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飛彈集團

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飛彈生產商。近幾年來,除了推出“風暴之影”巡航飛彈外,歐洲飛彈集團在無動力制導炸彈方面也屢有新作。其中最重要的研製項目有三個——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PGB精確制導炸彈和PGM精確制飛彈藥。

MBDA的對地攻擊武器

前言:以防區外的名義
如果說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拉開了精確制導武器大規模使用的幕布,那么世紀之交的數次局部戰爭則宣布了防區外打擊時代的到來。美國空軍為此專門開發的聯合防區外打擊武器(JASSAM)標誌著以往精確制導的空地飛彈+普通無制導航彈的裝備使用模式的終結,近幾年來美國空軍的裝備動態表明,美國空軍試圖將其裝備的大量無制導航彈改裝為可防區外發射的精確打擊武器。普通航彈要實現防區外發射並準確命中,必須解決制導方式和增程方式兩大問題。GPS全球定位制導模式的出現為廉價改裝普通航彈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而增加射程主要通過增大彈翼面積來實現,畢竟安裝發動機不僅會使成本上升,而且會使炸彈結構面臨大的改動,失去了改裝的意義。
歐洲北約國家多年來一直依賴於美國的空中支援,加上經費有限的客觀條件,他們在空地精確制導武器方面一直不太重視。但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洲國家有需求也有能力來研製自己的空地精確打擊武器。作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飛彈生產商,歐洲飛彈集團(MBDA)責無旁貸。近幾年來,除了推出“風暴之影”巡航飛彈外,歐洲飛彈集團在無動力制導炸彈方面也屢有新作。其中最重要的研製項目有三個——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PGB精確制導炸彈和PGM精確制飛彈藥。阿帕奇巡航飛彈

阿帕奇防區外撒布器是法國研製(由於瑪特拉公司已併入歐洲飛彈集團,因此阿帕奇的後續研製和銷售工作均由歐洲飛彈集團接手)的新一代遠距防區外通用戰術空地武器,取代現役各種子母炸彈、制導炸彈和空地巡航飛彈,攻擊戰區縱深堅固設防的固定和活動目標,如通信樞紐、指揮中心、機場跑道、防空飛彈陣地、坦克和裝甲戰車,以及有生力量等,裝備法國、德國和其他北約國家所有現代化作戰飛機。其名稱“阿帕奇”為“拋射子彈藥的動力推進武器”(Arme Propulsee A Charges Ejectables)的法文縮寫的音譯。
阿帕奇基本上是一種介於巡航飛彈和撒布器之間的空地武器,發射全重1230公斤,全長5.1米。由於整合了全新的彈頭、制導系統、動力系統和抗紅外線、電磁波隱身技術,堪稱世紀之交的空對地武器典範。
阿帕奇擁有長方形截面的彈體,採用獨特的上單翼、5尾翼氣動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方案。一對向後摺疊、向前展開、後掠矩形、窄翼弦平板彈翼位於彈體中部上表面;一對切梢三角形、常規後掠水平安定面及其升降舵位於彈體尾部兩側正中處;一對切梢三角形、常規後掠垂直安定面及其方向舵位於彈體尾部上表面;一對後掠矩形、8字型配置尾翼位於彈體尾部下表面。隱身設計是阿帕奇的技術特點,特殊的外型能夠分散雷達波的反射,彈體採用雷達波吸收材料製造,動力系統加強抑制熱信號技術,加上攻擊過程採用超低空突防,本身微弱的雷達反射波容易被地面雜波掩蓋。
阿帕奇內部為模組化艙段結構,分為前、中、後3個艙段:導引頭艙、戰鬥部艙和發動機艙。前艙內裝導引頭、制導計算機和雷達高度表。該彈採用中、末段複合制導體制,基本型採用慣性導航+航路點修正中段制導、主動毫米波雷達末段制導。中段艙內裝戰鬥部,頂部有加強硬背,其上裝彈耳和摺疊式上單翼,內部裝多種類型的戰鬥部,包括帶多種類型小彈的子母式/單一式戰鬥部。多類型的彈頭使得阿帕奇擁有極佳的任務彈性,可攻擊機場、防空飛彈陣地、指揮通訊中心、雷區和裝甲車輛等軟硬目標。
阿帕奇基本型採用KRISS反跑道戰鬥部,由馬特拉公司和TDA公司研製,用來攻擊機場跑道,使之癱瘓而不能迅速修復。每一枚阿帕奇基本型可裝10顆KRISS反跑道子彈,其彈體呈圓柱形,頭尾鈍平,戰鬥部為錐孔空心裝藥,採用可變延時引信,內裝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帶穩定用降落傘,雖然彈重僅52公斤,但其破壞威力與185公斤重的迪朗達爾反跑道炸彈相當。此外,還將採用反坦克型、反地下掩體型和布雷型等小彈。單一式戰鬥部為攻擊地下堅固掩體和指揮部等重要目標。後艙前段內裝動力裝置,採用由微渦噴公司研製的TRI60-30渦噴發動機,其進氣道設計成流線型,從中艙段開始融入後彈體,減少雷達反射面積和紅外信號特徵,其進氣口為三角形,發射前罩上堵蓋;後艙尾段外裝5片尾翼,內裝伺服舵機。
由於具備精密導航系統和極佳的終端精確性,使得阿帕奇成為一種高效率的機載空對地武器,而在經過周密的任務安排後,這種武器更能以最佳彈道有效避開敵軍的防空火網,其超過140公里的射程也能保障載機和飛行員的安全。阿帕奇是馬特拉公司迎向新世紀的重要武器,是歐洲製造的第一種實用化防區外撒布器,在過去13次試射中達到百分之百的命中率。法國空軍已經在1997年簽訂一份15億法郎的契約,採購約100枚阿帕奇撒布器,將配備在幻影-2000D和陣風戰機上。

