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

歌神

歌神是公眾用來讚揚歌唱技巧特別出色,對樂壇發展具有傑出貢獻和在社會具有廣泛影響力歌手的一種稱號。最早的“歌神”一詞出現在1970年代末期的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的奠基人許冠傑獲得“香港歌神”稱號。直至1993年張學友《吻別》唱片打破多地唱片歷史最高銷量記錄,因此獲稱“歌神”接班人。而1995年後隨著張學友的音樂開始被國際市場重視,香港的媒體同口呼喊他為“亞洲歌神”,隨後這一稱呼被新加坡、中國大陸等華語地區廣泛被使用。陳奕迅,香港著名的男歌手及演員。被許多人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新時代的指標人物之一,他亦被多數人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泰山級人物張學友的接班人,香港樂壇新一代“歌神”。

基本信息

歌神介紹

歌神歌神

香港樂壇歌神:許冠傑,華語樂壇歌神:張學友,新香港樂壇歌神:陳奕迅

許冠傑是一位傑出的音樂人,在作曲方面,他擅長將香港當地的民間小調與西方主流音樂巧妙結合,進入80年代,甚至開始在歌曲中加入搖滾元素;而在演唱方面,他則是標準的民謠唱腔,不加任何修飾的原聲,簡單自然,流暢動聽。他對於香港歌壇的貢獻功不可沒。

1983年5月5日,許冠傑成為首位在有一萬觀眾席的紅勘舉行個人演唱會的歌手,開創了紅磡演唱會大型演唱會的先河。

1992年初,許冠傑“急流勇退”,宣布要退休,這一年的2月23日,TVB為許冠傑在麗晶酒店搞了個致敬晚會,並為他舉辦了“光榮引退匯群星”的演出。嘉賓譚詠麟尊稱許冠傑為“歌神”,這個稱呼隨即被整個歌壇沿用,香港歌壇的第一個歌神,就這樣正式被確立了

歌神歌神

回顧

歌神歌神

許冠傑(1948.9.6-)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他也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1976年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則標誌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他與兄弟許冠文、許冠武和許冠英合稱“許氏四傑”,2007年,簽約國際娛樂唱片公司,推出大碟《人生多么好》,2009年9月4日至9月7日,許冠傑再度於紅磡體育館舉行4場難忘往日情演唱會,並罕有地演繹已逝世的歌手朋友作品作為致敬,2012年4月13日至4月16日再次舉行個人演唱會。

張學友(Jacky Hok Yau Cheung,1961年7月10日-),生於香港,祖籍天津。1990年代中期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如日中天的美國傳奇歌手麥可·傑克遜之後,遠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計總銷量已經突破60,000,000張。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大膽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在其演藝生涯早期的大多數電影中多為配角或扮演小角色,但其飾演的人物不少可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並在1989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以及1990年的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更是憑藉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陳奕迅(EasonChan,1974年7月27日—),於1995年暑假期間回香港參加TVB舉辦的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在多個環節均獲得高評分,成為該屆冠軍,隨即跟華星唱片公司簽下歌星契約,正式踏入香港樂壇。於1996年推出首張個人同名大碟《陳奕迅》,其後《與我常在》和《我的快樂時代》推出後,漸受大眾認識及注視。《我的快樂時代》獲得首個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的“叱咤樂壇至尊唱片大獎”。在2003年度憑國語專輯《Special Thanks To...》奪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和“最佳專輯”,成為了繼張學友後首位奪得這個大獎的香港男歌手,亦是第一個同時奪得這兩個獎項的香港歌手。

歷屆歌神

許冠傑

自1970年代起以通俗廣東歌詞譜下多首樂章,開創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在香港樂壇被稱為「歌神」、「香港樂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許冠傑1980年代中期,香港「偶像派」歌手興起,許冠傑雖然在形象上出新嘗試,在歌曲加入搖滾元素,但未獲新一代的樂迷青睞,遂漸淡出舞台。1992年他正式宣布退休時,其所屬唱片公司推出許冠傑專輯,由當時得令的歌手重唱許氏歌曲,結果大受歡迎,專輯相繼推出,牽起第一次許冠傑懷舊熱。十多年後,香港經歷SARS和香港多位重要歌手逝世後,許冠傑舉行復出開演唱會,十萬張門券一夜間搶購一空,再次掀起許冠傑熱;許冠傑在歌詞中折射的哲學,在文化界中廣受討論。

許冠傑在香港流行音樂界擁有非常高的地位,亦得到了多位巨星的尊重以及認可,其中包括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等人。

許冠傑(1948.9.6-),暱稱“阿Sam”,自1970年代起以通俗廣東歌詞譜下多首樂章,開創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在香港樂壇被稱為“歌神”、“香港樂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他育有兩子許懷欣和許懷谷,他與兄弟許冠文、許冠武和許冠英合稱許氏一門四傑。

