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巷

模範巷

模範巷,泉州古街巷名,位於泉州市舊城區北部,西從中山北路和北門街交接處起至東北向的文勝巷和執節巷的交接處。因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一營有功士兵曾經駐紮於此,當地老百姓稱他們是英雄模範,遂把這條巷稱為“模範巷”。

歷史

俞大猷(公元1503年—1580年),字志輔,號虛江,泉州河市人。先祖俞敏,隨從朱元璋打天下,為泉州衛百戶,世襲其職,至大猷為七世。俞大猷自幼聰穎,膽識過人,在泉州清源山讀書時,年幼的他為練膽量常登巨石下跳,其石也因此被稱為“練膽石”。青少年時他就胸懷壯志,常以古代賢豪為模範,以操行自勵。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6年)進京參加武會試,榮登第五名進士,授千戶,守御金門所。俞大猷歷官至都督同知、都督會事,世稱俞都督。他精於陣法,善於用兵,著述有《兵法發微》、《洗海近事》、《鎮閩議稿》、《正氣堂集》、《劍經》等。明朝中葉,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倭患熾盛,他與戚繼光共同在東南沿海一帶平倭。他為將廉明,作戰英勇,身先士卒,屢建奇功,他帶領的部隊號稱“俞家軍”;他在安定邊疆、抵抗倭寇的戰鬥中建功立業,威名遠震,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為中國明代著名的抗倭英雄。他死後,明神宗皇帝賜其祭葬,贈左都督,謚武襄。俞大猷用兵,是先計後戰,不貪近功;忠誠許國,老而彌篤。其所到之處皆建大勛,武平、崖州、饒平、寧波、金門等地皆建祠奉祀 。

泉州人

出於對這位抗倭名將的愛戴,特別是對其軍隊中有功將士的敬佩,稱他們是英雄模範,就把他們所駐紮過的街巷稱為“模範巷”,並一直沿用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