AS-30基本戰鬥技術性能

最大射程 12公里
最小射程
最大速度 M1.5
使用高度 50-10000米
最大過載
制導系統 半主動雷射制導
引信 觸發引信
戰鬥部 高爆炸藥,重240公斤
動力裝置 2台兩級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
工作時間 22秒
彈重 520公斤
彈長 3.84米(裝X-12戰鬥部) 3.89米(裝X-35戰鬥部)
彈徑 342 毫米
翼展 1000 毫米
命中率 對10米X10米目標命中率99%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全資控股空客 管理層大調整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7月2日宣布,集團聘請的投資銀行羅思柴爾德(Rothschild)建議出資27.5億歐元收購英國宇航系統公司(BAE)持有的20%空中客車公司股份,以達到完全控股空客。同時,該集團對高層管理人士進行重大改組。
目前,此項收購尚待英宇航股東的批准。

鑽石背——空地武器滑翔套件

對擴展了射程和機動性的制導炸彈或滑翔炸彈的需求在數年以來不斷增長。但歐洲國家的國防預算使他們無法像美國那樣專門研製JASSAM或JADM,歐洲飛彈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不能不說是一個十分討巧的商業行動,通過在普通航空炸彈上加裝一個滑翔彈翼套件,將其射程提高數倍,不僅實現了防區外發射,而且成本極為低廉。鑽石背的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鑽石背彈翼組件採用獨特的鉸鏈串聯彈翼設計,一對可摺疊的骨架式彈翼平時狀態時收攏在炸彈下部,在炸彈被投放後,鑽石背彈翼套件將會自動彈開,炸彈會由於升力面積的增加而立即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進而增大射程。這組近似菱形的彈翼組件可提供若干的好處:首先,增加的彈翼套件增加了翼面積,使炸彈擁有了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從一枚普通的航空炸彈變成一枚滑翔炸彈,機動性和射程也相應獲得大幅度增加;其次,由於彈翼套件結構非常緊湊,不會影響炸彈氣動外形;再次,用如此簡單的方法即可擴大射程,其價格僅在10000美元以內,改裝成本十分低廉而作戰效率倍增(當然,要想實現真正的防區外發射,還需要在制導上下工夫);彈翼結構堅固,關節機制可靠性高,不會因此而導致炸彈投放條件的變化(如果彈翼結構不夠堅固可靠,過大的風速可能會吹斷彈翼,嚴重影響作戰使用,在投放炸彈時就肯定會考慮風速等問題的影響);骨架式的彈翼將組件重量降至最低限度,不會對炸彈本身重量造成影響。