張學友

歌神歌神

繼香港"粵"壇開山鼻祖,"歌神"許冠傑之後,太多的人認為“四大天王”的稱號委屈了張學友,於是,接著他就有了另外一個稱號----“歌神”。擁有歌迷無數,社會評價高。

90年代歌神張學友每年1月,都是香港樂壇最緊張的季節,也是香港歌壇最熱鬧的季節。各大獎頒獎活動,是對365天瀰漫在天空的流行音樂和這些歌曲的演唱者進行小結。

由商業電台和耀榮公司合辦的本屆“叱咤樂壇流行頒獎禮”1月4日晚假座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行,能容納1.2萬名觀眾的體育館座無虛席,以標榜“公正”精神為宗旨,提倡“客觀、創新”的第五屆“叱吒流行榜”頒獎活動,主要以統計歌手、歌曲在電台播放率來確定流行榜上的名次序列。除評選標準有別於其它台,其它一些做法也頗具新意。司儀陳輝虹出語驚人,宣布“自即日起,商台的空氣中,再沒有‘四大天王’的叫法!”,會場立即響起了一陣掌聲。“四大天王”怎么啦?沒怎么樣。因為一度有人認為“四大天王”壟斷樂壇獎項,倡導“公平”、“客觀”的商台故有意要在人們的觀念中使“天王”意念消失,讓他們作為一個普通歌手來參與競爭。

宣布叱咤樂壇流行榜大獎!”

主持人一聲既出,場內立即靜了下來,人們豎著耳朵在聽,生怕錯漏一個。

“男歌手金獎張──學──友!”台下一片掌聲。過了一會兒會場靜了一些,宣榜者才往下宣讀:“銀獎劉德華、銅獎黎明;女歌手金獎林憶蓮,銀獎葉倩文……”

“下面由觀眾現場投票,評選‘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和‘我最喜愛的歌曲’。”觀眾密切配合,很快票數便統計出來了。主辦者當眾宣布:“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大獎由《每一句說話》獲得;“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由《還是覺得你最好》奪得。

學友又奪得一項重要獎項,從《還是覺得你最好》獲獎,再一次說明在歌迷的心中,“還是覺得你(學友)最好”

30個獎項學友拿了最引人注目的兩項,而“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卻意外地一個獎項也沒撈到,商台再次顯示了其評獎的公正。張學友另外還奪得了本屆新增設的“國內專業推介大獎”金獎,所以共獲得3項大獎。

在商業台頒獎之前,香港電台為了不讓商業台搶先,特意把第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分成兩個晚上進行。1月3日率先舉行了作為“十大中文金曲”分拆出來的“巨星新人夜”頒獎活動。

在三大獎中,“十大中文金曲”歷史最久,由於香港電台是香港政府辦的電台,商業性成份較少,都以作品素質為評判標準,往屆金曲均由專家、權威人士評選,所以它以“權威”而著稱。

1992年1月3日晚獲獎情況如下:最有前途的男新人獎,金獎林志穎,銀獎張衛健,銅獎鄭伊健;最有前途的女新人獎金獎葉金卿,銀獎湯寶如,銅獎劉小慧;最有前途的組合新人獎金獎為優客李林,銀獎豹小子,銅獎劉以達與夢。歐丁玉憑其為張學友監製的《真情流露》獲得最佳唱片監製獎。

這屆“巨星新人夜”還新增設了兩個IFPI大獎,為的是將中文金曲推向國際化。IFPI是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Phonogram and Videogram Producers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國際唱片協會聯合會”。為表揚1992年度世界各地華語地區最受歡迎的中文歌手及中文歌曲,大會新增設了“IFPI國際歌曲大獎”和“IFPI國際歌手大獎”,由全球各地多間華語廣播機構參與投票選出。

誰能榮幸地奪取這兩個有特殊意義的獎項呢?評選結果,“IFPI國際歌曲大獎”由張學友的《暗戀你》奪得,“IFPI國際歌手大獎”又是誰呢?還是張學友!

此外,張學友和湯寶如還以一曲《相思風雨中》奪走了本屆“最受歡迎的卡拉OK歌曲獎。”

1992年1月10日,第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的重頭戲“金曲群星夜”隆重舉行。10首得獎的金曲中,有張學友兩首:《還是覺得你最好》和《暗戀你》。劉德華也有兩首上榜,分別是《真我的風采》和《長夜多浪漫》。黎明也不甘落後,以《我的親愛》、《但願不只是朋友》和張、劉打了個平手。唯有郭天王略遜一籌,只有一首《我為何讓你走》上榜。其餘3首分別為王靖雯的《容易受傷的女人》、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和陳慧嫻的《紅茶館》。

四大天王”除張學友一路領先、郭富城略遜一籌外,劉德華與黎明的競爭真是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龍爭虎鬥儘管非同尋常,但張學友卻每每獨攬幾項大獎,給人以“穩坐釣魚台”的感覺。

第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中。張學友的《真情流露》榮獲了1992年全年銷量冠軍大獎。這張大碟從它面世而一舉銷出8白金起,就注定了別的歌手唱片無法動搖它的冠軍寶座。

歌壇的最後一項頒獎禮是無線電視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活動,於1992年1月17日晚同樣在紅勘體育場進行。與商台搶先相反,本屆無線電視的頒獎活動卻有意安排在最後,便自命為“117,樂壇大哥大”,意思是作總結中的總結,顯示自己的權威性、全面性,意即一錘定音!

