校意識,以“全面育人、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發展特長”為宗旨,以“加強管理、改進教法、落實兩全”的思想為導向,外樹形象,內強素質,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徹底轉變校紀校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積極爭取籌建科技實驗大樓,在校園內消除平房。建成校園網,下設校長辦公系統、教學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電子閱覽室,把中國教育寬頻網轉接到各個教室。擴大校園綠化面積,移栽風景花木,培植草坪,把我校建成具有現代化教學設施的“花園式”學校。 二是繼續擴大辦學規模,特別是高中辦學規模,爭取到2008 年前後,學生在校人數達到3000 人以上,教學班達50 個以上,並逐步向獨立高中過渡 。 三是進一步加快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最佳化師資隊伍,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逐步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崗位津貼制,形成競爭機制,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正寧三中正在以矯健的步伐,邁向更加輝煌的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