鑽石背彈翼套件最大,也是最根本的一個優點就是提高了飛行員的戰場生存率,因為安裝鑽石背滑翔彈翼組件的普通航空炸彈的射程獲得了極大的擴展,最大射程可達65公里(高空投放)。這樣的射程顯然已在大多數防空武器的射程之外,飛行員無須駕機飛臨目標上空投彈,極大降低了載機被防空武器擊中的機率。這也是鑽石背作為一種防區外發射武器改裝方案存在的根本意義。
歐洲飛彈集團宣稱,這種低成本,高性能的增程彈翼套件是專門設計用來與低成本的GPS制導空地武器相容的,而全球最大的GPS制導空地武器的製造者和擁有者就是美國,因此鑽石背彈翼組件的目標客戶主要針對:美國海空軍裝備多年並經歷了實戰檢驗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正在進入研製關鍵階段的小直徑炸彈(縮寫為SDB,供戰機、轟炸機和無人機投放使用的250磅炸彈,可打擊70公里外的目標,並能穿透1.2米厚的加固混凝土防護層)和風偏修正子母炸彈。根據歐洲飛彈集團公布的數據,一枚GPS制導的炸彈,譬如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在25000英尺(7600米)高度投放時,其最大射程可達65公里,最小射程也在18.5公里以上。
2001年7月,MBDA和波音達成協定,共同在全球銷售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武器家族極其衍生型號,譬如其增程型號(JDAM-ER)。協定還包括美國小直徑炸彈(SDB)項目,後者最近已經被列入波音的下一個2年降低風險計畫。JDAM-ER和SDB都決定使用MBDA鑽石背彈翼套件以進一步增大其射程。
在美國空軍的贊助下,MBDA和波音已經成功地進行了JDAM和SDB的增程項目演示,2000年4月和9月,5套鑽石背彈翼套件參加了測試。佛羅里達州伊格林空軍基地和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的F-16戰鬥機被用來投放炸彈。測試中使用的炸彈是2000磅的JDAM-ER型和250磅SDB。飛行測試項目包括:安全分離、彈翼展開、控制的巡航飛行、目標跟蹤鎖定和末段俯衝,炸彈均準確命中預定目標。其中SDB炸彈由F-16掛載,完成了27次分離試驗,10次制導飛行試驗,其中3次加裝了歐洲飛彈集團生產的鑽石背彈翼組件。而在JDAM上的測試表明,鑽石背彈翼套件幾乎將JDAM的射程提高了5倍,且完全不影響炸彈的精度。
SDB項目系統研製與演示階段定於2006年9月結束,隨後將簽訂生產契約。在隨後10年內,美國空軍預計將採購約2.4萬枚配用鑽石背彈翼組件的SDB,首批炸彈定於2005年10月交付。SDB首先將裝備F-15E戰機,隨後將裝備F/A-22、F-35 、聯合空中無人戰鬥系統,以及幾乎其它所有的美國武器平台。其它可能購買 SDB的客戶有包括英國在內的其它F-35戰機用戶。
鑽石背滑翔彈翼的推出堪稱歐洲飛彈集團的一次巨大商業成功,簡單的設計,極低的研製風險將其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而美國空軍的青睞使鑽石背彈翼套件成功實現了平台依靠,以後只要買出一枚SDB,歐洲飛彈集團就可收一套鑽石背彈翼套件的錢,簡直穩賺不賠。

