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葉莢蒾(原變種)

(-12) (3-) (-5)

基本信息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小枝紫褐色或黑褐色,稍有稜角,散生圓形、凸起的淺色小皮孔,無毛或初時稍有毛。冬芽外面多少有毛。葉厚紙質或略帶革質,乾後變黑色,寬卵形至菱狀卵形或寬倒卵形,稀橢圓狀矩圓形,長3.5-8.5 (-12) 厘米,頂端急短漸尖至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稀截形,邊緣離基1/3-1/2以上具開展的不規則淺波狀牙齒,上面無毛或僅中脈有時被少數短毛,下面中脈及側脈被少數短伏毛,脈腋集聚簇狀毛,側脈5-7對;葉柄纖細,長1-2 (-3.5) 厘米,疏生簡單長毛或無毛,近基部常有1對鑽形小托葉。復傘形式聚傘花序頂生或生於具1對葉的側生短枝上,直徑5-12厘米,通常多少被疏或密的黃褐色簇狀短毛,總花梗初時通常長不到1厘米,果時可達3.5厘米,第一級輻射枝通常7條,花生於第 (3-) 4 (-5) 級輻射枝上;萼筒有黃褐色腺點,疏被簇狀短毛,萼齒小,寬卵狀三角形,頂鈍,有緣毛;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4毫米,無毛,裂片圓卵形,比筒長;雄蕊常高出花冠,花葯寬橢圓形;柱頭高出萼齒。果實紅色,近圓形,長約6毫米;核扁,長3.5-5毫米,直徑3-4毫米,頂尖,有1-3條淺腹溝和2條深背溝。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康定以東,松潘以南)、貴州西部(畢節)、雲南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山谷林中或山坡灌叢中,海拔1300-3100米。
莖皮纖維可制繩索及造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