紅勘體育場依然爆滿,觀眾的氣氛和前兩項頒獎禮一樣熱烈。無線電視特地請了全港最好的兩個司儀鄭丹瑞、鄭裕玲主持這樂壇大戰的最後一役。

“現在宣布十大勁歌金曲名單!”

聽到這激動人心的訊息,全場的人都豎起了耳朵。結果中選的10首勁歌金曲分別為:《 來自北京》(黎明)、《分手總要在雨天》(張學友)、《我的親愛》(黎明)、《醒醒》(林憶蓮)、《真我的風采》(劉德華)、《情人知己》(葉倩文)、《長夜多浪漫》(劉德華)、《第四晚心情》(郭富城)、《容易受傷的女人》(王靖雯)、《還是覺得你最好》(張學友)。

金曲數量比例的分配,“四大天王”之間竟和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一模一樣,劉、張、黎在金曲數量上,再次打了個平手。

葉倩文獲得最受歡迎的女歌手獎,而最受歡迎男歌手”出人意外的又落在當年的無線小生、滿臉詫異的劉德華頭上。事後學友說:“結果已經出來了,我唯一能做的是接受事實,況且華仔是我的好朋友,他拿獎我也替他高興。”不過學友也說得十分坦白:若是頒唱片銷量最高獎或者歌藝最佳獎,他就一定不會認輸。“這次選的是最受歡迎男歌手,正如無線當局說的,最受歡迎不代表歌藝最好;而華仔在圈內那么多年,又拍電視、電影,論到受歡迎,我自然不及他。”

在頒發了榮譽大獎給梅艷芳之後,所有獲獎歌手上台等待壓軸獎項——金曲金獎的揭曉。這一次,無線特地請來了商台的台長俞錚作為頒獎嘉賓。假小子俞錚當年在商台做DJ的時候就被稱為口水佬,曾經主持過1985年度的十大勁歌頒獎典禮。果然,她一上台就開始發表她的演說。“……無線要求我對這位獲獎的朋友作一個評價,好,那我就先看看這位獲獎歌手是誰?”於是她就打開信封看了一下獲獎名單,然後點了一下頭,作出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出來:“我就知道是他。”站在俞錚身後的歌手也看到獲獎名單了,開始互相轉告,不一會就傳到了學友的耳中,而此時俞錚還在誇誇其談。“……我希望這位歌手繼續努力,多點支持本地樂壇,唱多點本地的原創歌曲,成為明日‘歌神’的接班人!他就是張學友!他的獲獎歌曲是《分手總要在雨天》,作曲……”。現場的學友顯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臉色沉重的接過獎項。正是由於俞錚這一番話,使後來學友的專輯裡面的翻唱歌曲大幅度減少,直至後來幾乎為零,主打歌更是如此;也正是這一番話,才讓學友被冠予“歌神”的頭銜,自此“歌神”的皇冠就牢牢地戴在了張學友頭上。

1992年度學友與其它歌手相比,真是一馬當先,獨領風騷。經過自己的多年努力和歌迷、默默支持他的擁護者鼎力扶持,他的歌藝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連取14項樂壇大獎於一年之中,覽盡了無限風光,成就無人可以相匹敵。除了上面提及的各種歌曲獎、唱片銷量獎、歌手獎外,在港英政府頒發的“藝術家年獎”中,他又榮獲了唯一的“流行歌手、藝術家年獎”。

陳奕迅

陳奕迅陳奕迅

陳奕迅(Eason Chan Yik shun,19歌神 陳奕迅74年7月27日-),著名實力派粵語流行音樂歌手、演員,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之一,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形容為影響香港樂壇風格的人物,同時也是繼許冠傑、張學友之後第三個獲得“歌神”稱號的香港男歌手。

陳奕迅曾在多個亞太地區獲得多個獎項和提名,包括香港地區的“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獎”、“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十大勁歌金曲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 ”;台灣地區的“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和日本地區的“2008年MTV日本音樂錄像帶大獎台灣地區最佳BuzzAsia獎”。陳奕迅在影壇方面亦取得佳績,曾在“美濤·領銜2009騰訊網星光大典”中憑電影《金錢帝國》獲得港台年度電影男演員榮譽。其專輯《U87》被《時代雜誌》評為2005年亞洲五張最值得購買的專輯,而《Special Thanks To...》和《不想放手》曾獲得“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國語專輯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