PGB——英國版JADM

英國皇家空軍長期以來沒有裝備精確制導炸彈,這嚴重限制了皇家空軍對地攻擊能力的發揮。因此,近年來,英國國防部對於可全天候使用的高精密度、自主制導武器的需求與日俱增。為此,歐洲飛彈集團研製了PGB精確制導炸彈滿足皇家空軍的需求,它被稱為英國版的JDAM。
由於歐洲飛彈集團與波音公司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實際上,歐洲飛彈集團幾乎是將美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直接拿了過來,只不過採用的是其小型化後的成果,即戰鬥部為500磅的MK-82航空炸彈。
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制導的全天候、自動尋的常規炸彈,全稱“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是在現役普通炸彈上加裝慣性/衛星定位(INS/GPS)制導裝置而成。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軍開始實施“惡劣天氣用精確制飛彈藥”(AWPGM)計畫,目的是針對第三代雷射制導炸彈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各種缺點,發展具有全天候、防區外、投射後不管、多目標攻擊能力的第四代制導炸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就是最先研製成功的第四代制導炸彈,在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的戰爭中首次使用。
JDAM制導炸彈系列現有多種型號,代號為GBU-29/30/31/32,前兩個為通用爆破型,後兩個為專用侵徹型。還有一種彈重2270公斤(5000磅)的專用侵徹型,代號為GBU-37/B。上述型號僅是該制導炸彈系列中的第一階段產品,採用了衛星定位/慣性導航組合制導作為全程制導,其設計的圓機率誤差為13米,在靶場投彈時圓機率誤差達到了10米。
考慮到美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ADM)的制導組件已經在美國三軍服役多年,經受了實戰考驗,技術相對成熟可靠。因此,歐洲飛彈集團直接將JDAM的制導組件幾乎未作改進就移植到了MK-82低阻通用航彈上。其GPS/INS制導控制尾部裝置在外形和尺寸上,與所取代的現役航空炸彈的尾翼裝置相同。GPS/INS制導控制尾部裝置由制導控制部件、炸彈尾錐體整流罩、尾部舵機、尾部控制舵面和電纜組件等構成。制導控制部件是制導炸彈的核心部件,包括GPS接收機、慣性測量部件(IMU)、任務計算機和電源模組。各積體電路裝在截頭圓錐體內,外部裝上錐形保護罩,以防止電磁干擾和其他環境因素影響。GPS接收機採用2個天線,分別裝在炸彈尾錐體整流罩前端上部(側向)和尾翼裝置後部(後向),以便在炸彈離機後水平飛行段和下落飛行段時截獲並持續跟蹤飛機上GPS接收機所跟蹤的4顆衛星。
慣性測量部件由2個速率陀螺和3個加速度計以及相應電子線路構成,是一種低成本的捷聯式慣性測量裝置。在結構上,IMU與GPS接收機採用緊藕合的結合方式,適用於具有較大機動過載和立體彈道的高動態使用環境,以保證獲得更高的制導命中精度,從而使飛機具有多目標精確攻擊能力。
任務計算機根據來自GPS接收機和慣性測量部件的炸彈位置、姿態和速度信息,完成全部制導和控制功能的解算,並輸出相應的控制舵面偏轉信息,控制炸彈飛向預定攻擊的目標。
而久經考驗的MK-82低阻通用炸彈作為戰鬥部;先進的引信賦予其觸發延時和近炸功能。
PGB精確制導炸彈幾乎就是美國JDAM的翻版,只是在一些次要方面依照英國國防部的要求做了改動。直接移植美國的組件在節省成本,降低研製費用上有重大意義。
歐洲飛彈集團沒有公布PGB的具體性能數據,包括作為防區外發射武器關鍵性的射程和圓周命中誤差的數據,但根據JDAM制導炸彈現有型號的數字,我們可以大致做一個推測:PGB的高空投彈時的最大射程在75-110公里之間。而其圓周命中誤差在13米左右。
英國國防部已經訂購了54000套PGB精確制導炸彈,其中20000套已經交付英國皇家空軍。

