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檯交易

櫃檯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場所進行的債券交易,又稱店頭交易或場外交易。交易的證券多為未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證券,但也包括一部分上市證券。

櫃檯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場所進行的債券交易,又稱店頭交易或場外交易。交易的證券多為未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證券,但也包括一部分上市證券。

櫃檯交易是交易商通過電子網路進行集中交易,減少了市場莊家這環節,成本相對交易所要低。櫃檯交易市場沒有固定交易場所。在櫃檯交易市場交易的股票是未在任何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比較著名的櫃檯交易市場包括納斯達克的櫃檯交易市場(OTC Bulletin Board,OTCBB)和粉色板市場(Pink Sheets Board)。

櫃檯交易特點:

1.為個人投資者投資於公債二級市場提供更方便的條件,可以吸引更多的個人投資者;
2.場外交易的覆蓋面和價格形成機制不受限制,方便於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3.有利於商業銀行低成本、大規模地買賣公債等等。彌補這些不足,則需要其他多種交易方式的相互配合。
4.有利於促進各市場之間的價格、收益率趨於一致。

櫃檯交易市場:

OTC 是櫃檯交易 “Over The Counter” 的縮寫,在OTC上發行的股票, 都是由那些不能達到在那斯達克或股票市場的上市標準的公司發行的股票。櫃檯交易的股票可以由粉紅單電子報價服務系統報價,如果是向SEC做報告的公司,則可以在美國自營商協會所管理的櫃檯電子報價系統(OTCBB)報價。
櫃檯交易市場給那些有機智的,有見識的投資商提供了投資機會,而且具有較高的風險。很多櫃檯交易市場的發行股票公司是一些經營歷史有限和經濟狀況不佳的小公司。所有價格均為美元。一旦任何殼公司的買賣,轉讓交易完成後,市場推廣公司(Marketing Solutions Ltd.)就沒有受託人或與任何殼公司委託人有任何管理聯繫美國債券交易有交易所交易和場外交易兩種,其中主要是通過場外櫃檯交易市場(OTC)來進行的。

美國20世紀20年代曾被譽為股票融資的黃金時期,然而隨著成熟的股份制經濟基礎的建立,特別是1956年MM理論創立以來,企業財務理論發生重大變化,企業經營目標由企業利潤最大化轉向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債務融資成為企業融資的主要形式。1995年美國證券市場發行公司債4360億美元,同期股票發行只有1065億美元。

場外櫃檯交易居債券市場主導地位,這是美國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儘管國債和評級較高的企業債券可以在交易所流通交易,然而幾乎所有的聯邦債券、所有的聯邦機構債券、所有的市政債券以及大部分公司債券都集中在場外櫃檯交易市場(OTC)進行。原因在於發債者必須考慮其發債成本,投資者還需考慮債券的交易成本。交易所較嚴的監管制度、準入條件和交易費用也限制了債券的場內流通。

美國場外交易市場不是一種常設的市場而是一個債券者的聯絡網。早在NASDAQ創立以前,美國就有場外交易市場,1968年,場外交易自動化工程啟動,並形成了OTCBB系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的雛形。為了便於交易並加強OTC市場的透明度,全美券商協會於1990年開通了電子報價系統(OTCBB)。OTC市場的參與者除投資人外主要由做市商組成。做市商是個體經紀人,他們必須具備足夠的營業資金,並為找到債券賣主和買主而展開公平競爭。電子通信網是做市商獲取更多客戶和定單的補充手段。

美國總市值高達15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的規模要比股市大許多倍,堪稱全世界最大的債券市場。自2000年4月起,美國科技類股暴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期政府債券表現為自1995年以來最好的一年,整體回報率達到了21.5%。
wh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