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文集(全14卷)

歌德文集(全14卷)

《歌德文集(全14卷)》是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歌德。

內容介紹

德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歌德,是繼莎士比亞之後世界最偉大的文化巨人之一。他的長詩《浮士德》、自傳體小說《夏綠蒂》及大量抒情詩,深受中國讀者喜愛。這套文集較全面地收入了他的抒情詩、敘事詩、戲劇、小說、散文、文論等方面的代表作及一批珍貴書信,重新譯出《浮士德》,收入首次譯出的《義大利遊記》,恢復了《歌德談話錄》選譯本中略去的幾近一半的文字。新一代歌德研究學者楊武能出任主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漢、廣州等地的歌德專家鼎力合作,以全新的面目,使歌德的作品再放異彩。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德國著名詩人,歐洲啟蒙運動後期最偉大的作家。他生於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後在萊比錫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學法律,也曾短時期當過律師,但主要志趣在文學創作方面,是德國“狂飆突進”的中堅。1775~1786年他為改良現實社會,應聘到魏瑪公國做官,但一事無成,他不但沒戰勝德國市民的鄙俗氣,“相反,倒是鄙俗氣戰勝了他”(馬克思)。於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義大利,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1788年回到魏瑪後只任劇院監督,政治上傾向保守,藝術上追求和諧、寧靜的古典美。1794年與席勒交往後,隨著歐洲民主、民族運動的高漲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他的思想和創作也隨之出現了新的飛躍,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敘事詩、牧童詩、歷史詩、歷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教育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1775~1828)。《少年維持之煩惱》寫一個反對封建習俗,憎惡官僚貴族,跟鄙俗的社會現實格格不入,在愛情上更遭封建勢力摧殘打擊的少年維特憤而自殺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聲,受到民眾熱烈的歡迎,使歌德從此享有世界聲譽。《浮土德》取材於德國十六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傳說,結構宏偉,色彩斑斕,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象徵手法為一體,且讓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個思想言行都形成善與惡、恨與情、成與敗的辯證發展關係。作品也因而跟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古典名著。

作品目錄

總目
第一卷

總序
詩歌
譯序·大文豪歌德,他首先是位詩人
早年抒情詩
致我的母親
給安涅苔
致睡眠
安涅苔致她的愛人
良宵
年輕姑娘的心愿
歡愉
變換
致路娜
狂飆突進時期詩作
塞森海姆之歌(十一首)
頌歌(七首)
藝術家之歌(八首)
即興詩(八首)
麗莉之歌及其他(十四首)
在魏瑪頭十年詩作
“麗達之歌”及其他(十三首)
自然詩、哲理詩及其他(二十四首)
古典時期詩作
《威廉·邁斯特》插曲(七首)
羅馬哀歌(二十首)
威尼斯警句(四十三首)
其他警句(十三首)
抒情詩(三十五首)
西東合集(二十七首)
暮年抒情詩
春滿四時
三月
目光
在夜半
兩個世界之間
漫遊者之福
威廉·蒂施拜恩的風景畫(五首)
風鳴琴(四首)
致烏爾莉克·封·萊維佐夫(六首)
……
敘事謠曲
第二卷 詩劇(浮士德)
……
第三卷 長詩《列那狐》《赫爾曼和多羅苔》
……
第四卷 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親合力》
……
第五卷 小說《威廉·邁斯特學習年代》
……
第六卷 小說《威廉·邁斯特漫遊年代》
……
第七卷 戲劇《情人的脾氣》《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克拉維戈》《絲苔拉》等
……
第八卷 戲劇《埃格蒙特》《伊菲格尼》《托爾夸托·塔索》《私生女
……
第九卷 自傳《詩與真》(上)
……
第十卷 自傳《詩與真》(下)
……
第十一卷 遊記《義大利遊記》
……
第十二卷 文論
……
第十三卷 書信
……
第十四卷 書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