智慧型彈藥——PGM

無論是在兩次海灣戰爭,還是巴爾幹半島的衝突中,有兩個趨勢都越來越清晰的顯現出來,那就是武裝部隊裝備的炸彈和飛彈必須具備很高的精度和一擊必中的能力,儘可能的減少附帶傷害。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防區外打擊武器將大行其道,戰鬥機和飛行員都希望能在敵軍的防空武器射程之外發射飛彈和炸彈,以獲得最高的戰場生存率。
歐洲飛彈集團顯然意識到了這個趨勢的存在,在通過鑽石背滑翔彈翼套件和以JDAM為藍本為英國皇家空軍研製成功PGB精確制導炸彈後,歐洲飛彈集團已基本掌握了防區外武器的一些基本技術,在此基礎上,他們在9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在技術上超越美國JDAM的防區外發射精確制導炸彈——PGM。
PGM精確制飛彈藥在技術上最重要的創新之處在於引入了寬頻大流量數據傳輸技術,這使得PGM擁有了前所未有的任務彈性和高度的智慧型化。
對於制導空地武器而言,如果載機有一條數據匯流排,那么目標資料信息就可以在開火前的任何時間輸入武器的制導系統。PGM使用的這一項觀念提供二個好處:首先是提供彈性交戰能力,可以在開火前對預先輸入的目標信息進行修改,重新編程作戰預案。其次,載機如果確認了新的目標並且在跟蹤中獲取了足夠的參數,飛行員可將這些目標參數傳送到PGM的制導系統內,轉換攻擊目標,執行新的攻擊任務。
考慮到有些載機沒有數據匯流排,PGM武器系統能在載機起飛執行任務前使用一個手提式的數據載入組件將任務信息預先輸入。這個能力使那些沒有數據匯流排的飛機也可以裝載和發射PGM武器系統。
此外,PGM精確制飛彈藥沒有採用GPS/INS複合制導,而是設計了三種不同的高精度、可互換的導引頭模組(雷射、電視和紅外),提供24小時的全天候作戰能力。雷射制導型PGM的雷射導引頭可與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內的所有標準地面或空中雷射指示器兼容。電視和
紅外導引頭可以向距離超過100公里的後方載機傳送飛彈飛行過程圖象,直到命中目標。這使得載機和後方指揮部可以精確的評估殺傷效果。作為選擇,圖像也能傳到第三者飛機或地面管制中心,由他們控制PGM武器系統的作戰,而載機飛行員則可集中精力處理其他任務。這一點對於應付複雜作戰環境的飛行員而言尤其重要,對他而言,在這種模式下,PGM是發射後不管的。投放炸彈後飛行員可交炸彈的控制交由地面控制中心或其他飛機處理。但當他認為需要重新恢復對炸彈的控制時,又可以通過一個切換程式重新恢復對PGM武器系統的控制——選擇新的攻擊目標或使其自爆。
無論如何,PGM武器系統的彈道末端性能始終保持不變。PGM武器系統由大威力的PGM戰鬥部和三種可互換的制導模組(雷射制導、電視制導和紅外製導)組成,可確保全天候使用。由於擁有三種不同模式的制導方式和二種不同的戰鬥部(500磅和2000磅)選項,PGM在寬範圍的現代戰場上擁有戰術優勢。PGM可提供絕對的精確度,其圓周機率誤差在1米以內(這比美國的JDAM要高的多)。這意謂著摧毀每個目標所必要的武器數量更少。

PGM武器家族

PGM武器家族目前已經可以由F-16戰鬥機和最新型的幻影-2000戰鬥機裝載使用。它還是這一級別武器中唯一可以整合到輕型戰鬥機上的——A-4、鷹式攻擊教練機和F-5戰鬥機都可以發射PGM精確制飛彈藥。這對於開發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些國家的空軍裝備了大量的輕型戰鬥機。
所有的PGM家族各個型號都被設計成有相同的操作界面,這極大的降低了其使用成本——各種不同型號的載機無須對現有硬體進行改裝即可裝備PGM。而且相同的界面也使飛行員的訓練變得更加簡單。
由於PGM武器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攻擊不同目標的能力、由不同載機攜帶的能力,因此廣泛引入了模組化設計概念。在使用中通過更改任務模組使其可以被不同載機運載,具備不同的戰術特性。PGM的模組化使得新的次系統能很快地被吸收擴充並符合客戶的新需求。
PGM精確制飛彈藥能用來摧毀各種地面目標,包括橋樑、建築物、防空系統、雷達站、主戰坦克、裝甲人員輸送車、指揮控制系統、通信設施和軍隊集結地等等。PGM對海軍目標也非常有效。PGM擁有500磅或2000磅高爆破片戰鬥部。引信有觸發和近炸兩種。
PGM-1A/2A/3A系列,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中途飛行由慣性制導系統導引,末端導引則有半主動雷射(SAL)、電視或紅外導引頭可供選擇。PGM-1A/2A/3A彈長3.6米,彈徑0.35米,彈重300公斤,彈頭為227公斤高爆彈,射程約20公里。PGM-1B/2B/3B系列仍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慣性導引系統與雷射/電視/紅外導引頭,但其彈頭換裝為907公斤的高爆彈,彈重為1.12噸,彈長與彈徑分別為4.6米與0.43米,射程提高到40公里。
PGM-4A/B系列仍在發展中,準備換裝飛馬座或人馬座渦噴發動機,射程較原先提高7.5倍,分別為150公里或300公里,其中途制導使用GPS/INS系統,末端導引則使用雙模式主/波動毫米波雷達導引頭。

AS-30北方雷射制導空地飛彈

該彈是法國原北方航空公司、現宇航公司研製的北方超音速飛彈系列中的第二代超音速多用途空地飛彈型號,是由相應的AS-20第一代超音速空地飛彈改進而來。北方航空公司根據法國飛彈技術局的要求研製一種近程戰術空地飛彈,用來攻擊地麵點目標和水上艦船目標,其主要技術指標為射程不小於10公里、載機不必進入離目標3公里、圓機率偏差CEP=10米。該彈基本型命名為北方AS-30、編號為Nord-5401,1959年開始研製,1962年9月投產,隨後開始服役;其改進型1968年開始研製,1973年投產,隨後開始服役,除裝備法國空/海軍外,還向英國、聯邦德國、南非、瑞士、以色列和印度等國出口,1977年停產,共生產3855枚,其中3000枚出口。
該彈基本型採用與AS-20完全相同的、按比例放大的無尾式氣動外形布局和劃分為前、中、後3個艙段的彈體內部結構,以及採用目視瞄準跟蹤、無線電指令人工制導體制。因此,在作戰性能水平上,仍屬第一代近距戰術空地飛彈範疇。
該彈改進型則採用完全不同的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除彈翼和內部艙段結構保持不變外,主要改進之處是1.在尾部2個水平配置的助推發動機尾噴管的兩側,加裝4片小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4片舵面在初始助推段處於向後摺疊狀態,在巡航段向前彈出,受燃氣舵機操縱,用作巡航段飛行時控制飛彈飛向目標,而原裝在尾噴口處的4片燃氣擾流片,則用作助推段飛行時控制飛彈飛行方向。
2.將尾部目視跟蹤瞄準用的曳光管改為紅外曳光管,使得載機上的紅外跟蹤裝置能對其實施自動跟蹤。因此,該彈的改進型在性能水平上,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二代超音速近距空地飛彈型號,即採用目視瞄準、自動跟蹤、無線電指令半自動制導體制,飛行員只需目視瞄準目標,即保持瞄準具十字線對準目標,由機載紅外跟蹤裝置自動跟蹤飛行中的飛彈尾部的曳光管,一旦飛彈偏離目標就產生相應的角偏差修正信號,並自動經機載火控雷達的發射機將控制指令傳輸給飛彈,使其飛向該目標。
該彈採用X-12和X-35大型戰鬥部,重量240公斤,約占飛彈全重的一半,分別為爆破和半穿甲爆破戰鬥部,前者裝觸發引信,後者裝觸發延時引信,能穿透2米厚的混凝土牆,在其內爆炸。中艙段內裝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和1台固體火箭助推器,前後串聯配置,主發動機在前,採用澆鑄雙基裝藥,藥柱長584毫米,直徑329毫米,裝藥重73公斤,工作時間21秒,使飛彈獲得450米/秒(M1.32)的巡航速度,其長噴管穿過其後的起飛發動機和制導控制艙。起飛發動機在後,採用聚氯乙烯、高氯酸銨、鋁粉複合裝藥,藥柱長540毫米,直徑330毫米,裝藥重57公斤,工作時間2秒,總沖10700千牛,使飛彈獲得200米/秒的離機速度,其2個噴管對稱配置在主發動機尾噴管的兩側。主發動機在助推發動機點火1秒後由其燃氣點火工作。主發動機尾噴口處的4片燃氣擾流片在初始助推段為飛彈提供氣動控制力,在巡航段則由4片全動式尾翼為飛彈提供氣動控制力。

空客成為EADS全資子公司

目前,歐洲宇航防務集團持有空中客車80%的股權,董事會決定從英國宇航系統公司手中收購其餘的20%股權,把空中客車納為旗下全資子公司,進而將空客業務整合進歐洲宇航防務集團組織結構之中。
此前,根據空中客車公司股東協定,在雙方未能就股份出售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歐洲宇航防務集團與英宇航將指定羅斯柴爾德投資銀行對最終購買價格做出決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